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世雄专利>正文

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9159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涉及消化内科活检取样技术领域。它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前端连通有方向管,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筒;控制筒前端开有通孔;控制筒外壁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开有卡槽;控制筒内设置有拉簧;拉簧一端与控制筒后端面固定,另一端连接有A活塞;A活塞与控制筒内壁滑动连接;A活塞上固定有卡扣;所述的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方向管前端安装有取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一次性实现多处取样,而且大大减小取样对患者的损伤,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活检取样

技术介绍
对消化道患病的患者进行检查时,有时需要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取样检查,传统的方式是通过胃镜上的取样钳夹取部分患病组织,取出体外,之后进行检查,然而由于取样钳夹取人体组织容易造成创伤,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每次只能取样一处组织,多次取样时只能通过对患者多次下胃镜的方式进行,不仅操作不便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其能够一次性实现多处取样,而且大大减小取样对患者的损伤,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前端连通有方向管,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筒;控制筒前端开有通孔;控制筒外壁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开有卡槽;控制筒内设置有拉簧;拉簧一端与控制筒后端面固定,另一端连接有A活塞;A活塞与控制筒内壁滑动连接;A活塞上固定有卡扣;所述的卡扣与卡槽配合连接;方向管前端安装有取样装置;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与方向管连接的壳体;壳体前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前端面为弧面;壳体前端面,支撑板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个通槽;壳体内固定有挡板;挡板右侧,壳体内壁上固定有海绵垫;海绵垫与挡板之间设置有粘扣带;粘扣带上均匀分布有刺毛;粘扣带穿过右侧的通槽,绕过支撑板前端面连接有拉线;所述的拉线依次穿过左侧的通槽、壳体、方向管、连接管、通孔与A活塞相连。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的连接管后端设置有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B活塞;B活塞上固定有推杆;推杆穿过气筒后端且与气筒滑动密封连接;方向管内左右对称固定有A气囊和B气囊;所述的A气囊和B气囊的形状均为半圆柱形;A气囊和B气囊的弧面与方向管内壁相连;A气囊后端连通有A气管;B气囊后端连通有B气管;所述的A气管和B气管均穿过连接管;A气管与气筒前部连通;B气管与气筒后部连通。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的壳体前端安装有保护管。本技术与传统消化内科活检取样方式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将粘扣带位于支撑板前端上的部位与患者消化道内壁接触,粘扣带上的刺毛就能够粘下部分组织;按下卡扣,控制筒内的拉簧拉动A活塞滑动,卡扣卡到下一个卡槽,拉线此时拉动粘扣带,粘扣带移动,取样后的刺毛下移,未取样的刺毛上移到支撑板前端,完成新的取样,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多次取样;挡板与海绵垫通过摩擦作用定位粘扣带,避免拉线的拉力使粘扣带脱落。2、通过推杆的推拉作用,B活塞在气筒内滑动,当A气管进气时,B气管同时出气,A气囊膨胀,B气囊缩小,方向管方向改变;反之当A气管出气,B气管进气时,A气囊缩小,B气囊膨胀,方向管方向反向改变。3、取样之后保护管将取样的粘扣带遮挡保护,避免了与消化道的接触致使样品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概念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取样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方向管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筒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管;2、方向管;3、控制筒;4、通孔;5、卡槽;6、拉簧;7、A活塞;8、卡扣;9、壳体;10、支撑板;11、通槽;12、挡板;13、海绵垫;14、粘扣带;15、刺毛;16、拉线;17、气筒;18、B活塞;19、推杆;20、A气囊;21、B气囊;22、A气管;23、B气管;24、保护管;25、胃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5所示,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前端连通有方向管2,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筒3;控制筒3前端开有通孔4;控制筒3外壁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开有卡槽5;控制筒3内设置有拉簧6;拉簧6一端与控制筒3后端面固定,另一端连接有A活塞7;A活塞7与控制筒3内壁滑动连接;A活塞7上固定有卡扣8;所述的卡扣8与卡槽5配合连接;方向管2前端安装有取样装置;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与方向管2连接的壳体9;壳体9前端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的支撑板10前端面为弧面;壳体9前端面,支撑板10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个通槽11;壳体9内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右侧,壳体9内壁上固定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与挡板12之间设置有粘扣带14;粘扣带14上均匀分布有刺毛15;粘扣带14穿过右侧的通槽11,绕过支撑板10前端面连接有拉线16;所述的拉线16依次穿过左侧的通槽11、壳体9、方向管2、连接管1、通孔4与A活塞7相连;连接管1后端设置有气筒17;气筒17内滑动连接有B活塞18;B活塞18上固定有推杆19;推杆19穿过气筒17后端且与气筒17滑动密封连接;方向管2内左右对称固定有A气囊20和B气囊21;所述的A气囊20和B气囊21的形状均为半圆柱形;A气囊20和B气囊21的弧面与方向管2内壁相连;A气囊20后端连通有A气管22;B气囊21后端连通有B气管23;所述的A气管22和B气管23均穿过连接管1;A气管22与气筒17前部连通;B气管23与气筒17后部连通;壳体9前端安装有保护管24。进行消化道内的活检取样时,首先将胃镜25伸入患者的消化道,在胃镜25的取样通道内装入本技术,当到达需要取样的部位时,本技术能够改变方向,方便了取样,具体操作过程是推拉推杆19,使B活塞18在气筒17内滑动,由于气筒17、A气囊20、A气管22、B气囊21和B气管23形成了密封的环境,空气总量不变,所以当推拉推杆19时,A气管22和B气管23会始终呈现一个进气,另一个出气的状态,相应的A气囊20和B气囊21会呈现一个进气膨胀,另一个则出气缩小的状态,两者的体积的改变差异导致了方向管2发生弯曲,在实际操作中,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推杆19改变方向管2的水平弯曲方向,而竖直方向的伸长和缩短通过手动改变胃镜25伸入胃内的深度即可。本技术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次取样,将取样装置与患者患处接触,粘扣带14上刺毛15即可取下部分组织,实现了一次取样;如果进行再次取样时,通过按下卡扣8,控制筒3内的拉簧6拉动A活塞7滑动,卡扣8卡到下一个卡槽5,拉线16此时拉动粘扣带14,粘扣带14移动,取样后的刺毛15下移,未取样的刺毛15上移到支撑板10前端,完成新的取样,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多次取样;为了保证当卡扣8通过拉簧6的拉力而卡到下个卡槽5时,与A活塞7相连的拉线16能够拉动粘扣带14,使未取样的刺毛15正好移动到支撑板10前端,所以相邻卡扣8之间的距离正好和粘扣带14长度方向上相邻刺毛15之间的距离相等;在A活塞7拉动拉线16,拉线16拉动粘扣带14的过程中,粘扣带14不能脱落,所以需要能够对其进行定位,本技术是通过在壳体9内设置挡板12和海绵垫13,两者与粘扣带14之间具有的摩擦作用,来实现的;当然,其他能够实现定位的方式均可。在取样装置前端设置保护管24,在取样之后,将带有样品的毛刺通过拉线16的作用,移动到保护管24内,这样在将本技术取出患者体外时,能够保证样品不会与患者的消化道接触,避免了样品被污染破坏,确保了取样的完整性。本技术通过刺毛15的粘取方式取代了传统的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前端连通有方向管(2),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筒(3);控制筒(3)前端开有通孔(4);控制筒(3)外壁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开有卡槽(5);控制筒(3)内设置有拉簧(6);拉簧(6)一端与控制筒(3)后端面固定,另一端连接有A活塞(7);A活塞(7)与控制筒(3)内壁滑动连接;A活塞(7)上固定有卡扣(8);所述的卡扣(8)与卡槽(5)配合连接;方向管(2)前端安装有取样装置;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与方向管(2)连接的壳体(9);壳体(9)前端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的支撑板(10)前端面为弧面;壳体(9)前端面,支撑板(10)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个通槽(11);壳体(9)内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右侧,壳体(9)内壁上固定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与挡板(12)之间设置有粘扣带(14);粘扣带(14)上均匀分布有刺毛(15);粘扣带(14)穿过右侧的通槽(11),绕过支撑板(10)前端面连接有拉线(16);所述的拉线(16)依次穿过左侧的通槽(11)、壳体(9)、方向管(2)、连接管(1)、通孔(4)与A活塞(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活检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连接管(1)前端连通有方向管(2),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筒(3);控制筒(3)前端开有通孔(4);控制筒(3)外壁在长度方向上均匀开有卡槽(5);控制筒(3)内设置有拉簧(6);拉簧(6)一端与控制筒(3)后端面固定,另一端连接有A活塞(7);A活塞(7)与控制筒(3)内壁滑动连接;A活塞(7)上固定有卡扣(8);所述的卡扣(8)与卡槽(5)配合连接;方向管(2)前端安装有取样装置;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与方向管(2)连接的壳体(9);壳体(9)前端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的支撑板(10)前端面为弧面;壳体(9)前端面,支撑板(10)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个通槽(11);壳体(9)内固定有挡板(12);挡板(12)右侧,壳体(9)内壁上固定有海绵垫(13);海绵垫(13)与挡板(12)之间设置有粘扣带(14);粘扣带(14)上均匀分布有刺毛(15);粘扣带(14)穿过右侧的通槽(11),绕过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雄周莉黄筱玲
申请(专利权)人:陈世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