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95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插头包括一插接部,插接部包括至少一电线,插座设有至少一插接孔,线缆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堵头,第一堵头设有一收容空间并包括一夹持部,插头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卡扣部设有一凹槽及一连接部,插头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夹持部沿凹槽滑动直至与连接部卡扣使插头固定于第一堵头,电线与插接孔插接使插头与插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插头收容于收容空间,夹持部沿凹槽滑动直至与连接部卡扣使插头固定于第一堵头,由于第一堵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能有效防止电线外露造成漏电,电线与插接孔插接使插头与插座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信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线缆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适用于陈列、广告、展示等场所并且具备视觉效果的日光灯的需求不断增加,细而小巧的小口径日光灯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上述小口径日光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多支灯管直线连接起来使用,因此通常会在灯管支架的两端设置供连接件插接的插头或插座。由于这种灯管支架设置有供连接件插接的插头或插座,因此其普遍存在如下缺陷:灯具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在灯管支架两端供连接件插接的插头或插座均为带电体,以便通过连接件向下一灯具供电,而在串接起来的灯具串中其最后一个灯具的插头或插座是闲置的,并且由于插头或插座上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因此裸露的插头或插座存在引发触电事故的安全隐患;灯管安装座内均设置有与灯管触头接触的金属触片,该金属触片也是裸露在外,其上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因此也存在引发触电事故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且不会漏电的线缆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至少一电线,所述插座设有至少一插接孔,所述线缆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有一收容空间并包括一夹持部,所述插头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有一凹槽及一连接部,所述插头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夹持部沿所述凹槽滑动直至与所述连接部卡扣使所述插头固定于所述第一堵头,所述电线与所述插接孔插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堵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优选的,所述卡扣部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连接部延伸而出并位于所述凹槽一侧,所述第一堵头还设有一凸沿,所述延伸部被夹持于所述凸沿与所述夹持部之间。优选的,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连接部。优选的,卡扣部还包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堵头还包括一抵触部,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抵触部抵触以防止所述插头相对所述第一堵头转动。优选的,所述插接部包括一壳体及一定位凸起,所述壳体内形成一收容部,所述定位凸起从所述壳体延伸而出并位于所述收容部,所述插座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设有一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以防止所述插头相对所述插座转动。优选的,所述插座还包括一锁固部,所述锁固部从所述主体延伸而出,所述壳体设有一锁固槽,所述锁固部与所述锁固槽配合以防止所述插头脱离所述插座。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插头收容于收容空间,夹持部沿凹槽滑动直至与连接部卡扣使插头固定于第一堵头,由于第一堵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能有效防止电线外露造成漏电,电线与插接孔插接使插头与插座电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另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一插头的一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线缆连接结构的一组装图。图5为图4线缆连接结构的一剖视图。图中:100、线缆连接结构;10、插头;12、36、卡扣部;120、凹槽;122、限位凸起;124、延伸部;126、连接部;14、插接部;140、壳体;141、锁固槽;142、定位凸起;143、收容部;144、电线;20、第一堵头;22、42、夹持部;23、抵触部;24、凸沿;26、开口;28、收容空间;29、开槽;30、插座;32、主体;320、插接孔;322、定位槽;34、锁固部;40、第二堵头;5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线缆连接结构100包括一插头10、一第一堵头20、一插座30、一第二堵头40及一壳体50。所述插头10包括两卡扣部12及一插接部14,所述两卡扣部12位于所述插接部14一端。每一所述卡扣部12设有一凹槽120并包括一限位凸起122、一延伸部124及一连接部126。所述延伸部124从所述连接部126延伸而出并大致垂直于所述连接部126。所述限位凸起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部126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限位凸起122、延伸部124及连接部126从所述插接部14外表面延伸而出。所述限位凸起122位于所述凹槽120中。所述插接部14包括一壳体140、一定位凸起142及两电线144。所述壳体140呈中空圆柱形,并形成一收容部143,所述定位凸起142从所述壳体140延伸而出并位于所述收容部143中。所述两电线144位于所述收容部143中。所述壳体140还设有一锁固槽141,所述锁固槽141呈圆环形。所述第一堵头20设有两夹持部22、一开口26及一与所述开口26连通的收容空间28。每一所述夹持部22呈V形。所述第一堵头20还包括两抵触部23及一凸沿24,每一所述抵触部23位于一所述夹持部22一侧。所述第一堵头2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14的长度。所述插座30包括一主体32、一从所述主体32延伸而出的锁固部34及两卡扣部36。所述主体32设有两插接孔320及一定位槽322。每一所述卡扣部36与所述插头10的卡扣部12结构大致相同。所述第二堵头40与所述第一堵头20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所述夹持部42位于所述第二堵头40中部,所述第一堵头20的两夹持部22位于端部。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5,组装所述线缆连接结构100时,所述插接部14插入所述所述第一堵头20中并相对所述第一堵头20转动,所述夹持部22沿所述延伸部124滑动直至夹持所述连接部126,此时所述限位凸起122与所述抵触部23抵触以防止所述插接部14相对所述第一堵头20转动。由于所述第一堵头2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14的长度,因此所述插接部14的电线144收容于所述第一堵头20能够防止漏电。所述插座30穿过所述第二堵头40,所述卡扣部36与所述夹持部42卡扣,所述第二堵头40与所述壳体50固定。所述插座30穿过所述开口26与所述插接部14插接,使所述电线144与所述插接孔320配合,所述插座30与所述插头10电连接。此时所述定位槽322与所述定位凸起142配合以防止所述插座30相对所述插头10转动。所述锁固部34与所述锁固槽141紧密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线缆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至少一电线,所述插座设有至少一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有一收容空间并包括一夹持部,所述插头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有一凹槽及一连接部,所述插头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夹持部沿所述凹槽滑动直至与所述连接部卡扣使所述插头固定于所述第一堵头,所述电线与所述插接孔插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包括一插头及一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一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包括至少一电线,所述插座设有至少一插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还包括一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设有一收容空间并包括一夹持部,所述插头还包括至少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设有一凹槽及一连接部,所述插头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夹持部沿所述凹槽滑动直至与所述连接部卡扣使所述插头固定于所述第一堵头,所述电线与所述插接孔插接使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还包括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连接部延伸而出并位于所述凹槽一侧,所述第一堵头还设有一凸沿,所述延伸部被夹持于所述凸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泽东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