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54646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借助椭圆对障碍物区域进行包围,利用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进行路径的二分探索,同时借助椭圆的弧边对搜索得到的路径进行平滑过渡。首先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坏点剔除、代价地图生成并对特定障碍物区域进行最小包围椭圆生成等操作,进而通过进行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和椭圆对椭圆的近似公切线生成等一系列处理,获得从起始点到目标点的所有备选路径,最终通过代价函数挑选出最优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计算量大、路径不够平滑等问题,能在较少的时间内获得较优且平滑的路径,可以满足机器人二维空间内快速路径规划的应用需求。

A robot path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elliptic tangen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nomous path planning of robot, a robot path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angent ellipse, ellipse of the obstacle region surrounded by means of the invention, two points generated by exploration of ellipse tangent point of the path,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smooth transition path of elliptical arc side of the search. First of all, the cost of bad pixels map to generate the data and the minimum bounding ellipse generating operation on a particular obstacle reg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approximate tangent generation processing ellipse point to tangent ellipse and ellipse generation,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to the target point all the alternative path, finally through the cost function pick out the optimal path. The path planning method proposed by the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is not very smooth path problems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can obtain excellent path and smooth in less time, which can meet the demand of the robot in two-dimensional space fast path pla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自主路径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迅速发展,机器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自主路径规划作为移动机器人
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尤为突出。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是指在存有障碍物的环境中,机器人参照一定的准则,如最短路径、最少拐弯次数等,找出一条从起点位置到终点位置的最优的安全无碰撞路径。现有的路径规划方法可以根据机器人对环境信息感知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和局部路径规划方法。全局路径规划是机器人对环境信息完全已知的一种路径规划,又分为静态全局路径规划和动态全局路径规划。文献(GuoY,LiS.PathPlanningforRobotBasedonImprovedAntColonyAlgorithm[J].ComputerMeasurement&Control,2009,17(1):187-153.)中将蚁群算法用于静态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该算法使用网格离散化的方法对带有障碍物的环境进行建模,通过模拟蚂蚁群体觅食的智能行为,由多只蚂蚁协作完成最优路径的搜索。但该算法不适用于实时发生变化的环境,调节能力差。文献(StentzA.Optimalandefficientpathplanningforpartially-knownenvironments[C]//IE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RoboticsandAutomation,1994.Proceedings.1994:3310-3317.)中提出的D-Star算法能够在动态环境中规划出最短路径,但由于该算法计算量大,无法满足移动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的需求,同时生成的路径不够平滑,不利于机器人的移动。局部路径规划是机器人对环境未知或部分未知,通过感知器实时获取环境信息的一种路径规划,文献(KhatibO.Real-timeobstacleavoidanceformanipulatorsandmobilerobo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oticsResearch,1985,1(5):500-505.)中提出的人工势场法将机器人在周围环境中的运动设计成一种抽象的人造引力场中的运动,目标点对移动机器人产生“引力”,障碍物对移动机器人产生“斥力”,最后通过求合力来控制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该算法所生成的路径一般比较平滑并且安全。但当物体离目标点比较远时,引力将变的特别大,由障碍物产生的斥力相对较小导致移动机器人在路径上可能会碰到障碍物,而且该算法只能对局部的路径进行规划而不能对全局进行优化。文献(Marder-EppsteinE,BergerE,FooteT,etal.TheOfficeMarathon:Robustnavigationinanindoorofficeenvironment[J].2010,58(8):300-307.)中同时使用了A-Star算法和滑动窗口算法来分别对环境进行全局和局部的路径规划,但该方法不够一体化,算法的配合过程较为繁琐。文献(ChenH,ChangK,AgateCS.UAVPathPlanningwithTangent-plus-LyapunovVectorFieldGuidanceandObstacleAvoidance[J].IEEETransactionsonAerospaceElectronicSystems,2013,49(2):840-856.)中使用了圆形来对障碍区域进行包围,实现了移动机器人的局部动态避障。但圆形的包围效率较低,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的对障碍物区域进行描述,容易过多的将可行区域变为不可行,造成空间浪费。综上所述,如何找到一种一体化的方法,使其既能对全局环境进行快速规划,又能在局部动态环境中获得安全且平滑的路径,同时能够尽量避免过多的将可行区域变为不可行,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既能对全局环境进行快速规划,又能提高对局部动态环境的适应性。其特征是借助椭圆对障碍物区域进行包围,利用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进行路径的二分探索,同时借助椭圆的边界对搜索得到的路径进行平滑过渡。相比圆形,椭圆能够对障碍物区域进行更好的描述,而且椭圆切线构造的方法没有对地图进行栅格搜索,只是对部分障碍物区域进行最小包围椭圆生成,减少了计算量,同时椭圆的弧边能够辅助平滑路径,克服了传统方法计算量大、路径不够平滑等问题,能在较少的时间内得到较优且平滑的路径,可以满足机器人二维空间内快速路径规划的应用需求。机器人通过激光测距或视觉检测获取当前的环境数据,机器人配备的机载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环境数据,对数据进行坏点过滤、膨胀、查找障碍物轮廓并生成最小包围椭圆等预处理;以预处理后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点对椭圆、椭圆对椭圆的切线生成,进而将切线与椭圆边界进行衔接以实现起点到终点的多条备选路径生成;通过对生成的路径进行代价评估,从而挑选出最优的路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数据的预处理和代价地图的生成对移动机器人获取的环境数据进行坏点剔除,进而生成局部的二维栅格地图。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位置以及已知的障碍物地图信息进行最优路径搜寻。但是由于这个过程并没有将机器人自身的形状体积考虑进去,默认将机器人中心点代替整个机器人,只能确保这一点不会与障碍物碰撞。现引入代价地图来解决这个问题,代价地图是根据机器人的形状参数,在原始地图的基础上,在实际障碍物附近设定一个膨胀区域。图1所示为一个代价地图,其中实心黑色区域表示实际的障碍物,虚线区域表示膨胀后的障碍物。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在避障时,其轮廓不应该碰到实际障碍物区域,这对于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因为机器人形状可能多种多样。引入代价地图后就可将思路转变成机器人中心点不能碰到代价地图的膨胀区域,即接下来的路径规划是在代价地图的基础上完成的。第二步,障碍物区域的椭圆拟合对已经生成的代价地图中的障碍物区域进行最小外接椭圆生成是进行下一步路径规划的基础。椭圆拟合算法包括直接计算法、最小二乘法、最小平方中值法,出于效率和精度考虑,该部分使用了最小二乘拟合算法来对轮廓的边缘点进行椭圆拟合,但拟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少数点不被椭圆包围的情况,如图2所示。为了使该椭圆能够全部包围对应障碍物区域,采用了如下算法:1)判断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进入步骤2);2)对椭圆的长轴增加单位尺寸,判断当前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对椭圆的短轴增加单位尺寸,进入步骤1)。至此生成的区域最小外接椭圆如图3所示。第三步,椭圆外的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求出椭圆外一点对该椭圆的切线,使用解方程逼近的方法计算量较大,这里采用了一种利用辅助圆的方法来准确得到椭圆切线。设有椭圆O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外的一点,如图4所示,通过如下步骤获得P点对椭圆O的切线:1)以椭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数据的预处理和代价地图的生成对移动机器人获取的环境数据进行坏点剔除,进而生成局部的二维栅格地图;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位置以及已知的障碍物地图信息进行最优路径搜寻;默认将机器人中心点代替整个机器人,确保这一点不会与障碍物碰撞;代价地图是根据机器人的形状参数,在原始地图的基础上,在实际障碍物附近设定一个膨胀区域;第二步,障碍物区域的椭圆拟合使用椭圆拟合算法来对轮廓的边缘点进行椭圆拟合,使该椭圆能够全部包围对应障碍物区域,采用了如下算法:1)判断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进入步骤2);2)对椭圆的长轴增加单位尺寸,判断当前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对椭圆的短轴增加单位尺寸,进入步骤1);第三步,椭圆外的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设有椭圆O的焦点为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数据的预处理和代价地图的生成对移动机器人获取的环境数据进行坏点剔除,进而生成局部的二维栅格地图;在机器人进行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位置以及已知的障碍物地图信息进行最优路径搜寻;默认将机器人中心点代替整个机器人,确保这一点不会与障碍物碰撞;代价地图是根据机器人的形状参数,在原始地图的基础上,在实际障碍物附近设定一个膨胀区域;第二步,障碍物区域的椭圆拟合使用椭圆拟合算法来对轮廓的边缘点进行椭圆拟合,使该椭圆能够全部包围对应障碍物区域,采用了如下算法:1)判断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进入步骤2);2)对椭圆的长轴增加单位尺寸,判断当前椭圆是否包含了当前障碍物区域的所有边界点,若全部包含,结束算法,若不是全部包含,对椭圆的短轴增加单位尺寸,进入步骤1);第三步,椭圆外的点对椭圆的切线生成设有椭圆O的焦点为F1、F2,P为椭圆外的一点,通过如下步骤获得P点对椭圆O的切线:1)以椭圆O的中心为圆心,长轴为直径作椭圆的辅助圆;2)以PF1为直径作圆交椭圆O的辅助圆于D、E两点;3)连接PD、PE,即为所求的切线;第四步,椭圆对椭圆的近似公切线生成当在椭圆之间生成路径时,椭圆A上有点P,过点P作椭圆B的切线PD、PE可发现,切线穿过了椭圆A,同时两条切线没有把两个椭圆平滑的衔接在一起;采用两次逼近的方法来获得椭圆的近似公切线,步骤如下:1)过D点作椭圆A靠近P点的切线,得到DPD;过E点作椭圆A靠近P点的切线,得到EPE;2)过PD点作椭圆B靠近D点的切线,得到PDD1;过PE点作椭圆B靠近E点的切线,得到PEE1;通过以上步骤,将获得的公切线用于椭圆之间的衔接,使生成的路径更加安全且平滑;第五步,基于椭圆切线构造的路径规划设定移动机器人的起始点为S,目标点为E,通过如下步骤进行路径规划:1)遵循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则,从目标点E进行回溯,作线段ES;若没有触碰到障碍物,则该线段为最优路径,路径规划结束,若有触碰到障碍物,进入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严汪群祥闫飞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