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5944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0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扁管,扁管内部具有换热通道,扁管的外部具有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通过在扁管的外部设置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冷凝水在气流和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更容易地汇聚到倒水槽中,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冷凝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以其高效的换热性能、紧凑的结构及成本上的优势,在商业、家用制冷空调行业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如若按照传统空调换热器的布置方式使用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凝露和结霜是两项最大的难点,尤其是作为外机冷凝器使用时问题更加突出。通过分析发现,垂直放置时无论扁管是竖直的还是水平的,产生的冷凝水都将会被遮挡,无法顺畅的流下。当扁管竖直放置时冷凝水将会被翅片遮挡,当扁管水平放置时冷凝水将会被扁管自身遮挡。相关研究表明对于同样垂直放置的管翅换热器和微通道换热器,管翅换热器80%的凝结水可在1s的时间内排除,而微通道换热器则需要近10s的时间。此外,微通道经过钎焊后,在其铝管和翅片上残留一定的钎剂,形成凹凸不平粗糙的表面,一方面为换热器壁面湿空气凝结时提供了凝结核心,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凝结水排除的难度。堆积在换热器表面的凝结水形成了很大的传热热阻,制约着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发挥。同时,正是由于微通道换热器排水不畅及表面相对粗糙,表面残留的膜状或珠状水滴形成了结霜所需的核心,使得微通道换热器更易结霜。相关试验研究还表明,能力相同时,微通道换热器较铜管铝翅片换热器更容易结霜,在首次结霜,即换热器表面还相对较干燥时,其结霜速度为普通铜管铝翅片换热器的1.25倍;而由于排水不畅的缘故,微通道换热器在经过多次结(化)霜后,其平均结霜速度将比首次结霜快70%左右,同时将与铜管铝翅片换热器在同等情况下的结霜速度差距拉大至1.78倍,且微通道换热器化霜所需时间较铜管铝翅片换热器长40%左右。微通道换热器在结霜除霜周期的平均能力较铜管铝翅片换热器低22%左右,EER低13%。如何遏制微通道换热器的快速结霜,降低其除霜的频率和缩短除霜时间,是提高其性能和推广其广泛应用所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除冷凝水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扁管,扁管内部具有换热通道,扁管的外部具有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进一步地,导水槽设置在扁管的两侧的扁平面上,且两侧的扁平面上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导水槽。进一步地,沿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导水槽设置在扁管的出风侧。进一步地,沿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扁管的出风侧设置有导流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前述的扁管和与扁管连接的换热翅片,且扁管竖直设置。进一步地,换热翅片水平布置或者倾斜布置。进一步地,沿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换热翅片的宽度不超过导水槽的位置。进一步地,当扁管的扁平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导水槽时,换热翅片上设置有与导水槽对应的避让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的微通道换热器。根据本技术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通过在扁管的外部设置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冷凝水在气流和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更容易地汇聚到倒水槽中,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冷凝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扁管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扁管的气流组织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扁管与翅片配合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扁管与翅片配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扁管;11、管壁;12、换热通道;14、第一导水槽;15、第二导水槽;16、导流部;1、第一扁管;2、第二扁管;20、换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扁管,扁管内部具有换热通道12,换热通道12通过管壁11换热,扁管的外部具有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本技术通过在扁管的外部设置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冷凝水在气流和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更容易地汇聚到倒水槽中,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排出冷凝水。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的横截面图所示,导水槽设置在扁管的两侧的扁平面上,即图1所示的上下两个侧面上,且两侧的扁平面上分别至少设置一个导水槽,在图2中,上侧设置有第一导水槽14,下侧设置有第二导水槽15。在扁平面宽度较宽的情况下,在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多个导水槽。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沿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导水槽设置在扁管的出风侧,便于冷凝水在气流的作用下,汇聚到导水槽中,从而提高排水效果。更优选地,扁管的出风侧设置有导流部,从而调节出风气流方向,通过合理的设计扁管导流部的形状可以起到打乱送风出流方向,弱化吹风感的作用。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前述的扁管10和与扁管10连接的换热翅片20,且扁管10竖直设置,在气流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扁管10壁面及换热翅片20表面产生的水可以流入竖直设置的导水槽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排走。如图3和图4所示,换热翅片20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扁管1和第二扁管2之间,换热翅片20可以水平布置,也可以的采用如图4所示的倾斜布置方式。优选地,沿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换热翅片20的宽度不超过导水槽的位置,也即导水槽对应位置没有换热翅片20,使得冷凝水能够汇聚到导水槽中。进一步地,当扁管的扁平面上设置有两个以上导水槽时,换热翅片20上设置有与导水槽对应的避让结构,也即导水槽对应位置不设置换热翅片2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的微通道换热器,从而能够及时排除冷凝水,解决凝露和结霜问题。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通过在扁管的出风侧增设了导水槽,构成了扁管导流侧,在气流及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扁管壁面及翅片表面产生的水可以流入竖直导水槽,并在重力作用下排走。该种设计方式从凝露的受力角度分析,增设了扁管导流侧,解决了凝露和结霜问题对微通道换热器性能的影响,且用于室内机时(风机在进风侧),通过合理的设计扁管导流侧的形状可以起到打乱送风出流方向,弱化吹风感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管,所述扁管内部具有换热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外部具有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管,所述扁管内部具有换热通道(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的外部具有沿扁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扁管的两侧的扁平面上,且两侧的扁平面上分别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导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扁管的出风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扁管表面的气流方向,所述扁管的出风侧设置有导流部(16)。5.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和与所述扁管连接的换热翅片(20),其特征在于,所述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前车雯罗永前熊军吴俊鸿廖敏陈志伟陈英强周明蔡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