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8759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包括前模及后模,其中,前模包括前模板及冲头;后模包括后模板,弹块及转筒均设置在后模板上且转筒布置在弹块的一侧,转筒上设置有折边角槽,弹块及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弹块的顶面不低于转筒的顶点且折边角槽上边缘与冲头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弹块及转筒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折边角槽与弹块的顶面围成用于与冲头配合的成型凹槽,还包括使转筒及弹块保持第一极限位置复位件;上述折弯冲压装置增大了待冲压件的受力点与折弯处的距离,能够有效减少待冲压件在折弯过程中与折弯角槽之间的摩擦,从而增大扭矩,降低折弯力、拉伸力、摩擦力和剪切力,有效避免避免R角开裂,提高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冲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折弯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是金属料板加工中一种常用的加工工艺,通过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现有技术中,传统冲压模具在冲压折弯小R角(折弯角小于R0.2)的零件和壁厚超厚(壁厚大于5MM)的零件时,容易出现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折弯性能差的材料(如铝材零件)折弯小R角时,折弯处R角容易开裂;其二,折弯壁厚超厚的零件时折弯力、摩擦力、拉伸力超大,折弯困难,R角易开裂,甚至会出现无法完成折弯的现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冲压装置,使其能够顺利的对折弯性能差或壁厚超厚的材料进行折弯加工,避免R角开裂的问题,提高良品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冲压装置,以达到使其能够顺利的对折弯性能差或壁厚超厚的材料进行折弯加工,避免R角开裂的问题,提高良品率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包括:前模,包括前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上的冲头;后模,包括后模板、弹块以及转筒,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弹块的一侧,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折边角槽,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块的顶面不低于所述转筒的顶点且所述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转筒上的折边角槽与所述弹块的顶面配合围成用于与所述冲头配合的成型凹槽,所述转筒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转筒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弹块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弹块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二弹性复位件。优选地,所述转筒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是待冲压件壁厚的5~10倍。优选地,所述后模板包括主体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转筒的转筒固定块,所述弹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转筒固定块相邻。优选地,所述转筒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弹块的两侧,与之对应地,所述转筒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转筒固定块与所述主体围成滑槽,所述弹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中。优选地,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朝向所述主体的限位台阶面,所述弹块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台阶面配合时,所述弹块处于第一极限位置。优选地,所述转筒固定块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面以及第二限位面,所述转筒上设置有第一配合面以及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限位面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配合时,所述转筒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配合时,所述转筒处于第二极限位置。优选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容槽,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触在所述容槽的底部,另一端抵触在所述弹块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冲头推动所述折边角槽的下边缘使所述转筒向第二极限位置转动。优选地,所述后模板上设置有导向限位柱,所述前模板上设置有配合孔,所述导向限位柱与所述配合孔配合对所述前模板进行导向限位。优选地,所述弹块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待冲压件进行定位的定位柱。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包括前模以及后模,其中,前模包括前模板以及设置于前模板上的冲头;后模包括后模板、弹块以及转筒,弹块以及转筒均设置在后模板上且转筒可转动地布置在弹块的一侧,转筒上设置有折边角槽,弹块以及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弹块的顶面不低于转筒的顶点且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弹块以及转筒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转筒上的折边角槽与弹块的顶面配合围成用于与冲头配合的成型凹槽,转筒与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转筒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一弹性复位件,弹块与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弹块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二弹性复位件;在初始状态,弹块以及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这时,弹块的顶面不低于转筒的顶点以支撑待冲压件且在冲头下压时能够与冲头配合将待冲压件夹紧,转筒在第一弹性复位件的预紧力下向外翻转一定角度,从而使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开始加工后,前模板带动冲头下压,冲头与处于第一极限位置的弹块配合将待冲压件夹紧,防止其移位,继续下压,待冲压件在转筒的的作用下开始折弯,这时,由于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使折弯时的扭距增大,折弯力、拉伸力、摩擦力和剪切力都相应减小,从而使折弯变得容易,折弯处R角也不易开裂;冲头继续下压至与折边角槽的下边缘接触时,转筒克服第一弹性复位件的阻力向内翻转,折边角槽与冲头侧壁的间隙开始变小,直至转筒与弹块均到达第二极限位置,折边角槽与冲头的边角配合完成折边,随后冲头离开,弹块与转筒回复到第一极限位置,将成型件顶出;由此可见,上述的折弯冲压装置增大了初始阶段待冲压件的受力点与折弯处的距离,不仅增大了扭距,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待冲压件在折弯过程中与折弯角槽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折弯力、拉伸力、摩擦力和剪切力,能够有效地避免避免R角开裂,提高良品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在冲压到位时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转筒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冲压装置,以达到使其能够顺利的对折弯性能差或壁厚超厚的材料进行折弯加工,避免R角开裂的问题,提高良品率的目的。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弯冲压装置在初始状态下的截面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包括前模1以及后模2。其中,前模1包括前模板11以及设置于前模板11上的冲头12;后模2包括后模板21、弹块23以及转筒22,弹块23以及转筒22均设置在后模板21上且转筒22可转动地布置在弹块23的一侧,转筒22上设置有折边角槽,弹块23以及转筒22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弹块23的顶面不低于转筒22的顶点且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冲头12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3的壁厚,弹块23以及转筒22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转筒22上的折边角槽与弹块23的顶面配合围成用于与冲头12配合的成型凹槽,转筒22与后模板2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转筒22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一弹性复位件4,弹块23与后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弯冲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包括前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上的冲头;后模,包括后模板、弹块以及转筒,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弹块的一侧,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折边角槽,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块的顶面不低于所述转筒的顶点且所述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转筒上的折边角槽与所述弹块的顶面配合围成用于与所述冲头配合的成型凹槽,所述转筒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转筒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弹块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弹块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二弹性复位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包括前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板上的冲头;后模,包括后模板、弹块以及转筒,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设置在所述后模板上且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弹块的一侧,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折边角槽,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弹块的顶面不低于所述转筒的顶点且所述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大于待冲压件的壁厚,所述弹块以及所述转筒均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转筒上的折边角槽与所述弹块的顶面配合围成用于与所述冲头配合的成型凹槽,所述转筒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转筒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弹块与所述后模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弹块保持第一极限位置的第二弹性复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处于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折边角槽的上边缘与所述冲头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隙d是待冲压件壁厚的5~1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板包括主体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转筒的转筒固定块,所述弹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转筒固定块相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弯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弹块的两侧,与之对应地,所述转筒固定块设置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转筒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峰丁祥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