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贯流双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64271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贯流双向泵结构型式,包括反向抽水导叶体、反向抽水导叶、反向抽水导流帽、第一轴窝、正向抽水导叶、正向抽水导流帽、泵轴、第二轴窝、正向抽水导叶体、S形水泵叶片、电机定子、第一向心推力轴承、定子外壳、第一中间支撑体、轴套、第二中间支撑体、第一向心轴承、轮毂、第二向心推力轴承、第二向心轴承、电机转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开发研制的一种全贯流双向泵结构型式,只需改变电机接线方式,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就能实现全贯流双向抽水功能,可满足城市与农村供水与排水、灌溉与排涝的双重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少维护,投资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贯流双向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贯流双向泵结构型式,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和供排水工程

技术介绍
贯流泵进出叶轮的水流与水泵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水力损失小,效率高,可适用于不同扬程的抽水场合。在低扬或超低扬程情况下,贯流泵的优越性更加明显:若采用常规的立式泵或斜式泵,由于泵体结构的需要,使得水泵出口的中心高程超过出水侧的最高水位,形成自由出流,浪费能量和降低效率;若要保证水泵出口满足淹没要求,必须加大泵房开挖深度,增加土建投资。但是,现有的贯流泵设计多为单向抽水方式,难以满足城市与农村供水与排水、灌溉与排涝的双重要求,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少维护,投资省的双向泵结构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贯流泵功能单一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贯流双向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贯流双向泵,其特征是:包括反向抽水导叶体、反向抽水导叶、反向抽水导流帽、第一轴窝、正向抽水导叶、正向抽水导流帽、泵轴、第二轴窝、正向抽水导叶体、S形水泵叶片、电机定子、第一向心推力轴承、定子外壳、第一中间支撑体、轴套、第二中间支撑体、第一向心轴承、轮毂、第二向心推力轴承、第二向心轴承、电机转子;所述反向抽水导叶体、定子外壳、正向抽水导叶体之间通过法兰联结,反向抽水导叶体、正向抽水导叶体分别经螺栓与定子外壳旋紧固定;所述反向抽水导叶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反向抽水导叶均布固定安装在反向抽水导叶体和反向抽水导流帽之间;所述正向抽水导叶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正向抽水导叶均布固定安装在正向抽水导叶体和正向抽水导流帽之间;所述电机定子置于定子外壳内侧,且固定安装在全贯流双向泵的外壳与电机转子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一轴窝安装于反向抽水导流帽上,第二轴窝安装于正向抽水导流帽上;所述泵轴安装在第一轴窝和第二轴窝中,且置于第一向心轴承、第二向心轴承、第一向心推力轴承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之间,由第一向心轴承、第二向心轴承、第一向心推力轴承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支撑;所述第一向心推力轴承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内圈静配合安装在泵轴上,外圈静配合安装在轮毂内侧,第一向心推力轴承、第二向心推力轴承之间通过安装在泵轴上的轴套分隔,即第一向心推力轴承、第二向心推力轴承布置在轴套的两侧,安装在泵轴上;所述第一向心轴承安装在泵轴上,外侧由第一中间支撑体定位;所述第二向心轴承安装在泵轴上,外侧由第二中间支撑体定位;所述的轮毂与第一中间支撑体和第二中间支撑体连接;所述S形水泵叶片一端与轮毂固定,另一端与电机转子固定;当电机定子接通交流电源后,定子线圈中产生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机转子在电机定子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电磁力矩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固定安装在轮毂上的S形水泵叶片旋转,水体经过S形水泵叶片后能量增加,完成了电能转变成电机转子的机械能,再到水体动能和势能的转换,通过改变电机定子接线方式,可改变电机转子旋转方向,实现全贯流双向抽水。所述反向抽水导叶体、正向抽水导叶体与定子外壳顺次联接,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所述的轮毂为圆筒状金属结构,通过内六角螺栓与第一中间支撑体和第二中间支撑体连接。所述的反向抽水导叶为金属结构,数目为5~7片,均布固定安装在反向抽水导叶体和反向抽水导流帽之间。所述的正向抽水导叶为金属结构,数目为5~7片,均布固定安装在正向抽水导叶体和正向抽水导流帽之间。所述的泵轴为金属构件,动配合安装在反向抽水导流帽上的第一轴窝和正向抽水导流帽的第二轴窝中;第一轴窝通过肋板固结在反向抽水导流帽中,第二轴窝通过肋板固结在正向抽水导流帽中。所述的定子外壳上方焊接起吊环,外侧周向布置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开发研制的一种全贯流双向泵结构型式,只需改变电机接线方式,改变电机旋转方向,就能实现全贯流双向抽水功能,可满足城市与农村供水与排水、灌溉与排涝的双重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少维护,投资省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反向抽水导叶体、2反向抽水导叶、3反向抽水导流帽、4第一轴窝、5螺栓、6内六角螺栓、7正向抽水导叶、8正向抽水导流帽、9泵轴、10第二轴窝、11正向抽水导叶体、12起吊环、13S形水泵叶片、14电机定子、15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6定子外壳、17第一中间支撑体、18轴套、19第二中间支撑体、20加强筋板、21第一向心轴承、22轮毂、23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4第二向心轴承、25电机转子、26肋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贯流双向泵结构型式,由反向抽水导叶体1、反向抽水导叶2、反向抽水导流帽3、第一轴窝4、螺栓5、内六角螺栓6、正向抽水导叶7、正向抽水导流帽8、泵轴9、第二轴窝10、正向抽水导叶体11、起吊环12、S形水泵叶片13、电机定子1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定子外壳16、第一中间支撑体17、轴套18、第二中间支撑体19、加强筋板20、第一向心轴承21、轮毂22、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第二向心轴承24、电机转子25、肋板26等部件组成。反向抽水导叶体1、正向抽水导叶体11与定子外壳16顺次联接,通过螺栓5相连。电机定子14固定在连接在定子外壳16内侧。电机定子14固定安装在双向泵外壳与电机转子25所形成的密闭空间中。电机转子25与轮毂22上的S形水泵叶片13固定联接,带动轮毂22和S形水泵叶片13旋转。轮毂22为圆筒状金属结构,通过内六角螺栓6与第一中间支撑体17和第二中间支撑体19连接。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内圈静配合安装在泵轴9上,外圈静配合安装在轮毂22内侧,通过安装在泵轴9上轴套18分隔。反向抽水导叶2为金属结构,数目为5~7片,均布固定安装在反向抽水导叶体1和反向抽水导流帽3之间。正向抽水导叶7为金属结构,数目为5~7片,均布固定安装在正向抽水导叶体11和正向抽水导流帽8之间。泵轴9为金属构件,动配合安装在反向抽水导流帽3上的第一轴窝4和正向抽水导流帽8的第二轴窝10中。第一轴窝4通过肋板26固结在反向抽水导流帽3中,第二轴窝10通过肋板26固结在正向抽水导流帽8中。第一向心轴承21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一中间支撑体17定位。第二向心轴承23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二中间支撑体19定位。在定子外壳16上方焊接起吊环12,外侧周向布置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20。电机定子14接通交流电源后,在定子线圈中产生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25中产生感应电流,在电机定子14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电磁力矩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固定安装在轮毂22上的S形水泵叶片13旋转,水体经过叶片后能量增加,完成了电能转变成电机转子的机械能,再到水体动能和势能的转换。三相电机只要改变电机接线中的任意二相,就可改变电机的旋转方向。因此,通过简单地改变接线方式,就可实现全贯流的双向抽水功能。正向抽水模式: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选择电机接线方式,调整电机和水泵的转向,用右手螺纹法则判别:伸出右手、握拳,使大拇指指向左侧,其余四指即为电机和水泵的正确转向。电机启动后,固定联接在电机定子14和轮毂22之间的S形水泵叶片13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旋转,水体从反向抽水导叶体1进入,通过反向抽水导叶2,绕流S形水泵叶片13获得能量的水体,经正向抽水导叶7,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贯流双向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贯流双向泵,其特征是:包括反向抽水导叶体(1)、反向抽水导叶(2)、反向抽水导流帽(3)、第一轴窝(4)、正向抽水导叶(7)、正向抽水导流帽(8)、泵轴(9)、第二轴窝(10)、正向抽水导叶体(11)、S形水泵叶片(13)、电机定子(1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定子外壳(16)、第一中间支撑体(17)、轴套(18)、第二中间支撑体(19)、第一向心轴承(21)、轮毂(22)、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第二向心轴承(24)、电机转子(25);所述反向抽水导叶体(1)、定子外壳(16)、正向抽水导叶体(11)之间通过法兰联结,反向抽水导叶体(1)、正向抽水导叶体(11)分别经螺栓(5)与定子外壳(16)旋紧固定;所述反向抽水导叶(2)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反向抽水导叶(2)均布固定安装在反向抽水导叶体(1)和反向抽水导流帽(3)之间;所述正向抽水导叶(7)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正向抽水导叶(7)均布固定安装在正向抽水导叶体(11)和正向抽水导流帽(8)之间;所述电机定子(14)置于定子外壳(16)内侧;所述第一轴窝(4)安装于反向抽水导流帽(3)上,第二轴窝(10)安装于正向抽水导流帽(8)上;所述泵轴(9)安装在第一轴窝(4)和第二轴窝(10)中,且置于第一向心轴承(21)、第二向心轴承(2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之间,由第一向心轴承(21)、第二向心轴承(2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支撑;所述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内圈静配合安装在泵轴(9)上,外圈静配合安装在轮毂(22)内侧,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布置在轴套(18)的两侧,安装在泵轴(9)上;所述第一向心轴承(21)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一中间支撑体(17)定位;所述第二向心轴承(23)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二中间支撑体(19)定位;所述的轮毂(22)与第一中间支撑体(17)和第二中间支撑体(19)连接;所述S形水泵叶片(13)一端与轮毂(22)固定,另一端与电机转子(25)固定;当电机定子(14)接通交流电源后,定子线圈中产生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25)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机转子(25)在电机定子(14)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电磁力矩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固定安装在轮毂(22)上的S形水泵叶片(13)旋转,水体经过S形水泵叶片(13)后能量增加,完成了电能转变成电机转子(25)的机械能,再到水体动能和势能的转换,通过改变电机定子(14)接线方式,可改变电机转子(25)旋转方向,实现全贯流双向抽水;当正向抽水,电机定子(14)启动后,固定连接在电机定子(14)和轮毂(22)之间的S形水泵叶片(13)在电机定子(14)产生的电磁力的作用下旋转,水体从反向抽水导叶体(1)进入,通过反向抽水导叶(2),绕流S形水泵叶片(13)获得能量的水体,经正向抽水导叶(7),从正向抽水导叶体(11)中排出;当反向抽水,电机启动后,固定联接在电机定子(14)和轮毂(22)之间的S形水泵叶片(13)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旋转,水体从正向抽水导叶体(11)进入,通过正向抽水导叶(7),绕流S形水泵叶片(13)获得能量的水体,经反向抽水导叶(2),从反向抽水导叶体(1)中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贯流双向泵,其特征是:包括反向抽水导叶体(1)、反向抽水导叶(2)、反向抽水导流帽(3)、第一轴窝(4)、正向抽水导叶(7)、正向抽水导流帽(8)、泵轴(9)、第二轴窝(10)、正向抽水导叶体(11)、S形水泵叶片(13)、电机定子(1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定子外壳(16)、第一中间支撑体(17)、轴套(18)、第二中间支撑体(19)、第一向心轴承(21)、轮毂(22)、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第二向心轴承(24)、电机转子(25);所述反向抽水导叶体(1)、定子外壳(16)、正向抽水导叶体(11)之间通过法兰联结,反向抽水导叶体(1)、正向抽水导叶体(11)分别经螺栓(5)与定子外壳(16)旋紧固定;所述反向抽水导叶(2)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反向抽水导叶(2)均布固定安装在反向抽水导叶体(1)和反向抽水导流帽(3)之间;所述正向抽水导叶(7)的数目为若干片,若干片正向抽水导叶(7)均布固定安装在正向抽水导叶体(11)和正向抽水导流帽(8)之间;所述电机定子(14)置于定子外壳(16)内侧;所述第一轴窝(4)安装于反向抽水导流帽(3)上,第二轴窝(10)安装于正向抽水导流帽(8)上;所述泵轴(9)安装在第一轴窝(4)和第二轴窝(10)中,且置于第一向心轴承(21)、第二向心轴承(2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之间,由第一向心轴承(21)、第二向心轴承(24)、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支撑;所述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和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内圈静配合安装在泵轴(9)上,外圈静配合安装在轮毂(22)内侧,第一向心推力轴承(15)、第二向心推力轴承(23)布置在轴套(18)的两侧,安装在泵轴(9)上;所述第一向心轴承(21)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一中间支撑体(17)定位;所述第二向心轴承(23)安装在泵轴(9)上,外侧由第二中间支撑体(19)定位;所述的轮毂(22)与第一中间支撑体(17)和第二中间支撑体(19)连接;所述S形水泵叶片(13)一端与轮毂(22)固定,另一端与电机转子(25)固定;当电机定子(14)接通交流电源后,定子线圈中产生旋转磁场,在电机转子(25)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机转子(25)在电机定子(14)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耕陈小航卜舸刘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