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充电组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945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包括:基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用于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水结构和/或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充电组件及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充电插座积水带来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充电组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充电组件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力补充依靠外接充电完成。因此充电插座和与其配合的充电插头是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零件。充电连接结构需要良好的防水性能,避免在遇到雨淋或类似情况时,雨水进入充电连接结构内部,并且出现积水无法排出的问题,造成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充电插座安装结构,包括:充电插座、用于固定所述充电插座的安装支架,充电插座通过螺栓与螺母的拧紧配合固定于安装支架的安装面板上,安装支架再与汽车车身固定相连,充电插座和安装支架之间设有用于防水密封的密封圈。然而,在该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座缺乏排水孔结构,若遇到大型暴雨等自然灾害,内部存留大量积水将无法排出,会造成安全隐患。并且现有充电插座为了保证充电插座和安装支架之间的密封性能,在其二者之间设置密封圈,但是密封圈不仅容易出现老化和密封性能差的问题,而且在插头插拔过程中密封圈会与插头相接触,增加插头插拔时的插拔力,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充电插座缺乏排水孔结构,其内部容易存留积水无法排出,造成安全隐患,从而提供一种设有排水结构的充电插座,包括:基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用于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接触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水结构和/或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水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为圆孔。所述第二排水结构为沿所述接触端子轴向方向布置的长方形通槽。所述壳体和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和/或第二排水结构自内而外开口逐渐增大。所述第一排水结构自壳体的内部向壳体外部开口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排水结构自接触端子的内部向接触端子外部开口逐渐增大;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组件,包括充电插座和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座为上述内容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插座。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在其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水结构、以及在接触端子上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水结构,用于排出基座和接触端内部的积水,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将插座内的积水排出的优点。2.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第二排水结构为排水槽,设置在接触端子的轴向方向,能有效地使插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提高了排水孔的排水性能。3.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基座与汽车车身直接固定相连,不再需要单独设置的充电插座支架,无需在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座支架之间设置密封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密封圈容易老化、密封性能差以及插头的插拔阻力大的问题,提高了插座的防水性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4.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排水结构和设置在接触端子上的第二排水结构自内而外开口逐渐增大,即使在外部水量压力足够大或者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外部水也不易进入充电插座内部,能有效防止外部水进入接触端子内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充电插座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壳体;3-底座;4-接触端子;5-插孔;6-第一排水结构;7-第二排水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独立权利要求1记载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座(1),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部用于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3);接触端子(4),设置在所述壳体(2)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5);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一个第一排水结构(6)和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4)上的一个第二排水结构(7)。上述充电插座,在其壳体上设有一个第一排水结构、以及在接触端子上设置的一个第二排水结构,用于排出基座和接触端内部的积水,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将插座内的积水排出的优点。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排水结构(6)为圆孔。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排水结构(7)为沿所述接触端子(4)轴向方向布置的长方形通槽。上述充电插座,第二排水结构为长方形排水通槽,设置在接触端子的轴向方向,能有效地使插孔内的积水全部排出、提高了排水孔的排水性能。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2)和底座(3)为一体成型结构。上述充电插座,由壳体和底座组成的基座与汽车车身直接固定相连,不再需要单独设置的充电插座支架,无需在充电插座与充电插座支架之间设置密封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密封圈容易老化、密封性能差以及插头的插拔阻力大的问题,提高了插座的防水性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水结构(6)和第二排水结构(7)自内而外开口逐渐增大。上述充电插座,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一排水结构和设置在接触端子上的第二排水结构自内而外开口逐渐增大,即使在外部水量压力足够大或者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外部水也不易进入充电插座内部,能有效防止外部水进入接触端子内部。实施例2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包括:基座(1),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部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3);接触端子(4),设置在所述壳体(2)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5);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4)上的第二排水结构(7)。上述充电插座,在接触端子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结构,用于排出基座和接触端内部的积水,具有结构简单、能有效地将插座内的积水排出的优点。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充电组件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部用于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3);接触端子(4),设置在所述壳体(2)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5);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水结构(6)和/或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4)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水结构(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包括壳体(2)和设置在所述壳体(2)底部用于与汽车车身相连的底座(3);接触端子(4),设置在所述壳体(2)围成的内腔中,具有用于充电设备插针插入的插孔(5);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排水结构(6)和/或设置在所述接触端子(4)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排水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结构(6)为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禹龙朱道平傅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