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9744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包括架体,可转动连接于架体的第一轴体,装设于架体并与第一轴体连接的驱动件,装设于第一轴体的转板,转板设有滑槽,滑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体,架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轴体的导轨槽;实际使用时,将拾取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轴体上,驱动件驱动第一轴体连带转板转动,转板转动时带动第二轴体沿导轨槽移动,进而使得拾取件靠近工件并拾取工件,然后驱动件反向驱动拾取件即可将工件移动至预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手,大大提升取放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式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
,尤其公开了一种改良式机械手。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机械手开始替代传统人工手动取放工件的作业,市面上现有的机械手取放工件大都是先由丝杆或同步带移动机械手到取料位,再利用气缸动作使机械手向下取料再提升产品,然后丝杆或同步带移动机械手到放料位,最后气缸动作使机械手向下放料再回原位;致使现有的机械手结构复杂,作业步骤繁多,使用极其不便,不利于工件取放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机械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升取放料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包括架体,可转动连接于架体的第一轴体,装设于架体并与第一轴体连接的驱动件,装设于第一轴体的转板,所述转板设有滑槽,滑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体,架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轴体的导轨槽。优选地,所述第二轴体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轨,架体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一滑轨贯穿滑块,第一滑轨装设有拾取件,拾取件、第二轴体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导轨槽的两端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不相等。优选地,所述滑槽贯穿转板,架体、第一滑轨分别位于转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转板、第二轴体或第一滑轨装设有抵接板,架体装设有与抵接板配合的感应器。优选地,所述架体装设有第二滑轨,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优选地,所述第二轴体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容设于滑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容设于滑槽内。优选地,所述架体可拆卸地连接有导向板,导轨槽开设于导向板。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两个立架、连接两个立架的横架,驱动件装设于横架,第一轴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横架,驱动件、转板分别位于横架的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将拾取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轴体上,驱动件驱动第一轴体连带转板转动,转板转动时带动第二轴体沿导轨槽移动,进而使得拾取件靠近工件并拾取工件,然后驱动件反向驱动拾取件即可将工件移动至预定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手,大大提升取放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1—架体12—第一轴体13—驱动件14—转板15—滑槽16—第二轴体17—导轨槽18—第一滑轨19—滑块21—拾取件22—抵接板23—感应器24—第二滑轨25—第一轴承26—第一套筒27—导向板28—立架29—横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包括架体11,可转动连接在架体11上的第一轴体12,装设在架体11上的驱动件13,驱动件13的输出端与第一轴体12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轴体12相对架体11转动,装设在第一轴体12上的转板14,本实施例中,转板14呈长条状,第一轴体12装设于轴承内,轴承装设在架体11上,第一轴体12转动时连带转板14一起转动,优选地,架体1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铝合金或铸铁等;所述转板14设置有滑槽15,滑槽15沿转板14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滑槽15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体16,第二轴体16即可沿滑槽15的长度方向移动,又可相对转板14转动,架体11上还设置有用于容设第二轴体16的导轨槽17,第二轴体16突伸出转板14并容设在导轨槽17内,当驱动件13驱动转板14连带第二轴体16移动时,导轨槽17用于限定第二轴体16的移动轨迹。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3为电机,根据实际需要,驱动件13的输出轴可以经联轴器与第一轴体12连接。实际使用时,将拾取件21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轴体16上,驱动件13驱动第一轴体12连带转板14转动,转板14转动时带动第二轴体16沿导轨槽17移动,进而使得拾取件21靠近工件并拾取工件,然后驱动件13反向驱动拾取件21即可将工件移动至预定位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手,大大提升取放料效率。当然,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还可以为本技术的改良式机械手配置控制箱,驱动件13通过线缆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控制箱连接,利用控制箱设定驱动件13的运行参数,确保本技术的改良式机械手可以无需人工自动化运行。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轴体16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轨18,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18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设置,第一滑轨18设有凹孔,第二轴体16容设在凹孔内,架体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9,导轨槽17位于架体11的上端,滑块19位于架体11的下端,第一滑轨18贯穿滑块19,利用滑块19对第一滑轨18进行限位,在驱动件13驱动第一滑轨18移动的过程中,防止第一滑轨18相对架体11转动。此外,滑块19沿第二轴体16的轴线方向限位住第一滑轨18,防止第一滑轨18窜动而导致第二轴体16从导轨槽17内脱出。第一滑轨18的下端装设有拾取件21,第二轴体16、拾取件21分别位于滑块19的上下两侧,根据实际需要,拾取件21可以为真空吸嘴、气缸夹或其它机械抓手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槽17的形状为弧形,导轨槽17的两端与滑块19之间的距离不相等,当驱动件13驱动第二轴体16移动到导轨槽17的一端时,拾取件21拾取工件;当驱动件13驱动第二轴体16反向移动到导轨槽17的另一端时,拾取件21将工件移动到预定位置并释放工件;如此,利用驱动件13的正反转动即可实现取料、移料及放料的整个作业,方便机械手的操控。实际运用时,仅需给驱动件13发送正反双向电压(或电流)脉冲即可实现,同时也大大简化机械手的控制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5贯穿转板14,第二轴体16的两端分别突伸出转板14的两侧,架体11、第一滑轨18分别位于转板14的左右两侧,如此,当第一滑轨18与第二轴体16连接后,第一滑轨18、架体11分别位于转板14的左右两侧,相较于第一滑轨18、架体11位于转板14的同一侧,有效防止第一滑轨18在移动过程中碰撞到架体11。所述转板14上、第二轴体16上或第一滑轨18上还装设有抵接板22,架体11装设有与抵接板22配合的感应器23,感应器23同样通过线缆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与控制箱连接,当抵接板22碰触感应器23后,感应器23传输信号至控制箱,控制箱调控驱动件13停止运转,防止拾取件21因过度移动而碰撞到工件或其它物件。所述架体11装设有第二滑轨24,本实施例中,第二滑轨24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滑块19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24上,利用第二滑轨24对滑块19的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滑块19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歪斜。所述第二轴体16的外侧套设有第一轴承25,第一轴承25容设在滑槽15内,第一轴承25的内环接触第二轴体16,相较于第二轴体16直接接触滑槽15的侧壁,在驱动件13驱动第二轴体16移动的过程中,大大降低对第二轴体16及转板14的磨损,延长第二轴体16及转板14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25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套筒26,第一套筒26容设在滑槽15内,第一套筒26直接接触滑槽15的侧壁,利用第一套筒26对第一轴承25进行缓冲,防止转板14直接碰撞第一轴承25致使第一轴承25的使用寿命降低。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良式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包括架体,可转动连接于架体的第一轴体,装设于架体并与第一轴体连接的驱动件,装设于第一轴体的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设有滑槽,滑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体,架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轴体的导轨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式机械手,包括架体,可转动连接于架体的第一轴体,装设于架体并与第一轴体连接的驱动件,装设于第一轴体的转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设有滑槽,滑槽内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轴体,架体设有用于容设第二轴体的导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滑轨,架体滑动连接有滑块,第一滑轨贯穿滑块,第一滑轨装设有拾取件,拾取件、第二轴体分别位于滑块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槽的两端与滑块之间的距离不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贯穿转板,架体、第一滑轨分别位于转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式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第二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张贤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善泽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