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243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喷射阀,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中,将来自于高压蓄压腔的高压燃料喷射到柴油机气缸内,属于发动机燃料喷射阀技术领域。其包括控制阀组件、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电磁铁弹簧、节流孔板、喷油器体、控制活塞和顶杆,喷油器体的节流孔板室内设有节流孔板,节流孔板位于控制阀座底部。喷油器体内设有相互错开的喷油器体回油通道和主回油孔,主回油孔上端连接节流孔板室。本发明专利技术优化了燃料喷射阀的低压油路系统,通过将温度较低的静态回油上引至电磁执行器的方法,有效的对电磁铁组件进行了冷却,同时通过回油的流动将积聚在电磁铁、衔铁室中的大量有害气泡带出喷油器体。

Low pressure fuel injection valv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el injection valve, in particular for high pressure common rail injection system in diesel engine, will come from the high-pressure fuel injection pressure in the high pressure accumulator cavity into the diesel engine cylinde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ngine fuel injection valve. The control valve assembly, an electromagnet assembly, electromagnet cap nut, an electromagnet spring, the orifice plate and the injector body, control piston and push rod, orifice plate interior injecto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ttle orifice plate, the bottom seat is located in the control of the throttle orifice. An oil injector body, an oil return passage and a main oil return hole are arranged in the injector bod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ain oil return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rifice plate chamber. The invention optimizes the low pressure oil system of the fuel injection valve, the static low temperature oil return leads to th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effective for electromagnet assembly of cooling, while a large number of harmful gas in the electromagnet and an armature chamber of the injector body with a bubble accumulation through the oil return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喷射阀,具体的说是用于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中,将来自于高压蓄压腔的高压燃料喷射到柴油机气缸内,属于发动机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高压共轨日益成为柴油机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作为共轨技术中的核心部件,电控喷油器需要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稳定性、喷射精度和响应速度。作为喷油器的控制部件,电磁执行器需要长时间在通电条件下工作,这导致电磁铁一直处于高温状态,过高的温度会使得电磁铁组件的材料老化,可靠性、耐久性降低,最终直接影响到喷油器的稳定喷射,进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另外,由于在喷射过程中高压油从孔板出油节流孔泄出时,压力迅速下降,会气化出大量燃油气泡,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这些气泡会游离于电磁铁和衔铁之间,对衔铁的运动造成干扰,影响喷射精度。为了能够对电磁铁进行有效冷却,并及时排出衔铁室中的气泡,在CN103423049A公开的喷油器总成中,设计了一套低压油路循环将控制腔中泄出的动态回油上引至电磁铁,再由电磁铁的孔道汇入到喷油器体的回油孔中,与静态回油一同排出。如图1所示,CN103423049A中的燃料喷射阀包括控制阀组件、电磁铁组件、电磁铁弹簧7、电磁铁紧帽6、钢球11、节流孔板13、喷油器体15、控制活塞17、顶杆39、调压弹簧、喷油嘴组件等。控制阀组件安装在喷油器体15上部的凹腔内,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座1、衔铁2和衔铁杆4。所述控制阀座1中心设有阀座孔,衔铁杆4下端置于阀座孔内并可轴向移动。电磁铁组件安装在控制阀组件上方,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外壳28、铁芯阀座26、铁芯23、线圈9、接线柱25等。电磁铁组件通过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上端连接,铁芯23内的电磁铁弹簧7与控制阀组件中的衔铁杆4上端连接,电磁铁外壳23的外周面切有若干均布的平面,使得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拧紧时留有间隙21。所述电磁铁铁芯23下端面与喷油器体15上端面之间设置有调整环10。所述控制阀座1装设在喷油器体15上端的凹腔内,节流孔板13设置在控制阀座1底部,节流孔板进油口14与喷油器体15上的高压油道16连通,节流孔板出油口12上设置钢球11。控制活塞17设置在喷油器体15内的轴向活塞腔33内,节流孔板进油口14和节流孔板出油口12同时与轴向活塞腔33上端的控制腔32连通。所述控制阀座1上平面斜向下开有一通孔35,该通孔35可将孔板出油节流孔12泄出的动态回油引入到衔铁室11内。衔铁杆4穿入衔铁2的中心孔内,衔铁2的平面上开有均布的三个通孔29,电磁铁外壳28与铁芯阀座26上开有小斜孔22、24,分别与电磁铁弹簧腔27、电磁铁外壳28与电磁铁紧帽6的间隙21连通。喷油器体15的上端面开有一动态回油斜孔34,该斜孔直通喷油器体15上部的凹腔内,该孔可用于承接来自电磁铁外壳28与电磁铁紧帽6的间隙21中下泄的回油。喷油器体15上部凹腔底平面边缘开有回油孔18,回油孔18与下端的径向通孔36相通,径向孔36一端与活塞腔33相连,一端直接通向喷油器外部。已有技术低压油路的走向为:电磁铁通电后,衔铁2被吸合带动衔铁杆4、钢球11上移,控制活塞腔中的高压油从出油节流孔12泄出,经控制阀出油孔35进入衔铁室30中,随后流经衔铁通孔29,沿着衔铁2与电磁铁间的间隙进入电磁铁弹簧腔27,经铁芯阀座26上的斜孔24进入电磁铁,再由电磁铁外壳28上的斜孔22流出,通过电磁铁外壳28与电磁铁紧帽6的间隙21进入喷油器体上端面的动态回油斜孔34,下泄入喷油器体15上部的凹腔中,随即进入主回油孔18中与泄露入控制活塞腔33中静态回油在径向通孔36中汇合,一并流出喷油器。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低压油路循环中的动态回油的具体流动方向为A-B-C-D-E-F-G-H-I,动态回油最终与静态回油J在喷油器径向通孔36处汇合,一同流到外界。该方案中将动态回油上引可对电磁铁进行冷却,同时,利用回油的流动性可将产生的气泡从电磁铁中带出。这种结构可以缓解电磁铁的一部分热负荷并有效的将气泡引出喷油器体,使得喷油器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有了部分提升。但是,该方案采取将动态回油上引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所谓动态回油是控制阀钢球在打开时直接从控制腔中泄出的回油,虽然压力低,但是温度较高,那么将其引入电磁铁,所起到的冷却作用有限,有些工况下甚至还会对电磁铁有加热作用;由于动态回油的油量较大,一般占到总回油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将其上引至电磁铁后会使动态回油流动的通道更加曲折,距离更长,沿程损失增大,造成排出的阻力增大。如果动态回油不能快速排出,控制阀钢球在打开时控制腔内燃油的出油速度会减慢,这导致喷油的开启延迟增加,响应变慢。另外该方案动态回油从控制阀一侧的油孔注入衔铁室,会对衔铁造成单方向的冲击,使其运动产生一定的不平衡性,从而影响喷油器的喷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能够给予电磁执行器以充分的冷却,并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动态回油泄出时产生的大量气泡,同时避免动静态回油对运动部件的干扰,从而提高燃料喷射阀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喷射的响应速度。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包括控制阀组件、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电磁铁弹簧、节流孔板、喷油器体、控制活塞和顶杆,喷油器体的上部凹腔内设有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座、衔铁、阻尼弹簧和衔铁杆,控制阀座中心设有阀座孔,衔铁杆下端伸入阀座孔中并能沿着阀座孔轴向移动,衔铁杆上设有衔铁,衔铁和控制阀座之间设有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上端接触衔铁,下端接触控制阀座;控制阀组件上端设有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通过电磁铁紧帽与喷油器体上端连接,电磁铁组件包括线圈、铁芯、接线柱、铁芯阀座和电磁铁外壳,电磁铁外壳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接线柱、铁芯阀座和铁芯,铁芯中心设有电磁铁弹簧腔;衔铁杆上端伸入铁芯的电磁铁弹簧腔中,并且在衔铁杆上套设电磁铁弹簧,电磁铁弹簧腔顶端设有电磁铁垫片,电磁铁外壳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平面,使得电磁铁紧帽与喷油器体之间在拧紧时留有回油间隙,铁芯的下端面与喷油器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调整环,其特征是:控制阀座将喷油器体的上部凹腔分成容纳衔铁的衔铁室和容纳节流孔板的节流孔板室,喷油器体的节流孔板室内设有节流孔板,节流孔板位于控制阀座底部;节流孔板下端面设有进油节流孔,节流孔板中心设有出油节流孔,喷油器体内设有高压进油道,高压进油道与进油节流孔连通;出油节流孔处设有控制阀密封件,控制阀密封件能够活动密封出油节流孔;喷油器体中心设有控制活塞腔,控制活塞腔内设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控制活塞,控制活塞下端连接顶杆,喷油器体的喷油端连接过渡块;控制阀座下端面设有多个控制阀座竖直通孔,控制阀座竖直通孔将衔铁室与喷油器体的节流孔板室连通;喷油器体内设有相互错开的喷油器体回油通道和主回油孔,主回油孔上端连接节流孔板室;电磁铁外壳上设有电磁铁外壳斜孔,铁芯阀座的内侧壁设有铁芯阀座斜孔,电磁铁外壳斜孔将回油间隙和铁芯阀座斜孔连通,铁芯阀座斜孔与电磁铁弹簧腔连通,衔铁上设有衔铁通孔,衔铁通孔上下端分别连通电磁铁弹簧腔和衔铁室。进一步的,衔铁套装在衔铁杆上。进一步的,衔铁与衔铁杆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控制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包括控制阀组件、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6)、电磁铁弹簧(7)、节流孔板(13)、喷油器体(15)、控制活塞(17)和顶杆(39),喷油器体(15)的上部凹腔内设有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座(1)、衔铁(2)、阻尼弹簧(3)和衔铁杆(4),控制阀座(1)中心设有阀座孔,衔铁杆(4)下端伸入阀座孔中并能沿着阀座孔轴向移动,衔铁杆(4)上设有衔铁(2),衔铁(2)和控制阀座(1)之间设有阻尼弹簧(3),阻尼弹簧(3)上端接触衔铁(2),下端接触控制阀座(1);控制阀组件上端设有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通过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上端连接,电磁铁组件包括线圈(9)、铁芯(23)、接线柱(25)、铁芯阀座(26)和电磁铁外壳(28),电磁铁外壳(28)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接线柱(25)、铁芯阀座(26)和铁芯(23),铁芯(23)中心设有电磁铁弹簧腔(27);衔铁杆(4)上端伸入铁芯(23)的电磁铁弹簧腔(27)中,并且在衔铁杆(4)上套设电磁铁弹簧(7),电磁铁弹簧腔(27)顶端设有电磁铁垫片(8),电磁铁外壳(28)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平面,使得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之间在拧紧时留有回油间隙(21),铁芯(23)的下端面与喷油器体(15)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调整环(10),其特征是:控制阀座(1)将喷油器体(15)的上部凹腔分成容纳衔铁(2)的衔铁室(30)和容纳节流孔板(13)的节流孔板室(43),喷油器体(15)的节流孔板室(43)内设有节流孔板(13),节流孔板(13)位于控制阀座(1)底部;节流孔板(13)下端面设有进油节流孔(14),节流孔板(13)中心设有出油节流孔(12),喷油器体(15)内设有高压进油道(16),高压进油道(16)与进油节流孔(14)连通;出油节流孔(12)处设有控制阀密封件,控制阀密封件能够活动密封出油节流孔;喷油器体(15)中心设有控制活塞腔(33),控制活塞腔(33)内设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控制活塞(17),控制活塞(17)下端连接顶杆(39),喷油器体(15)的喷油端连接过渡块(40);控制阀座(1)下端面设有多个控制阀座竖直通孔(31),控制阀座竖直通孔(31)将衔铁室(30)与喷油器体(15)的节流孔板室(43)连通;喷油器体(15)内设有相互错开的喷油器体回油通道和主回油孔(18),主回油孔(18)上端连接节流孔板室(43);电磁铁外壳(28)上设有电磁铁外壳斜孔(22),铁芯阀座(26)的内侧壁设有铁芯阀座斜孔(24),电磁铁外壳斜孔(22)将回油间隙(21)和铁芯阀座斜孔(24)连通,铁芯阀座斜孔(24)与电磁铁弹簧腔(27)连通,衔铁(2)上设有衔铁通孔(29),衔铁通孔(29)上下端分别连通电磁铁弹簧腔(27)和衔铁室(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油道燃料喷射阀,包括控制阀组件、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6)、电磁铁弹簧(7)、节流孔板(13)、喷油器体(15)、控制活塞(17)和顶杆(39),喷油器体(15)的上部凹腔内设有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包括控制阀座(1)、衔铁(2)、阻尼弹簧(3)和衔铁杆(4),控制阀座(1)中心设有阀座孔,衔铁杆(4)下端伸入阀座孔中并能沿着阀座孔轴向移动,衔铁杆(4)上设有衔铁(2),衔铁(2)和控制阀座(1)之间设有阻尼弹簧(3),阻尼弹簧(3)上端接触衔铁(2),下端接触控制阀座(1);控制阀组件上端设有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通过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上端连接,电磁铁组件包括线圈(9)、铁芯(23)、接线柱(25)、铁芯阀座(26)和电磁铁外壳(28),电磁铁外壳(28)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接线柱(25)、铁芯阀座(26)和铁芯(23),铁芯(23)中心设有电磁铁弹簧腔(27);衔铁杆(4)上端伸入铁芯(23)的电磁铁弹簧腔(27)中,并且在衔铁杆(4)上套设电磁铁弹簧(7),电磁铁弹簧腔(27)顶端设有电磁铁垫片(8),电磁铁外壳(28)的外圆周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平面,使得电磁铁紧帽(6)与喷油器体(15)之间在拧紧时留有回油间隙(21),铁芯(23)的下端面与喷油器体(15)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调整环(10),其特征是:控制阀座(1)将喷油器体(15)的上部凹腔分成容纳衔铁(2)的衔铁室(30)和容纳节流孔板(13)的节流孔板室(43),喷油器体(15)的节流孔板室(43)内设有节流孔板(13),节流孔板(13)位于控制阀座(1)底部;节流孔板(13)下端面设有进油节流孔(14),节流孔板(13)中心设有出油节流孔(12),喷油器体(15)内设有高压进油道(16),高压进油道(16)与进油节流孔(14)连通;出油节流孔(12)处设有控制阀密封件,控制阀密封件能够活动密封出油节流孔;喷油器体(15)中心设有控制活塞腔(33),控制活塞腔(33)内设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控制活塞(17),控制活塞(17)下端连接顶杆(39),喷油器体(15)的喷油端连接过渡块(40);控制阀座(1)下端面设有多个控制阀座竖直通孔(31),控制阀座竖直通孔(31)将衔铁室(30)与喷油器体(15)的节流孔板室(43)连通;喷油器体(15)内设有相互错开的喷油器体回油通道和主回油孔(18),主回油孔(18)上端连接节流孔板室(43);电磁铁外壳(28)上设有电磁铁外壳斜孔(22),铁芯阀座(26)的内侧壁设有铁芯阀座斜孔(24),电磁铁外壳斜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磊金昱森俞建达郑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