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连接插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12713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电流连接插套,包括套管、套管内的簧片,所述的套管前端设有导电前端盖,前端盖与套管固定连接,前端盖、套管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的簧片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前端盖前端为开口,簧片外套设有内衬套,内衬套套身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分布在套管、前端盖相接处的两侧,圆周凸台外壁面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面接触,套管、前端盖相接处还有收口结构,簧片外周面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内凹弧面,簧片中间处内径最小,最小内径与簧片端面内径差值为0.35‑0.7mm,导电性好,可带电操作,插针的插入顺畅,先期导通,避免产生火花引起发黑。

High current connecting plug sleev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nectors, in particular to a large current connection socket, including casing, the casing of the reed, the front end of the casing is provided with a conductive front cover, the front cov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asing, the front end cover and the casing form a hollow cavity, wherein the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cavity of the front cover, front end the opening, reed sleeve is the inner liner, the inner lining slee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convex, convex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cover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in the casing, the front end, the circumference convex outer wall surface and the casing or the front cover wall contact, casing, the front cover is also closing structure, the out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reed for both ends of the big middle small the concave surface of the reed, the middle diameter minimum, minimum diameter and diameter difference of 0.35 reed end 0.7mm,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lectric operation, smooth pin insertion, pre conduction, Avoid sparking and black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连接插套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
,具体涉及大电流连接插套。
技术介绍
现在,已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有劈槽式插孔、冠簧插孔组件和线簧插孔组件,但在使用中均存在下述不足:(1)套接方法接触电阻大、耐拉力差,接触后易脱离,造成衔接故障和事故;(2)结构复杂,组合零件较多,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发展;(3)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低,成本提高;(4)难以承受较大电流的冲击,不支持带电插拔。为了减少接触电阻,现在较多的采用笼式或双曲面式插套,在使用中,插针的插入不能保证一定的角度,插针在插入时多为倾斜状,造成插针与簧片局部接触,瞬间大电流,产生火花,接触处易发黑,严重的击损簧片,多次的插拔后,造成导电性的降低,而且笼式或双曲面式插套不能够进行带电操作,其有效接触面积依然较小,导电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大电流连接插套,导电性好,可带电操作,插针的插入顺畅,先期导通,避免产生火花引起发黑。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大电流连接插套,包括套管、套管内的簧片,所述的套管前端设有导电前端盖,前端盖与套管固定连接,前端盖、套管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的簧片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前端盖前端为开口,簧片外套设有内衬套,内衬套套身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分布在套管、前端盖相接处的两侧,圆周凸台外壁面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面接触,套管、前端盖相接处还有收口结构,簧片外周面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内凹弧面,簧片中间处内径最小,最小内径与簧片端面内径差值为0.35-0.7mm,首先,对簧片的结构形状进行了优化调整,其周面近似于直线状,增大了与插针的有效接触面积,相比现有的增加了20%的接触面积,导电稳定性大大提高,避免接触不良,第二,导电前端盖与插针先期导通,可带电操作,前端盖对插针插入时具有导向作用,促使插入过程中其轴线与套管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使插针顺畅的插入套管内,避免插针倾斜插入,使插针多次插入时方向一致,避免撞击簧片片体,减缓对簧片的撞击损耗,同时避免插针与簧片局部接触造成的放电现象,避免簧片、插针表面发黑,保证导电性能,延长簧片、插头的使用寿命,第三,簧片套设的内衬套起到支撑簧片以及连接簧片的作用,内衬套套设在簧片外部,对簧片进行固定支撑,内衬套外侧的圆周凸台与套管、前端盖内壁配合,使套管、前端盖对内衬套进行支撑,保证对簧片浮动支撑的稳固性,圆周凸台的设置还能够增加电连接,第四,套管、前端盖设置在收口结构能够加强套管、前端盖间的连接,保证长时间的插拔使用中,前端盖、套管间出现松动,避免脱离。进一步的,所述的簧片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金属条,金属条向外侧弯折翻转,弯折后的金属条形成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相对的连接爪,金属条弯折处形成向簧片两侧凸出的配合部,所述的内衬套两端端部与金属条弯折部内侧配合,保证簧片的浮动性,促使连接的顺畅与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内衬套圆周凸台设有两个,分别与前端盖、套管的内壁对应,便于生产组装本插套。进一步的,金属条弯折后的连接爪处于内衬套外周面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的收口结构均匀分布在套管、前端盖相接处的周向上,收口结构为向内的冲压凹口,收口促使前端盖、套管间连接可靠,防止松脱。所述的收口结构为向内凹陷的四边形状。所述的收口结构为向内凹陷的线段状。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盖开口处设有倒角结构,倒角结构角度为45°,对插针进行导向。进一步的,所述的簧片外周面为倾斜的栅格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盖、套管、簧片的材质为铜。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1.簧片结构合理,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导电的稳定性;2.前端盖先期导通,避免大电流击伤簧片,可带电操作;3.前端盖对插针进行导向,保证插针插入角度,保护插针及簧片,延长使用寿命。4.内衬套加强了对簧片的浮动支撑及连接作用;5.收口结构防止前端盖、套管间松脱。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未装配时簧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套管,2为簧片,2.1为连接爪,2.2为配合部,3为簧片,4为内衬套,4.1为圆周凸台,5为收口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至图3,大电流连接插套,包括套管1、套管1内的簧片2,套管1的前端设有导电前端盖3,前端盖3、套管1的材质均为黄铜,且前端盖3的外径与套管1的外径一致,前端盖3与套管1固定连接,连接处通过收口设备冲压有八个四边形凹坑状的收口结构5,收口结构5能够加强前端盖3余套管1间的连接,避免长时间插拔使用后,前端盖3、套管间出现松脱,前端盖3、套管1构成一中空腔体,前端盖3前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45°倒角结构,簧片2设置在中空腔体内,簧片2外套设有内衬套4,内衬套4套身设有两道圆周凸台4.1,两道圆周凸台4.1分别分布在套管1、前端盖2相接处的两侧,一道与前端盖2内壁对应,另一道与套管1内壁对应,圆周凸台4.1的外壁面与套管1或前端盖3的内壁面接触,簧片2外周面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内凹弧面,簧片2中间处的内径最小,簧片2的尺寸与套管1、前端盖3尺寸对应配合,相应的中空腔体的尺寸与簧片2的尺寸配合,簧片2两端的内径为6mm,簧片2中间的内径为5.65mm,簧片2长度为21mm,簧片2的最小内径处内径与簧片2端面处内径的差值为0.35mm,簧片2的外周面为斜向的栅格结构,簧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金属条,金属条向外侧弯折翻转180°,弯折后的金属条形成与套管1或前端盖3内壁相对的连接爪2.1,弯折后的连接爪2.1处于内衬套4端部外周面的外侧,内衬套4端部与连接爪2.1弯折部内侧对应,形成连接爪2.1在内衬套4两端部包裹内衬套4的结构,内衬套4对簧片2进行支撑固定,同时使簧片2具有一定的浮动性,内衬套4套设在簧片2外部,对簧片2进行固定支撑,内衬套4外侧的圆周凸台4.1与套管1、前端盖3内壁配合,使套管1、前端盖3对内衬套4进行支撑,保证对簧片2浮动支撑的稳固性,对簧片2进行保护,另外,圆周凸台4.1的设置还能够增加电连接,金属条弯折处形成向簧片2两侧凸出的配合部2.2,弯折处为弧形过渡结构,且弯折处内径大于6mm,形成一个坡面,促使插针顺利插入,具有导向作用,弯折翻转后形成的连接爪2.1具有一定的弹性,连接爪2.2与前端盖3、套管1内壁对应处接触,保证簧片2的浮动性,配合部2.1与插针对应处配合,促使连接的顺畅与可靠性。对簧片2的形状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减小了簧片2周面内凹的弧度,使簧片2周面近似于直线状,相比现有簧片,本簧片2与插针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了20%,极大的提高了导电的稳定性,簧片2的有效接触面积在簧片2的中部,该处在插针插入后与插面表面接触连接,接触面积变大,减少了接触不良情况,尤其在大电流使用中,极大的减小了接触电阻,保证了较好的导电导通性能,黄铜材质的前端盖3导电性能优异,插针插入时,插针与前端盖3先接触,接触后即导通,先期导通,可进行带电操作,前端盖3对插针插入时起导向作用,促使插针在插入过程中其轴线与套管1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大电流连接插套

【技术保护点】
大电流连接插套,包括套管、套管内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前端设有导电前端盖,前端盖与套管固定连接,前端盖、套管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的簧片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前端盖前端为开口,簧片外套设有内衬套,内衬套套身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分布在套管、前端盖相接处的两侧,圆周凸台外壁面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面接触,套管、前端盖相接处还有收口结构,簧片外周面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内凹弧面,簧片中间处内径最小,最小内径与簧片端面内径差值为0.35‑0.7mm。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电流连接插套,包括套管、套管内的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前端设有导电前端盖,前端盖与套管固定连接,前端盖、套管构成一中空腔体,所述的簧片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前端盖前端为开口,簧片外套设有内衬套,内衬套套身设有圆周凸台,圆周凸台分布在套管、前端盖相接处的两侧,圆周凸台外壁面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面接触,套管、前端盖相接处还有收口结构,簧片外周面为两端大中间小的内凹弧面,簧片中间处内径最小,最小内径与簧片端面内径差值为0.35-0.7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簧片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金属条,金属条向外侧弯折翻转,弯折后的金属条形成与套管或前端盖内壁相对的连接爪,金属条弯折处形成向簧片两侧凸出的配合部,所述的内衬套两端端部与金属条弯折部内侧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连接插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仁益王利甫王培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诺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