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4903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7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其包括锁壳和锁舌,锁壳和锁舌均位于前叉的竖管内,锁壳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磁结构,所述锁舌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位于锁壳内,框架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一卡子,锁壳的一侧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一通孔,竖管上设有允许卡子通过的第二通孔,车架头管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三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位于车架头管与上管的交界处,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位于锁壳内并与框架接触;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驱动杆伸出和缩回,以控制所述框架在锁壳内活动,从而使卡子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的车锁容易遭受外力破坏的问题。

Electromagnetic locking device for intelligent front fork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type intelligent fork lock device, comprising a lock shell and a lock tongue, a lock shell and a lock bolt risers are located in the front fork, the upper and lower lock shell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structure, the lock tongue comprises a frame, wherein the frame is in the lock shell side the frame extends a clip on one side of a lock shell is allowed by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clip through the standpipe, allowing the clip through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frame head tube is provided to allow the clip by third through holes and third hole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between the pipe and the pipe frame head the structure includes electro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assembly and a drive rod, one end of the driving rod in the lock shell and frame contact;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assembly for driving rod extending and retracting, to control the frame in the lock shell, Thus the clip is in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ar locks are easy to suffer external force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前叉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自行车都是一种便捷的代步工具,随着自行车的发展,自行车从单一的代步工具转变为集代步、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且价格越来越昂贵。虽然有各种自行车车锁,但现有的自行车车锁都为外部结构,位置明显,容易遭受外力破坏,造成自行车失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智能前叉锁,其能解决现有的车锁容易遭受外力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所述智能前叉包括前叉,前叉的竖管外侧套接一车架头管,且竖管可绕车架头管的轴线产生相对转动,车架头管的侧壁向外设置有一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锁体装置包括锁壳和锁舌,锁壳和锁舌均位于前叉的竖管内,并且锁壳与竖管固定连接,锁壳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磁结构,所述锁舌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位于锁壳内,框架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一卡子,锁壳的一侧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一通孔,竖管上设有允许卡子通过的第二通孔,车架头管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三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位于车架头管与上管的交界处,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位于锁壳内并与框架接触;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驱动杆伸出和缩回,以控制所述框架在锁壳内活动,从而使卡子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卡子依次穿过锁壳的第一通孔、竖管的第二通孔和车架头管的第三通孔并位于车架头管内,所述第二位置为卡子位于竖管内。优选的,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管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管体外壁的第一线圈、磁铁和第二线圈,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位于外壳外,驱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来自一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杆沿管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驱动杆的一端往远离外壳和靠近外壳的方向运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包括顶杆和位于管体内的滑动杆,顶杆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杆的一端,顶杆的另一端与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管体为铜管体。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斜板,斜板的一端与第一竖板连接,斜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连接,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与斜板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所述卡子设于第一竖板或第二竖板,位于锁壳的上方的电磁结构的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斜板的上表面接触,位于锁壳的下方的电磁结构的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斜板的下表面接触。优选的,驱动杆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斜板接触并实现导向的斜面。优选的,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智能前叉还包括,所述控制电路与电磁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用于为电磁驱动组件和控制电路供电。优选的,前叉的竖管的上端与一连接管装配,前叉的竖管的上端通过一连接管与一车把固定连接,控制电路位于连接管的顶端。优选的,电源位于前叉的竖管内。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电磁式锁体装置位于前叉的竖管内,外部不可见,而且,当电磁式智能前叉锁的车架头管的第三通孔转动到与竖管的第二通孔位置匹配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结构工作,卡子伸出,即可实现锁紧,前叉不可自由转动,从而达到防盗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前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磁式锁体装置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电磁式锁体装置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前叉;101、竖管;1011、第二通孔;2、连接管;3、车把;4、锁壳;5、外壳;6、驱动杆的一端;7、斜面;8、第一竖板;9、斜板;10、第二竖板;11、卡子;12、顶杆;13、滑动杆;14、管体;15、第一线圈;16、磁铁;17、第二线圈;18、车架头管;19、上管;20、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所述智能前叉包括前叉1、控制电路20和电源,前叉1的竖管101外侧套接一车架头管18,且竖管101可绕车架头管18的轴线产生相对转动,车架头管18的侧壁向外设置有一上管19。所述电磁式锁体装置包括锁壳4和锁舌。前叉1的竖管101的上端通过一连接管2与车把3固定连接,控制电路20位于连接管2的顶端上。锁壳4和锁舌均位于前叉1的竖管101内,并且锁壳4与竖管101固定连接,锁壳4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磁结构,所述锁舌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位于锁壳4内,框架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一卡子11,锁壳4的一侧设有允许所述卡子11通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竖管101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11通过的第二通孔1011,车架头管18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11通过的第三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位于车架头管18与上管19的交界处,从而使得外部不可见。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6位于锁壳4内并与框架接触;所述控制电路与电磁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用于为电磁驱动组件和控制电路供电。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驱动杆伸出和缩回,以控制所述框架在锁壳4内活动,从而使卡子11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卡子11依次穿过锁壳4的第一通孔、竖管101的第二通孔1011和车架头管18的第三通孔并位于车架头管18内,所述第二位置为卡子位于竖管101内。具体的,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外壳5、位于外壳5内的管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管体14外壁的第一线圈15、磁铁16和第二线圈17,所述驱动杆的一端6位于外壳5外,驱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第一线圈15和第二线圈17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杆沿管体14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驱动杆的一端往远离外壳5和靠近外壳5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杆包括顶杆12和位于管体14内的滑动杆13,顶杆12的一端为所述驱动杆的一端6,顶杆12的另一端与滑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管体14为铜管体。本实施例的框架包括第一竖板8、第二竖板10和斜板9,斜板9的一端与第一竖板8连接,斜板9的另一端与第二竖板10连接,第一竖板8和第二竖板10分别与斜板9之间的夹角均为锐角(优选为45°),所述卡子11设于第一竖板8,位于锁壳4的上方的电磁结构的驱动杆的一端6与所述斜板9的上表面接触,位于锁壳4的下方的电磁结构的驱动杆的一端6与所述斜板9的下表面接触。第一竖板8与第二竖板10相互平行为了便于滑动及导向,驱动杆的一端6设有用于与所述斜板9接触并实现导向的斜面7。本实施例的控制电路21可以具有与手机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例如蓝牙、WIFI模块等。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对控制电路20发送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控制电路20上可集成有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电路20可制作成一PCB集成板。本实施例的第二通孔可位于与竖管101连接的横管内,从外面看不到第二通孔,从而实现锁体隐藏,避免暴力破坏锁体。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控制电路向第一线圈15和第二线圈17发送控制信号,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对驱动杆进行伸出和缩回的推动力。如图3所示,解锁状态时,上方的驱动杆的一端6伸出,挤压斜板9的上表面,下方的驱动杆的一端6缩回,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所述智能前叉包括前叉,前叉的竖管外侧套接一车架头管,且竖管可绕车架头管的轴线产生相对转动,车架头管的侧壁向外设置有一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锁体装置包括锁壳和锁舌,锁壳和锁舌均位于前叉的竖管内,并且锁壳与竖管固定连接,锁壳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磁结构,所述锁舌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位于锁壳内,框架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一卡子,锁壳的一侧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一通孔,竖管上设有允许卡子通过的第二通孔,车架头管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三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位于车架头管与上管的交界处,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位于锁壳内并与框架接触;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驱动杆伸出和缩回,以控制所述框架在锁壳内活动,从而使卡子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卡子依次穿过锁壳的第一通孔、竖管的第二通孔和车架头管的第三通孔并位于车架头管内,所述第二位置为卡子位于竖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前叉的电磁式锁体装置,所述智能前叉包括前叉,前叉的竖管外侧套接一车架头管,且竖管可绕车架头管的轴线产生相对转动,车架头管的侧壁向外设置有一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式锁体装置包括锁壳和锁舌,锁壳和锁舌均位于前叉的竖管内,并且锁壳与竖管固定连接,锁壳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电磁结构,所述锁舌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位于锁壳内,框架的一侧向外延伸出一卡子,锁壳的一侧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一通孔,竖管上设有允许卡子通过的第二通孔,车架头管上设有允许所述卡子通过的第三通孔,并且第三通孔位于车架头管与上管的交界处,所述电磁结构包括电磁驱动组件和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位于锁壳内并与框架接触;所述电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驱动杆伸出和缩回,以控制所述框架在锁壳内活动,从而使卡子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为卡子依次穿过锁壳的第一通孔、竖管的第二通孔和车架头管的第三通孔并位于车架头管内,所述第二位置为卡子位于竖管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管体以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管体外壁的第一线圈、磁铁和第二线圈,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位于外壳外,驱动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用于接收来自一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杆沿管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驱动杆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雄唐四平林科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完美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