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式辐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4998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7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式辐射床,包括:辐射床筒体,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辐射床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辐射床筒体内部,用于对进入辐射床筒体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转式辐射床,能够通过进料装置向辐射床筒体内连续进料,末煤在辐射床筒体内由加热装置均匀加热干馏,经过干馏后的煤气和煤渣由出料装置连续排出,从而有效提高了末煤的干馏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煤干馏设备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Radial radiant b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rotary type radiation bed, including radiation bed cylinder, around the axis rotatablely arranged, one end of the radiation tub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device, the other end of the radiation tub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he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radiation bed the inside of the cylinder, used for heating of the radiation entering the cylinder bed material; rotary radiation bed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can through the feeding device to radiation bed cylinder continuous feeding, at the end of the barrel body from radiation in coal bed heating device heating carbonization, after carbonization gas and cinder by discharging device for continuous discharge,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al carbonization, solves the coal dry distillation equipment and the problem of low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式辐射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式辐射床。
技术介绍
末煤是颗粒直径小于25mm的统称,末煤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副产品。而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以及低温、中温和高温制焦炭、煤气等原煤深加工
,采用的原煤的颗粒直径基本在25mm以上,而对于颗粒直径小于25mm的末煤较难处理。因此,造成末煤大量堆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同时造成新的环保问题。末煤热解能够实现末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现阶段热解按照加热方式有内热式和外热式,内热式工艺主要有立式炉工艺、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和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热解耦合系统技术等。立式炉干馏工艺产生的半焦性质不稳定,煤气热值低,利用价值低,单台设备的产能小;固体热载体干馏工艺、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热解耦合系统产生的煤气热值高,半焦末较多,作为燃料需要粉化后燃烧,焦油灰分高,导致后续处理费用较高。外热式工艺目前主要有外热式回转干馏工艺,该工艺能够产生煤焦油、半焦和高热值煤气,但其换热面积增加有限,只能通过增大窑皮面积来增加换热面积,即窑的单机处理能力有限,且将窑体作为换热管,窑的直径无法增加,直径越大,窑体强度越差,换热和窑体直径限制其单机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式辐射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原煤干馏设备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式辐射床,包括:辐射床筒体,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辐射床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辐射床筒体内部,用于对进入辐射床筒体内的原料进行加热。进一步地,辐射床筒体横向布置,辐射床筒体靠近进料装置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辐射床筒体靠近出料装置的一端的高度。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辐射管,设置在辐射床筒体内部,辐射管的管腔形成物料流动通道,其中,辐射管的管壁上具有气流通道;热风输送装置,与辐射管的气流通道连通,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风引导至气流通道内以对进入物料流动通道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以及将气流通道内经过换热后的热风排出。进一步地,热风输送装置包括:进气罩,用于与热源连通;辐射床筒体内具有热风分配室,进气罩通过热风分配室与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风引导至气流通道内;排气罩,与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气流通道内经过换热后的热风排出。进一步地,出料装置包括:保温出焦筒体,设置在辐射床筒体内,其中,热风分配室为保温出焦筒体的外壁与辐射床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进一步地,进气罩与出料装置相邻设置,排气罩与进料装置相邻设置。进一步地,辐射管沿辐射床筒体的轴向延伸。进一步地,辐射管包括内壁和外壁,气流通道设置在内壁和外壁之间。进一步地,辐射管为多个,各个辐射管沿辐射床筒体的径向相互套设在一起,其中,位于最内侧的辐射管的管腔为物料流动通道。进一步地,各个辐射管之间具有间隙,各个辐射管通过悬挂支架固定在辐射床筒体的内壁上。进一步地,各个辐射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挡板,支撑挡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辐射管之间以将相邻的两个辐射管之间的间隙与热风分配室隔离。进一步地,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进料器,螺旋进料器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的进料端。进一步地,螺旋进料器的位于辐射床筒体外侧的进料段的螺距小于螺旋进料器的位于辐射床筒体内侧的进料段的螺距。进一步地,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罩,与辐射床筒体连通,其中,出料罩上设置有荒煤气出口和半焦出口。进一步地,辐射床筒体横向布置,荒煤气出口朝向辐射床筒体的上侧设置,半焦出口朝向辐射床筒体的下侧设置。进一步地,出料装置还包括:保温出焦筒体,设置在辐射床筒体与出料罩之间,出料罩通过保温出焦筒体与辐射床筒体内的物料流动通道连通,其中,保温出焦筒体与辐射床筒体固定连接并跟随辐射床筒体转动。进一步地,保温出焦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料螺旋。进一步地,出料装置还包括:分料器,设置在出料罩处并位于荒煤气出口和半焦出口之间,用于将来自辐射床筒体的荒煤气和焦煤分离以使荒煤气由荒煤气出口排出以及使焦煤由半焦出口排出。进一步地,辐射床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转式辐射床,通过设置辐射床筒体和加热装置,辐射床筒体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辐射床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加热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辐射床筒体内部,用于对进入辐射床筒体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能够通过进料装置向辐射床筒体内连续进料,末煤在辐射床筒体内由加热装置均匀加热干馏,经过干馏后的煤气和煤渣由出料装置连续排出,从而有效提高了末煤的干馏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煤干馏设备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转式辐射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转式辐射床的辐射管的端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辐射床筒体;11、保温层;12、物料流动通道;20、进料装置;21、螺旋进料器;30、出料装置;31、出料罩;32、荒煤气出口;33、半焦出口;34、保温出焦筒体;35、导料螺旋;36、分料器;40、加热装置;41、辐射管;42、热风输送装置;421、进气罩;422、热风分配室;423、排气罩;50、悬挂支架;60、支撑挡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式辐射床,如图1所示,包括:辐射床筒体10和加热装置40,辐射床筒体10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20,辐射床筒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30;加热装置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辐射床筒体10内部,用于对进入辐射床筒体10内的原料进行加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转式辐射床,通过设置辐射床筒体10和加热装置40,辐射床筒体10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辐射床筒体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20,辐射床筒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30,加热装置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辐射床筒体10内部,用于对进入辐射床筒体10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从而能够通过进料装置20向辐射床筒体10内连续进料,末煤在辐射床筒体10内由加热装置40均匀加热干馏,经过干馏后的煤气和煤渣由出料装置30连续排出,从而有效提高了末煤的干馏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原煤干馏设备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具体实施时,辐射床筒体10横向布置,为了使物料在由进料装置20进入辐射床筒体10后能够以一定速度顺着辐射床筒体10由进料装置20一端向出料装置30一端流动,可选地,辐射床筒体10靠近进料装置20的一端的高度高于辐射床筒体10靠近出料装置30的一端的高度,从而使辐射床筒体10与水平方向保持一定的角度形成一定的坡度,使物料随着辐射床筒体10的转动而流动。为了达到更好的干馏效果,可选地,加热装置40包括:辐射管41和热风输送装置42,辐射管41设置在辐射床筒体10内并沿辐射床筒体10的轴向延伸从而增大与物料的换热面积;热风输送装置42与辐射管41连通,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风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式辐射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床筒体(10),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20),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30);加热装置(40),所述加热装置(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的原料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床筒体(10),绕其轴向可转动地设置,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装置(20),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装置(30);加热装置(40),所述加热装置(4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部,用于对进入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的原料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床筒体(10)横向布置,所述辐射床筒体(10)靠近所述进料装置(20)的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辐射床筒体(10)靠近所述出料装置(30)的一端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0)包括:辐射管(41),设置在辐射床筒体(10)内部,所述辐射管(41)的管腔形成物料流动通道(12),其中,所述辐射管(41)的管壁上具有气流通道;热风输送装置(42),与所述辐射管(41)的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风引导至所述气流通道内以对进入所述物料流动通道(12)内的原料进行加热以及将所述气流通道内经过换热后的热风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输送装置(42)包括:进气罩(421),用于与热源连通;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具有热风分配室(422),所述进气罩(421)通过所述热风分配室(422)与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用于将热源产生的热风引导至所述气流通道内;排气罩(423),与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用于将所述气流通道内经过换热后的热风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装置(30)包括:保温出焦筒体(34),设置在所述辐射床筒体(10)内,其中,所述热风分配室(422)为所述保温出焦筒体(34)的外壁与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罩(421)与所述出料装置(30)相邻设置,所述排气罩(423)与所述进料装置(20)相邻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41)沿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轴向延伸。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41)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式辐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管(41)为多个,各个所述辐射管(41)沿所述辐射床筒体(10)的径向相互套设在一起,其中,位于最内侧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升陆伟宋自力袁国庆李俊奇赵创胡浩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广汇中化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