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6939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其中,该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元件和端子转接板,其中,电气元件包括接线端子,端子转接板通过电气元件上的接线端子与电气元件连接,端子转接板包括载体和至少一个电接触体,其中,在载体上集成有布线,电接触体的一端于布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人工接线所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和各种电气故障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流程是先把去了一段绝缘皮并压上端子的导线插进电气元件的相应的接线端中,再拧紧接线端子的螺丝而把导线卡紧。这种做法在制作时工序繁琐,比如要按图接线,要把导线剥皮、套号码管、压端子等,接线完成后还要整理电线,否则线路显得凌乱。接好线后在测试时经常会发现有些线接错了,甚至会烧毁一些元器件。电路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把动力线和信号线放在同一线槽容易发生因干扰而产生故障,把电流大的动力线放到线槽又会导致散热不好。由于是人工接线,经常会出现端子没压紧,出现线路触不良而造成各种电气故障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电气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在图1中所示出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电气元件1通过电气安装底板23上的安装导轨7而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23上,并且电气元件1通过传统的导线21连接至电气安装底板23上的线槽22,其中,导线21的其中一端通过螺栓被压紧在电气元件1的电气元件接线端子2中,导线21的另一端则连接至线槽22。然而,根据图1示出的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电气元件的控制信号线放置于同一线槽中,这会容易发生因干扰而产生的故障。此外,由于需要人工接线,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端子会经常因为没有压紧而出现线路接触不良,这会造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各种电气故障,甚至引发安全隐患。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人工接线所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和各种电气故障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元件,包括接线端子;以及端子转接板,端子转接板通过接线端子与电气元件连接,其中,端子转接板包括:载体,其中,在载体上集成有布线;以及至少一个电接触体,其中,电接触体的一端与布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接线端子连接。进一步地,端子转接板还包括插座,其中,电接触体通过布线与插座电连接,插座设置在载体的与设置有电接触体相对的一侧上。进一步地,插座设计为排线连接器座子。进一步地,端子转接板还包括绝缘板,其中,电接触体穿过绝缘板与载体连接。进一步地,布线设计为印刷电路。进一步地,电接触体焊接在布线上。进一步地,多个电气元件通过连接多个端子转接板彼此电连接。进一步地,电气元件通过端子转接板与电气安装底板电连接。进一步地,电气控制装置还包括与端子转接板的插座连接的双头排线连接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气安装底板和安装在电气安装底板上的根据以上内容所描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电气元件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的方式,通过电气控制装置的端子转接板取代人工接线,达到了电气元件与印刷电路板对接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人工接线所导致的线路接触不良和各种电气故障的技术问题。因为传统电气元件的电接点是接线端子,因此不能直接将电气元件插装到印刷电路板上,与传统电子元件不同,电子元件可带有引脚,因此电子元件可直接插到印刷电路板上,由此一直以来电气元件必须通过人工接线方式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端子转接板可实现电气元件不通过人工接线方式,而达到相互连接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流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省去现有方法中繁琐的工序,不需要配线,剥线,套号码管,压端子,理线,也不再需要看图接线,避免了接错线,接线不牢靠的问题。由于印刷电路板是平面的,没有封闭,所以采用印刷电路板布线既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又能分开信号线和动力线,不会造成信号干扰的问题,而印刷电路板的布线结构已经决定电气元件的连接关系,所以制作电路时不再需要接线图。因为省去了诸多环节,所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获得了极大提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一种电气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图2A-2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端子转接板和电气控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A-3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安装有端子转接板的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接触器;2、电气元件接线端子;3、端子转接板;4、双头排线连接器;5、插拔式接线端子;6、印刷电路板;7、电气元件安装导轨;8、PLC;9、印刷电路板的布线结构(印刷电路);11、绝缘板;12、铜棒;13、排线连接器座子;21、导线;22、线槽;23、电气安装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图2A-2B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端子转接板3和电气控制装置的分解示意图。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转接板3包括载体、至少一个电接触体以及插座。载体可例如设计为印刷电路板,而且在载体上集成有布线,由此该布线可实施为印刷电路9,电接触体的其中一端与布线连接,并且电接触体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2连接。电接触体可通过布线电连接至插座。在本实施例中,端子转接板3的插座可设置在载体的与设置有电接触体相对的一侧上。插座可例如设计为排线连接器座子13。通过端子转接板3实现PLC或接触器1等多个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或者通过端子转接板3实现PLC或接触器1等多个电气元件与例如实施为印刷电路板6的电气安装底板的连接。由此,根据本技术的电气控制装置可以省去手工接线,实现电气元件集成于印刷电路板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端子转接板3的电接触体可例如设计为铜棒12,在制作电接触体时,可例如选用纯铜的材质,再根据电路的电流大小选择铜棒12的直径,例如在图2A示出的实施例中,接触器1电流为25A,接线端子2深度为10mm,那么可选用直径为2mm长度略大于10mm的纯铜棒12作为端子转接板3的电接触体。另外,端子转接板3还可包括绝缘板11,该绝缘板11可设计为薄的,根据铜棒12的直径大小选择合适钻头,再根据接线端子2的间距来确定孔的中心距,把铜棒12插进绝缘板11,如图所示铜棒12的另一头略伸出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气控制装置和电气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元件,包括接线端子;以及端子转接板,所述端子转接板通过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其中,所述端子转接板包括:载体,其中,在所述载体上集成有布线;以及至少一个电接触体,其中,所述电接触体的一端与所述布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装置包括:电气元件,包括接线端子;以及端子转接板,所述端子转接板通过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其中,所述端子转接板包括:载体,其中,在所述载体上集成有布线;以及至少一个电接触体,其中,所述电接触体的一端与所述布线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转接板还包括插座,其中,所述电接触体通过所述布线与所述插座电连接,所述插座设置在所述载体的与设置有所述电接触体相对的一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计为排线连接器座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转接板还包括绝缘板,其中,所述电接触体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水生储敏健李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绿色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