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6644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采集件直接设置在采集部的开口处,使得采集的附着物能够直接进入采集部的中空腔,进而进入存放部,避免了附着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难以收集的情况,可拆卸的采集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件,能够降低了采集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结构简便,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下作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采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水下礁体(人工鱼礁)附着物的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进行定量评估,是海洋牧场建设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采集水体中人工鱼礁附着物生物样本,获取人工鱼礁区生物信息,以此作为评估的基础数据。现有的采集方式是潜水员水下利用铁锤、卯等工具手工采集,该装置的缺点是:采集装置不方便携带、操作困难;采集样品难以收集;水下作业时,采集装置易滑落丢失;耗时长、采集效率低容易造成操作人员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能够轻松方便的采集水下礁体附着物。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腔为轴向贯穿采集部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在采集部侧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放部包括上存放部与下存放部,所述上存放部与采集部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存放部与采集部下端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存放部上设有若干排水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存放部与采集部之间设有上遮盖网,所述下存放部与采集部之间设有下遮盖网。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内设有三角支架,所述采集件转动连接在三角支架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件为弧形刀片,所述采集件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在三角支架的两个角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上设有手持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持带由弹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采集件直接设置在采集部的开口处,使得采集的附着物能够直接进入采集部的中空腔,进而进入存放部,避免了附着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难以收集的情况,可拆卸的采集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件,能够降低了采集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结构简便,方便携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锯齿状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平口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金属丝口弧形刀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包括采集部1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1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使得采集的附着物能够直接进入采集部1的中空腔,进而进入存放部,避免了附着物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难以收集的情况;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3,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采集件,能够降低了采集人员的工作强度。优选的,所述采集部1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腔为轴向贯穿采集部1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在采集部1侧面。优选的,所述存放部包括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所述上存放部21与采集部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存放部22与采集部1下端螺纹连接,位于上、下两侧的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既能增加存放部的容量,又能够在最初采集中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对附着物进行初步的分离。优选的,所述上存放部21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11,排水孔211的直径较小,采集装置取出水面后,采集装置中的水能够从排水孔211中排出,而上存放部21中的附着物无法从排水孔211流失。优选的,所述上存放部21与采集部1之间设有上遮盖网212,下存放部22与采集部1之间设有下遮盖网221,上遮盖网212采用低目数滤网,下遮盖网221采用高目数滤网,上遮盖网212插装在上存放部21的螺纹接口处,下遮盖网221插装在下存放部的螺纹接口处。当采集附作物时,分别抽出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采集完毕后重新插入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带样品离开水面后,可扭转上下螺旋分别拆卸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分别利用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进行过滤筛选。上遮盖网212与下遮盖网221目数的高低是考虑到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收集物的大小、透水性能及防止采集装置从水里取出后附着物流失等因素决定的。优选的,所述采集部1内设有三角支架11,能够对采集部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采集件3转动连接在三角支架11上,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轻松调节采集件的角度从而增加采集效率。优选的,所述采集件3为弧形刀片,所述采集件3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螺钉连接在三角支架11的两个角上,使得采集部1能够承受从采集件3上传递过来的作用力,采集人员通过采集件3将人工鱼礁上的附着物切割下来,附着物通过采集部1上的开口进入采集部1的中空腔,随后根据体积与重量的大小分别进入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参考图2-4,采集件3拥有不同刀口的弧形刀片组件,对不同附作物类型形状及大小等,可选择替换,提高装置使用效率,使水下采集装置方便快捷,如硬度较高形状不规则的附作物可采用图2所示的锯齿状弧形刀片;规则形状硬度较低的附作物可采用图3所示的平口弧形刀片,柔软的附作物可采用图4所示的金属丝口弧形刀片等。优选的,参考图1,所述采集部1上设有手持带12,采集部1侧面设有手持带安装口13,手持带12通过手持带安装口13连接在采集部1上,手持带12便于手持及固定,防止作业时意外丢失。优选的,所述手持带12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的手持带12可以根据使用者作业角度及用力的大小,自动变化形状和松紧,提高装置使用的舒适感。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部(1)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1)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部(1)与存放部,所述采集部(1)内设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与存放部连通,所述采集部(1)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中空腔连通,所述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采集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1)为圆柱结构,所述中空腔为轴向贯穿采集部(1)的通孔,所述开口开设在采集部(1)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部包括上存放部(21)与下存放部(22),所述上存放部(21)与采集部(1)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下存放部(22)与采集部(1)下端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水下礁体附着物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存放部(21)上设有若干排水孔(211)。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伟余景陈丕茂毛江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