一种便于使用的灌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240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减加工操作流程且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调整阀口大小的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包括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所述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相对的顶角位置处连接有阀口形成片,所述阀口形成片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在实际进行缝合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操作的时候,直接将两组接面上对应的阀口形成片也连带进行缝合,留下一开口。在实际进行灌装操作之前,将部分缝合的阀口形成片向内翻,就可以直接形成灌装用的阀口,并且由于阀口形成片是呈梯形结构,由此使得该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向内翻的长短而进行改变,大大增强了阀口的适配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灌装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袋,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
技术介绍
许多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都会用到包装袋,方便实际的运输和售卖。例如作为建筑用材的水泥,都会先将其用灌装方式装入水泥灌装袋内。其中现有技术中的水泥灌装袋都由两组接面组接缝合而成,在实际缝合的过程中,袋体其中一边的一侧角都会先向内坳合形成一个折角,随后再对这一边进行缝合,从而形成一个阀口,水泥通过这一阀口被灌装入水泥灌装袋内,完成灌装操作后再对这一阀口实现缝合,最终完成实际的灌装操作。其中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坳合操作都是由工人手动完成的,工人先对袋体进行逐一的坳合折叠,然后再进行缝合操作,这一操作过程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一:坳合所形成的折角直接决定了阀口的大小,由工人手工进行操作无法保证阀口大小的统一,有时候阀口过大或是过小都会对灌装操作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一旦缝合后阀口的大小是无法改变的。其二:加工操作的流程过于繁琐,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间接加大了加工成本。然而现有技术并未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旨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相对应的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且尽可能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减加工操作流程且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调整阀口大小的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包括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所述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相对的顶角位置处连接有阀口形成片,所述阀口形成片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其中在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进行缝合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操作的时候,直接将两组接面上对应的阀口形成片也连带进行缝合,留下一开口。在实际进行灌装操作之前,将部分缝合的阀口形成片向内翻,就可以直接形成灌装用的阀口,省去了需要操作工人一一进行坳合折叠的流程。并且由于阀口形成片是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上底是梯形结构中的较短的底边,由此使得该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向内翻的长短而进行改变,大大增强了阀口的适配灵活性。此外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的连接,如果没有参考线,即使是在流水式加工的缝制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放置失误而造成缝制偏差,但是如果直接在无纺布上绘制切割线,又会对包装袋的外观造成影响,而采用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的切割线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以此为参考,另一方面在加工完成后,缝制线在一定时间后也会自己消失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本技术所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际的加工实施和实际使用。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口形成片的外表面呈光面结构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在经过由阀口形成片所构成的阀口时,会大大降低水泥与阀口形成片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大大了避免部分水泥颗粒挂在阀口形成片上,对后期的缝合封闭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口形成片呈等腰梯形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是等腰梯形,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内翻操作时,阀口大小的改变会相对均匀且对称,方便使用人员的实际使用。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组接面和/或第二组接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水汽提示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泥遇水汽是很容易凝结成块状的,一旦水泥凝结成块状就无法实现实际使用了,因此水泥的存放要做到防潮。但是在许多时候,操作工人都可能不会过多在意环境是否适合用于存放水泥,因此在水泥灌装袋的外表面上设置水汽提示装置就可以很好的提醒操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汽提示装置包括无纺布片以及无水硫酸铜颗粒,所述无水硫酸铜颗粒设置与无纺布片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水硫酸铜颗粒在遇到较多水汽时是会变成蓝色的,将其夹设在无纺布片的间隙内,再将无纺布缝合在水泥灌装袋上,一旦水汽过多,该装置就会变成蓝色,借此提醒操作人员此处不适合放置水泥。进一步完善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由褪色墨水组合物绘制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很好的达到上述所要求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层结构图。图中:1、第一组接面;2、第二组接面;3、阀口形成片;5、水汽提示装置;6、无水硫酸铜颗粒;7、无纺布;8、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包括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所述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相对的顶角位置处连接有阀口形成片3,所述阀口形成片3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3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在实际进行缝合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操作的时候,直接将两组接面上对应的阀口形成片3也连带进行缝合,留下一开口。在实际进行灌装操作之前,将部分缝合的阀口形成片3向内翻,就可以直接形成灌装用的阀口,省去了需要操作工人一一进行坳合折叠的流程。并且由于阀口形成片3是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3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上底是梯形结构中的较短的底边,由此使得该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向内翻的长短而进行改变,大大增强了阀口的适配灵活性。此外第一组接面和第二组接面的连接,如果没有参考线,即使是在流水式加工的缝制过程中,也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放置失误而造成缝制偏差,但是如果直接在无纺布上绘制切割线,又会对包装袋的外观造成影响,而采用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8的切割线则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以此为参考,另一方面在加工完成后,缝制线在一定时间后也会自己消失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本技术所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且其结构简单,易于实际的加工实施和实际使用,其中可以采用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由褪色墨水组合物绘制。所述阀口形成片3的外表面呈光面结构设置,水泥在经过由阀口形成片3所构成的阀口时,会大大降低水泥与阀口形成片3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大大了避免部分水泥颗粒挂在阀口形成片3上,对后期的缝合封闭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阀口形成片3呈等腰梯形结构,由于是等腰梯形,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内翻操作时,阀口大小的改变会相对均匀且对称,方便使用人员的实际使用。所述第一组接面1和/或第二组接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水汽提示装置5,水泥遇水汽是很容易凝结成块状的,一旦水泥凝结成块状就无法实现实际使用了,因此水泥的存放要做到防潮。但是在许多时候,操作工人都可能不会过多在意环境是否适合用于存放水泥,因此在水泥灌装袋的外表面上设置水汽提示装置5就可以很好的提醒操作人员。进一步优化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汽提示装置5包括无纺布7片以及无水硫酸铜颗粒6,所述无水硫酸铜颗粒6设置与无纺布7片内,无水硫酸铜颗粒6在遇到较多水汽时是会变成蓝色的,将其夹设在无纺布7片的间隙内,再将无纺布7缝合在水泥灌装袋上,一旦水汽过多,该装置就会变成蓝色,借此提醒操作人员此处不适合放置水泥。进一步完善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使用的灌装袋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包括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相对的顶角位置处连接有阀口形成片(3),所述阀口形成片(3)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3)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其中在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包括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相对的顶角位置处连接有阀口形成片(3),所述阀口形成片(3)呈梯形结构,其中呈梯形结构的阀口形成片(3)其上底与组接面相连,其中在第一组接面(1)和第二组接面(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自褪色的缝制指引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灌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形成片(3)的外表面呈光面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叶高架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汇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