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7335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包括灯;还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三极管T1、光控电路、三极管T2和可控硅BCR;所述电容降压电路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之间;所述三极管T1设置在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与光控电路之间;所述三极管T2设置在光控电路与可控硅BCR之间;所述灯和可控硅BCR串联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光控电路采用555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明显提高了自动灯的抗干扰能力,使灯具一旦点亮后自动锁定在亮灯状态,不再受灯具本身亮度的影响,亮灯后灯光稳定不再闪烁。同时将自动灯内部的人体活动检测模块从传统的热释电元件更换成了微波感应模块,能够有效防止小体积动物猫狗经过时发生误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走廊里安装的光控电路自动灯,能在有人经过时自动点亮,人走后自动熄灭,白天停止工作,既方便节能又兼有防盗阻吓功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其内置的光控电路对安装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光敏电阻与灯具隔开较长的距离,否则亮灯后灯光会干扰光控电路使灯光闪烁。所以在实际使用中灯泡的功率不能够太大,调试好的电路亮灯灵敏度总是过高。(2)自动灯内置的人体活动检测模块一般采用的是热释电元件,这种元器件难以对输入信号进行脉频和脉宽处理,抗干扰能力一般,在小体积动物猫狗经过时容易发生误动作,浪费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包括灯;还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三极管T1、光控电路、三极管T2和可控硅BCR;所述电容降压电路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之间;所述三极管T1设置在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与光控电路之间;所述三极管T2设置在光控电路与可控硅BCR之间;所述灯和可控硅BCR串联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光控电路采用555电路。所述电容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W;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灯、电容C1和220V交流电一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负极分别连接微波感应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电容C2正极、三极管T1集电极和光控电路的8脚;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W的正极和电容C2的负极均连接200V交流电一端。所述微波感应控制模块型号为TX982,其第二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第三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同时集电极连接光控电路的4脚。所述光控电路的3脚与8脚之间连接光敏电阻RG,1脚与6脚之间连接电阻R4,2脚与1脚之间连接并联的电容C3与三极管T2。所述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光控电路的2脚,基极通过电阻R5连光控电路的3脚,同时通过电阻R6连接可控硅BCR,发射极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明显提高了自动灯的抗干扰能力,使灯具一旦点亮后自动锁定在亮灯状态,不再受灯具本身亮度的影响,亮灯后灯光稳定不再闪烁。同时将自动灯内部的人体活动检测模块从传统的热释电元件更换成了微波感应模块,能够有效防止小体积动物猫狗经过时发生误动作。(2)本技术采用的微波感应控制模块采用TX982,它利用微波多普勒技术,在一定的空间内建立微电场,当有人或活动物体进入电场时会反射回波,经电子线路混频后检测出极微弱的移频信号,此信号经智能处理后,可输出控制信号。由于采用了微波检测专用微处理器,所以能够对输入信号进行脉频和脉宽处理,因而对小体积动物、远距离的树木、高频通讯信号、远距离的闪电和电器开关时的干扰予以排除,是以往红外线、超声波、组成的检测电路和常规的微波电路所无法比拟的,在实际使用中误报率极低,抗干扰能力强。(3)由于本技术的电路具有优越的抗干扰性能,所以可以安装在常见的吸顶式走廊灯灯罩内,外部不留一丝痕迹,具有防破坏功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包括灯、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三极管T1、光控电路、三极管T2和可控硅BCR;电容降压电路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之间;三极管T1设置在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与光控电路之间;三极管T2设置在光控电路与可控硅BCR之间;灯和可控硅BCR串联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的两端;光控电路采用555电路。电容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W;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灯、电容C1和220V交流电一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负极分别连接微波感应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电容C2正极、三极管T1集电极和光控电路的8脚;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W的正极和电容C2的负极均连接200V交流电一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型号为TX982,其第二端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第三端连接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接220V交流电一端,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集电极通过电阻R3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同时集电极连接光控电路的4脚。光控电路的3脚与8脚之间连接光敏电阻RG,1脚与6脚之间连接电阻R4,2脚与1脚之间连接并联的电容C3与三极管T2。三极管T2的集电极连光控电路的2脚,基极通过电阻R5连光控电路的3脚,同时通过电阻R6连接可控硅BCR,发射极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电源部分由C1、C2、R1、DW、D组成典型的电容降压电路,提供稳定的+11V直流电压。T1管的功能:将微波感应控制模块输出端的低电平和高阻态转化成A点的高、低电平,T2管的功能:将3脚输出的信号转换后再送入555电路,以控制电路进入和退出自锁状态。当微波电路检测到有人在监控范围内活动时,微波感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下拉电平,使T1管截止,图1中A点从低电平变成高电平,由555电路组成的光控电路开始工作。当环境光很弱时,光敏电阻RG与R4的分压点低于1/3Vcc,光控电路555电路的第3脚输出高电平,可控硅BCR导通,灯泡发光,同时第3脚的高电平使T2管导通,图1中B点被强制拉至低电平,不再受到光敏电阻RG阻值的影响,实现自锁功能。只有在监控范围内的人离开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内部的三极管截止,T1管经R2偏置处于导通状态,A点电位处于低电平,555电路被复位,第3脚变成低电平,灯光熄灭,T2管截止,电路退出自锁状态,准备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包括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三极管T1、光控电路、三极管T2和可控硅BCR;所述电容降压电路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之间;所述三极管T1设置在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与光控电路之间;所述三极管T2设置在光控电路与可控硅BCR之间;所述灯和可控硅BCR串联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光控电路采用555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包括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降压电路、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三极管T1、光控电路、三极管T2和可控硅BCR;所述电容降压电路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与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之间;所述三极管T1设置在微波感应控制模块与光控电路之间;所述三极管T2设置在光控电路与可控硅BCR之间;所述灯和可控硅BCR串联设置在220V交流电源的两端;所述光控电路采用555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自锁自动走廊灯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降压电路包括电阻R1、电容C1、电容C2和二极管DW;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灯、电容C1和220V交流电一端,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另一端、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负极分别连接微波感应控制模块的第一端、电容C2正极、三极管T1集电极和光控电路的8脚;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正极和二极管DW负极;二极管DW的正极和电容C2的负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