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移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6179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连杆移载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部、传动部和吸盘,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吸盘用于吸附并转运片材,驱动部作用于传动部做曲柄摇杆运动、从而使传动部带动吸盘沿弧形轨迹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杆移载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并简化了传统的片材搬运的作业模式,无需专门的高度提升机构,同时解决了现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电机频繁换向的技术缺陷,降低了能耗,简化了片材的连续移载动作,提高了片材连续搬运的作业效率。

Connecting rod mo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d mov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part, a driving part,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suction cup, driv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art, chuck is used for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sheet, driving effect on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rank rocker motion, thereby the drive part drives the chuck track reciprocating movement along the arc. The utility model of the connecting rod moving device has reasonable structural design, and simplifies the sheet handling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operation, without elevation of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and solve the exis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mechanism of frequent motor reversing technical defects, reduces energy consumption, simplifies the continuous shifting action sheet, improve the continuous sheet hand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移载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杆移载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首先要将单晶炉生长的单晶硅棒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短圆棒,然后把短圆棒经过切方、磨削工序后加工成四角为圆弧的方棒,最后再将方棒切成薄片(硅片),这些薄片经过后续处理后即成了太阳能电池片。目前的硅片产线,由于未插入花篮等原因,硅片以叠放形态存放。为了给后续工序供给硅片,需要将叠放的硅片以连续搬运的方式运至下道工序。当前的搬运技术,多采用直线往复运动机构配合气缸和吸盘实现硅片的连续移载动作。由于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电机频繁的换向,存在着能耗高、硅片运送速度较低等问题,渐渐无法满足高速高效的作业要求,并且这种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作业效率提升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杆移载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片材搬运设备存在的能耗高、运送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杆移载装置,包括支撑部、驱动部、传动部和吸盘,驱动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吸盘用于吸附并转运片材,传动部带动吸盘沿弧形轨迹往复运动。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驱动部作用于传动部做曲柄摇杆运动,传动部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平行杆、平移杆和第二平行杆,第一平行杆、平移杆、第二平行杆及支撑部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吸盘连接于平移杆。第一平行杆与第二平行杆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平移杆和支撑部之间。传动部还包括活动连接的驱动连杆和传动连杆,驱动连杆远离传动连杆的一端与驱动部机械连接,传动连杆远离驱动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杆活动连接。支撑部包括面板,传动部的第一平行杆与第二平行杆平行设置于面板的一侧,驱动部设置于面板的另一侧。支撑部还包括与面板相连接的底板,驱动部承载于底板,底板和面板连接处设有若干个筋板。驱动部至少包括一电机,电机通过输入传动轴作用于传动部。驱动部还包括连接于电机和输入传动轴的减速机。连杆移载装置还包括送料部,送料部包括垫块、吸盘延长板和吸盘连接板,垫块与平移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吸盘设置于吸盘连接板的下部,吸盘延长板设置在垫块和吸盘连接板之间。吸盘为非接触式吸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连杆移载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并简化了传统的片材搬运的作业模式,无需专门的高度提升机构,同时解决了现有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的电机频繁换向的技术缺陷,降低了能耗,简化了片材的连续移载动作,提高了片材连续搬运的作业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杆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杆移载装置吸附硅片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驱动部,11.电机,12.减速机,13.输入传动轴,2.支撑部,21.底板,22.面板,23.电机座,24.筋板,3.传动部,31.驱动连杆,32.传动连杆,33.第一平行杆,34.第二平行杆,35.平移杆,4.送料部,41.垫块,42.吸盘延长板,43.吸盘连接板,44.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连杆移载装置的结构和使用状态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连杆移载装置可以实现片材的连续移载运输。从其功能实现结构而言,该装置可以包括驱动部1、支撑部2、传动部3和送料部4。作为结构设置的一种优选方式,驱动部1和传动部3分别位于支撑部2的两侧,送料部4处于支撑部2、传动部3的前端且与传动部3处于同侧。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驱动部1,可以为驱动部1安装保护外壳,同时也可提高本装置整体的美观性。驱动部1是本技术连杆移载装置的动力来源,用于驱动传动部3,进而带动送料部4进行片材转运作业。在本实施中,驱动部1包括一电机11和一减速机12,以及将动力传输给传动部3的输入传动轴13。电机11可以是直流电机或是交流电机,根据车间的作业需求进行灵活配置。特别地,电机11是单向转动电机,无需频繁的变换转动方向,从而降低了能耗,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片材转运作业的成本。减速机12优选设置在电机11的前端,其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减速机12作用于输入传动轴13,降低电机11驱动的输入传动轴13的转速。对于电机11的安装方式,可通过电机座23固设在支撑部2上。优选地,电机座23开设有允许输入传动轴13通过的孔。电机座2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部2上,或是电机座23与支撑部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支撑部2的作用是支撑驱动部1和传动部3。而送料部4不与支撑部2直接接触。优选地,在支撑部2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防护电机11和减速机12的外壳(图中未示出),至于外壳的外形结构,以及具体的安装位置、材质等,本实施例并没有特别的限定。对于支撑部2的结构,优选地,至少包括一底板21和一面板22。对于支撑部2的整体外形,其横截面优选为L型或T型。面板22上设置有电机座23和传动部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底板21和面板22垂直设置,面板22设置在底板21的上方。底板21和面板22可以均是平板状结构件,二者可以是一体成型或是焊接为一体。为了进一步增强支撑部2的稳固性,在底板21和面板22形成的拐角处焊接若干个筋板24。上述电机11、减速机12和输入传动轴13处于底板21的上方。优选地,输入传动轴13的长轴中心线与底板21所在平面平行。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11、减速机12和输入传动轴13处于同一直线上,其轴线相互重合。传动部3是本技术连杆移载装置的核心构成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部3包括驱动连杆31、传动连杆32、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和平移杆35。就各部件的安装位置而言,作为优选,驱动连杆31、传动连杆32、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和平移杆35均布置在支撑部2的面板22的同一侧面。作为各部件连接方式的优选,驱动连杆31、传动连杆32、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和平移杆35采用铰链连接。上述驱动连杆31、传动连杆32、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和平移杆35均优选为长条扁平状结构件。电机11通过输入传动轴13作用于驱动连杆31。输入传动轴13与驱动连杆31的一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电机11通过输入传动轴13驱动传动部3。驱动连杆31的一端部与传动连杆32的一端部通过固定铰链连接,传动连杆32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平行杆33的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间隔设置,且其一端部均与面板22通过固定铰链连接,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的另一端部均分别与平移杆35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具体地,第一平行杆33的一端部与平移杆35的一端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第二平行杆34的一端部与平移杆35的中部通过活动铰链连接,平移杆35的另一端部以固定的方式连接送料部4。作为一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平行杆33、第二平行杆34、平移杆35和面板22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驱动部1的电机11驱动这种平行四边形结构做曲柄摇杆运动,带动吸盘44做往复圆弧式运动,使得吸盘44执行吸附、转移硅片的上料作业。对于送料部4的结构设计,其至少包括末端的吸盘44。吸盘44优选为非接触式吸盘。如图1、图2所示,送料部4还包括垫块41、吸盘延长板42和吸盘连接板43。垫块41通过螺栓与平移杆35的一端部固定连接。垫块41上还设置有吸盘延长板42,优选地,吸盘延长板42通过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杆移载装置

【技术保护点】
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2)、驱动部(1)、传动部(3)和吸盘(44),所述驱动部(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所述吸盘(44)用于吸附并转运片材,所述传动部(3)带动所述吸盘(44)沿弧形轨迹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2)、驱动部(1)、传动部(3)和吸盘(44),所述驱动部(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所述吸盘(44)用于吸附并转运片材,所述传动部(3)带动所述吸盘(44)沿弧形轨迹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作用于所述传动部(3)做曲柄摇杆运动,所述传动部(3)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平行杆(33)、平移杆(35)和第二平行杆(34),所述第一平行杆(33)、平移杆(35)、第二平行杆(34)及所述支撑部(2)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吸盘(44)连接于所述平移杆(3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杆(33)与第二平行杆(34)间隔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平移杆(35)和支撑部(2)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3)还包括活动连接的驱动连杆(31)和传动连杆(32),所述驱动连杆(31)远离所述传动连杆(3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1)机械连接,所述传动连杆(32)远离所述驱动连杆(31)的一端与第一平行杆(33)活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杆移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邢建龙刘铜强张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