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53689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8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包括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五个系统巷道。五个系统巷道为:轨道巷、胶带机巷、煤底板回风巷、煤顶板回风巷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在轨道巷、胶带机巷、煤底板回风巷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这四个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采用岩巷代替煤巷;轨道巷的工作面顺槽直接与轨道巷相连;胶带机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煤仓与胶带机巷相连;煤底板回风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联巷与煤底板回风巷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煤巷掘进,若是被保护层工作面,在保护范围内揭煤,更有利于快速揭煤,同时有利于辅助运输连续化。

Laneway structure of coal min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neway structure of a coal min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five system roadways which are all parallel between two layers of coal and are parallel with each other. The five system roadways are track track, belt conveyor lane, coal bottom return air lane, coal roof return air lane and waste belt conveyor system lane. The working face in the coal pillar roadway, belt conveyor system machine lane, coal floor wind lane and gangue belt roadway of the four systems in the tunnel trough with rock roadway instead of coal roadway; working face roadway roadway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roadway; face belt roadway of coal bunker and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ough the adhesive tape machine lane; coal seam working face return air lane along the trough and Lian Xiang coal floor connected by wind lane. The utility model reduces the drivage of the coal roadway, and if the coal face is covered by the protective layer, the coal is removed in the protective range, which is more favorable for quick coal uncovering and favorable for the continuity of the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巷道结构,特别的涉及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
技术介绍
朱集东矿东一C组煤北盘区系统巷道的采区范围:北至F29(∠70°、H=0~30m)及明龙山断层(逆)(∠70°、H>1000m),南至东翼大巷保护煤柱,东至DF113断层(逆∠65°~70°、H=0~10m),西至工广及井筒保护煤柱线。本区开采13-1及11-2煤层,对应地面标高为+22.3m~+24.0m。一般瓦斯治理方式选择11-2煤做为保护层先行开采。11-2煤本煤层的瓦斯治理分为两种,一是“一面四巷”布置,即利用底板抽采巷打钻掩护顺槽掘进,辅以地面钻井抽采13-1煤的卸压瓦斯;二是11-2煤“一面三巷”布置,利用13-1煤底板的瓦斯综合治理巷掩护顺槽掘进,在开采11-2煤关键保护层的同时,利用瓦斯综合治理巷和地面钻井,形成“走向上双巷左右拦截,垂向上与地面钻井上下拦截“的立体瓦斯抽采模式,实现对11-2和13-1煤的联合治理。除1111(1)工作面采用“一面四巷”布置外,其余全部采用“一面三巷”。在盘区巷道设计时,一般C组煤层开采常规布置方式。13-1煤与11-2煤层层间距在65m~70m左右,根据集团公司C组煤开采经验,13-1及11-2煤一般分层布置,其中开采11-2煤时布置5条巷道,分别为11-2煤层回风巷,11-2煤底板胶带机巷、11-2煤底板轨道巷、11-2煤底板矸石胶带机巷及11-2煤顶板矸石胶带机巷;开采13-1煤时布置3条巷道,分别为13-1煤回风巷、13-1煤底板胶带机巷及13-1煤底板轨道巷。回采巷道与系统巷道连接方式为:顺槽直接与煤层回风巷相连,采区轨道系统通过提料斜巷与顺槽相连,顺槽通过煤仓(溜煤眼)与胶带机系统相连。随着矿区开采下限不断下延,开采成本不断增加,辅助运输设备的更新,上述布置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C组煤开采需布置8条系统巷道,工程量及投资都较大,造成开采成本较高,效益差;2)回风系统布置在煤巷内,施工前需要施工抽采钻孔掩护掘进,影响采区投产工期,加大投资,且煤巷后期维护工程量大;3)在系统巷道保护煤柱内顺槽为煤巷,亦需要施工抽采钻孔进行掩护,钻孔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4)小结构弯道多,不利用矿井辅助运输连续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根据朱集东矿C组煤瓦斯治理模式,11-2煤层抽采巷布置在11-2煤顶板,13-1煤与11-2煤层层间距能够布置多条巷道,满足两层煤联合布置的要求,因此考虑将C组煤联合布置,减少系统巷道总量,减少投资,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包括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五个系统巷道,五个系统巷道为:轨道巷、胶带机巷、煤底板回风巷、煤顶板回风巷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在轨道巷、胶带机巷、煤底板回风巷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这四个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采用岩巷代替煤巷;轨道巷的工作面顺槽直接与轨道巷相连;胶带机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煤仓与胶带机巷相连;煤底板回风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联巷与煤底板回风巷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巷道结构还包括位于两层煤之间的两条煤底板抽采巷,每条煤底板抽采巷与煤顶板回风巷、矸石胶带机系统巷均相通。本技术在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用岩巷代替煤巷,即揭煤位置位于收作线附近,能尽全力减少煤巷掘进。轨道巷的工作面顺槽直接与轨道巷相连;胶带机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煤仓与胶带机巷相连;煤底板回风巷的工作面顺槽通过联巷与煤底板回风巷相连,减少了煤巷掘进,若是被保护层工作面,在保护范围内揭煤,更有利于快速揭煤,同时有利于辅助运输连续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煤矿系统实施例1的巷道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煤矿系统实施例2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煤矿系统实施例1的推广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包括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五个系统巷道,五个系统巷道为: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煤顶板回风巷4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在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这四个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6采用岩巷代替煤巷;轨道巷1的工作面顺槽6直接与轨道巷1相连;胶带机巷2的工作面顺槽6通过煤仓与胶带机巷2相连;煤底板回风巷3的工作面顺槽6通过联巷7与煤底板回风巷3相连。故,朱集东矿东一C组煤北盘区系统巷道实现C组煤联合布置,共5条系统巷道,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5条巷道分别为轨道、胶带机、13-1煤底板回风、11-2煤顶板回风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同时在系统巷道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用岩巷代替煤巷,即揭煤位置位于收作线附近,尽可能减少煤巷掘进。工作面顺槽直接与采区轨道巷相连,通过煤仓(溜煤眼)与胶带机巷相连,通过联巷与采区回风巷相连,该结构减少了煤巷掘进,若是被保护层工作面,在保护范围内揭煤,更有利于快速揭煤,同时有利于辅助运输连续化。实施例2朱集东矿东一C组煤北盘区巷道布置请参阅图3,该盘区设计时采用11-2煤“一面四巷”的治理模式,因此该盘区共布置了6条系统巷道,由北向南分别为-960m11-2煤底板回风大巷11、-880m13-1煤底板回风大巷16、-895m13-1煤底板东翼胶带机大巷12、-965m11-2煤底板轨道大巷13、-885m13-1煤底板轨道大巷14及-906m13-1煤底板回风大巷15。取得效益:东一C组煤北盘区相比常规分层布置减少系统巷道1500m左右,1111(1)工作面17及1111(3)工作面18,收作线与系统巷道之间的顺槽,施工岩巷代替13-1煤巷掘进,加快掘进速度,减少了抽采钻孔28800m,估算费用374万元。两个工作面上的相对两侧都设置一个工作面轨道顺槽19,两个工作面居于两个工作面运输顺槽底板抽采巷20之间。结合两个实施例,接下重点介绍一下本技术的应用推广。C组煤联合布置能够进一步应用于淮南各煤矿C组煤层,目前已用于潘三矿西三C组煤中部采区;朱集东矿C组煤东二盘区亦准备采用联合布置,利用东一盘区系统延展并进一步优化,共布置5条系统巷道。1)朱集东矿C组煤东二盘区该盘区为东一盘区向东的延展盘区,利用东一北盘区的系统巷道并优化改造。该盘区共布置5条系统巷道,全部位于13-1煤底板,分别为-895m13-1煤底板回风巷、-885m13-1煤底板回风巷、-895m13-1煤底板胶带机巷、-885m13-1煤底板矸石胶带机巷及-906m13-1煤底板轨道巷。其中:-895m13-1煤底板回风巷:将东一盘区-960m11-2煤底板回风大巷标高调整为-885m,13-1煤底板;-885m13-1煤底板回风巷:将东一盘区-880m13-1煤底板回风大巷愿方位延深;-895m13-1煤底板胶带机巷:将东一盘区-880m13-1煤底板回风大巷愿方位延深;-885m13-1煤底板矸石胶带机巷:将东一盘区-885m13-1煤底板轨道大巷原方位延深改为矸石胶带机大巷;-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包括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五个系统巷道,五个系统巷道为: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煤顶板回风巷(4)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其特征在于:在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这四个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6)采用岩巷代替煤巷;轨道巷(1)的工作面顺槽(6)直接与轨道巷(1)相连;胶带机巷(2)的工作面顺槽(6)通过煤仓与胶带机巷(2)相连;煤底板回风巷(3)的工作面顺槽(6)通过联巷(7)与煤底板回风巷(3)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系统的巷道结构,其包括全部位于两层煤之间且相互平行的五个系统巷道,五个系统巷道为: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煤顶板回风巷(4)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其特征在于:在轨道巷(1)、胶带机巷(2)、煤底板回风巷(3)及矸石胶带机系统巷(5)这四个系统巷道的煤柱内的工作面顺槽(6)采用岩巷代替煤巷;轨道巷(1)的工作面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雪峰夏仕方邵维刘立志牛犇林劲夫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