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跃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折叠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5656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13:19
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以及第四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可折叠支架,在不时可以同时让相互铰接的支撑板旋转后且沿相应的连接杆移动,最终将体积大幅缩减,以便于携带。

Folding support bracket

A folding bracket includes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rranged in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 and third supporting plate and fourth support plates, where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middle hinged support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s together and they can rotate around the hinge, the middle is hinged with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middle third the fourth support plates can be together and they rotate around the hinge, including relative to the second support plates rotate to the right angle or the third support plate relative to the fourth support plate rotates to the right angle to limit the limit of its structure on the first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the support plate A end and the third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end, second connecting column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B end and the B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third. The folding bracket can be rotated from time to time to rotate the hinged supporting plates at the same time and move along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rods, and finally the volume is greatly reduced so as to be convenient for car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不使用时能够将体积大幅缩减的可折叠支架。
技术介绍
可折叠支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可折叠支架在使用时可以打开,在不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这不仅方便携带同时也在运输过程中所占用的体积也会较小。目前的可折叠支架主要是在支架上设置活动的可拆卸组装件,这些可拆卸组装件都是快拆组件。这样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将支架组装起来使用,在不使用时又可以快速将支架拆卸成零部件。这也达到了减小体积以及方便携带运输的目的。但是拆装需要耗费时间且又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来进行,并且拆卸后的零部件又极易丢失,这都给这种结构的可折叠支架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现在亟需一种在不使用时不用拆卸就能够快速折叠起来,在使用时不用组装就能够打开使用的可折叠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不用拆卸就能够快速折叠起来,在使用时不用组装就能够打开使用的可折叠支架。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支架,其关键是: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以及第四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可以沿所述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可以沿所述第三连接柱或者第四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以及第四连接柱上设置有限位突起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一,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后,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形成夹角内和/或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形成的夹角内,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或第四支撑板卡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或第四支撑板与所述限位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缺口卡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缺口卡合在一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凸起部为多个,所述多个凸起部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二,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这两者之一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就贯穿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这两者之一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就贯穿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或者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这两者之一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三连接柱的另一端就贯穿这两者中的另一者;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B端或者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这两者之一固定连接时,所述第四连接柱的另一端就贯穿这两者中的另一者。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所述第三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所述第四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三连接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支撑板右侧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第五支撑板和第六支撑板,所述三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板A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六连接杆,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六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五支撑板B端,所述四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六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七连接杆,所述第七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六支撑板A端,所述四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六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八连接杆,所述第八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撑板B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所述第五连接柱、第六连接柱、第七连接柱以及第八连接柱上设置有限位突起部。通过实施本技术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一种可折叠支架,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以及第四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旋转到合适角度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可以沿所述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板B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可以沿所述第三连接柱或者第四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以及第四连接柱上设置有限位突起部。使用时,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于两者之间的铰接处旋转形成一个夹角,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相对于两者之间的铰接处也可以形成一个夹角,限位结构能够将夹角限制住,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以及第四连接柱形成的空间内可以放置书本等物品。在不使用时,将限位结构解除,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相对于两者之间的铰接处旋转到最小角度处,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相对于两者之间的铰接处也可以旋转到最小角度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沿所述第一连接柱或者第二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可以沿所述第三连接柱或者第四连接柱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靠近移动,第二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靠近移动。从而实现折叠。这就保证了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所述可折叠支架折叠到足够小的体积,从而方便携带和运输。当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以及第四支撑板(1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板(13)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4)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13)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14)旋转到合适角度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30),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11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1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1),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112)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13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13)可以沿所述第一连接柱(21)或者第二连接柱(22)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121)与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141)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23),所述第二支撑板B端(122)与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142)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24),所述第二支撑板与(12)所述第四支撑板(14)可以沿所述第三连接柱(23)或者第四连接柱(24)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柱(11)、第二连接柱(12)、第三连接柱(13)以及第四连接柱(14)上设置有限位突起部(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以及第四支撑板(14),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1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板(13)的中部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4)的中部铰接在一起且两者可以绕铰接处旋转,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13)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14)旋转到合适角度后对其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30),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11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13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1),所述第一支撑板B端(112)与所述第三支撑板B端(132)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三支撑板(13)可以沿所述第一连接柱(21)或者第二连接柱(22)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板A端(121)与所述第四支撑板A端(141)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23),所述第二支撑板B端(122)与所述第四支撑板B端(142)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24),所述第二支撑板与(12)所述第四支撑板(14)可以沿所述第三连接柱(23)或者第四连接柱(24)的轴向方向朝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柱(11)、第二连接柱(12)、第三连接柱(13)以及第四连接柱(14)上设置有限位突起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1)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2)旋转到合适角度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13)相对于所述第四支撑板(14)旋转到合适角度后,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2)形成夹角内和/或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13)与所述第四支撑板(14)形成的夹角内,所述限位结构(30)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或第四支撑板(14)卡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板(11)、第二支撑板(12)、第三支撑板(13)和/或第四支撑板(14)与所述限位板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缺口(50),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缺口(50)卡合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与所述缺口(50)卡合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31)为多个,所述多个凸起部(31)平行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柱(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A端(111)或者所述第三支撑板A端(131)这两者之一固定连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跃武
申请(专利权)人:蔡跃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