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0765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所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时工作的移位寄存器,低电平维持电路以及时钟信号CK,其特征是还包括自适应的下拉控制模块。自适应的下拉控制模块在低电平维持阶段仍然正常开启,在第一点Q电压自举阶段,通过快速响应的S

Integrated gate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 integrated gate drive circuit for a display panel is disclosed. The integrated gate drive circuit comprises a time-sharing operation shift register, a low level maintenance circuit and a clock signal CK, and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n adaptive pull-down control module is also included. The adaptive pull-down control module remains open at the low level maintenance stage, at the first point, the Q voltage bootstrap stage, and through the fast response of the 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电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TFT阵列基板上集成的栅极驱动电路技术具有节省外围IC数量及连线、实现窄边框等优势,目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面板设计当中。当集成栅极驱动电路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技术应用于显示面板时,由于栅极线行的负载电阻和电容值较大,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更加值得关注。由于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设计的缺陷,其输出的驱动信号容易在重负载情况下出现显著的衰减,上升和下降时间显著地增加。随着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级数的增加,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容易发生逐级衰减。常见的不良包括面板的分屏显示、灰阶画面下可见的栅极驱动弱线等,这些都与驱动能力的退化密切相关。提高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增加TFT的尺寸实现,一方面是因为TFT的尺寸受限于面板可允许的边框尺寸,另一方面则在于TFT的尺寸增加还会带来寄生电容的增加,于是电压馈通效应增强将引起的输出纹波增加、功耗增加等负面效应。因此,如何提高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图1所示的传统集成栅极驱动电路为例,低电平维持部分的关闭主要通过由STN控制的第五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52的开启,将第二点P电位下拉到低电平VSS1而实现。但是第二点P电位的下拉涉及到P节点上电荷通过第五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52的释放过程,这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渐变过程。在第二点P电位转换过程中,T42管未完全关闭,于是第一点Q容易被短路到VSS1,这就会造成移位寄存部分性能的劣化,严重时候甚至会引起移位寄存器部分的输出逐级衰减,直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完全失效。因此,如何提高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是应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第一点Q电压自举阶段,通过快速响应的STN信号自适应地关断第一点Q下拉控制模块,减少第一点Q的电荷泄漏,提供高驱动能力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同时能够减少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上升、下降时间,解决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应用到显示面板时出现的弱线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时工作的移位寄存器和低电平维持电路、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以及低电平维持电路的时钟信号CK以及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对低电平维持电路进行放电。上述方案中,为优化,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栅极连接于第二点P,漏极连接于第一点Q,源极连接于STN级传信号。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栅极连接于时钟信号CK,漏极连接于第一点Q,源极连接于STN级传信号。进一步地,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及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串联,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栅极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栅极短接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漏极与所述移位寄存器连接于第一点Q,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源极连接到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漏极;所述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源极连接到GN扫描驱动信号;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的栅极连接到时钟信号CK,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漏极连接到STN级传信号,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源极连接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源极。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栅极短接后改为与时钟信号CK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的漏极改为与GN级传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与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连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11,第二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22,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1,第四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41,第三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31与第三十四场效应晶体管T34并连接后与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1连接;第二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22以及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1之间连接点为第一点Q;所述第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11漏极与栅极短接,交点为STN-2级传信号;第三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31的栅极第四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41的栅极相连,交点为STN+2级传信号;第一电容CB连接在所述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1栅极和源极之间,第一电容CB与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1源极的连接点为GN扫描驱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低电平维持电路与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连接,包括第五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51,第五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52,第三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32以及第三十三场效应晶体管T33;所述第五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51栅极与漏极短接,源极连接第三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32栅极,连接交点为第二点P;所述第三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32与第三十三场效应晶体管T33漏极相连,连接交点为STN级传信号,第三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32与第三十三场效应晶体管T33源极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低电平维持电路,时钟信号CK和第二点P信号同相,STN级传信号信号和GN级传信号信号同相。进一步地,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效果一:自适应的下拉控制模块在低电平维持阶段仍然正常开启,在第一点Q电压自举阶段,通过快速响应的STN信号自适应地关断第一点Q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减少第一点Q的电荷泄漏,提高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能力;效果二:减少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上升、下降时间,解决了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应用到显示面板时出现的弱线问题;效果三,在低电平维持阶段,STN级传信号通过自适应第一点Q下拉控制模块连接到低电平电压VSS1,第一点Q在低电平维持阶段保持VSS1的电压,避免受到时钟馈通效应的影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电路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时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和传统集成栅极驱动电路模拟结果的对比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电路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电路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电路图。其中:CK-时钟信号,T11-第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22-第二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21-第二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31-第三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41-第四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33-第三十三场效应晶体管,T51-第五十一场效应晶体管,T52-第五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32-第三十二场效应晶体管以及T34-第三十四场效应晶体管,T42-第四十二场效应晶体管,T421-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2-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3-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CB-第一电容,Q-第一点,P-第二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包括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包括STN级传信号及GN扫描驱动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还包括分时工作的移位寄存器和低电平维持电路、控制所述移位寄存器以及低电平维持电路的时钟信号(CK)以及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用于对低电平维持电路进行放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栅极连接于第二点(P),漏极连接于第一点(Q),源极连接于STN级传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栅极连接于时钟信号(CK),漏极连接于第一点(Q),源极连接于STN级传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下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及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串联,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栅极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栅极短接连接于所述移位寄存器,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漏极与所述移位寄存器连接于第一点(Q),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的源极连接到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漏极;所述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源极连接到GN扫描驱动信号;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的栅极连接到时钟信号(CK),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漏极连接到STN级传信号,第四二三场效应晶体管(T423)源极连接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源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显示面板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二一场效应晶体管(T421)和第四二二场效应晶体管(T422)的栅极短接后改为与时钟信号(CK)连接。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聪维刘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