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020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3 0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定子和转子轴,沿转子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和电机端;输入齿轮,套设于减速器端的外表面;传动组,与输入齿轮啮合;差速器总成,与传动组啮合;输出法兰,与差速器总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总成,取消了电机和减速器的过渡连接结构,节约了总成设计空间,将动力总成进行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平台化前机舱布置。并且该动力总成消除电机和减速器壳体过渡连接结构、内外花键连接结构,减少了噪音产生的环节,有利于提升整车NVH性能。同时简化内外花键配合、内部轴承数量的使用,提高了系统效率,提升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也越来越挑剔。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力量,已经引领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电动汽车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为满足纯电动车辆对轻量化结构、整车舒适性、NVH等性能要求,电驱动总成集成化结构设计需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电机和减速器之间采用过渡连接结构,需要一定的设计和前机舱布置空间。另外,由于电机和减速器壳体采用过渡连接结构、内外花键连接结构,无形中增加了噪音产生的环节,不利于提升整车NVH性能、系统效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机和减速器之间采用过渡连接结构,不利于提升整车NVH性能、系统效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定子和转子轴,沿所述转子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和电机端;输入齿轮,套设于所述减速器端的外表面;传动组,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差速器总成,与所述传动组啮合;输出法兰,与所述差速器总成连接。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传动组包括:一级被动齿轮;中间轴,所述中间轴外表面上设置的齿与所述一级被动齿轮啮合;二级被动齿盘,与所述中间轴外表面上设置的齿啮合,所述二级被动齿盘并与所述差速器总成接合。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减速器端的外表面套设有一组第一轴承,所述电机端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差速器总成的两端通过差速器支撑轴承与所述壳体固定,所述差速器支撑轴承为深沟球轴承。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靠近所述减速器端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减速器端盖,靠近所述电机端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电机端盖。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间轴轴承。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输出法兰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圈。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输入齿轮沿轴向的两侧,其中靠近所述第二轴承的一所述第一轴承通过轴承压盖固定。进一步来说,所述的动力总成中,所述第一轴承为开放式油润滑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封闭式脂润滑球轴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动力总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动力总成,取消了电机和减速器的过渡连接结构,节约了总成设计空间,将动力总成进行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平台化前机舱布置。并且该动力总成消除电机和减速器壳体过渡连接结构、内外花键连接结构,减少了噪音产生的环节,有利于提升整车NVH性能。同时简化内外花键配合、内部轴承数量的使用,提高了系统效率,提升了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能。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机定子5、转子轴4、传动组、差速器总成10和输出法兰11。沿转子轴4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41和电机端42;输入齿轮6套设于减速器端41的外表面;传动组,与输入齿轮6啮合;差速器总成10与传动组啮合;输出法兰11与差速器总成10连接。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动力总成的结构中,采用一体化的壳体1,将电机部分和减速器部分集成到壳体1中,实现了动力总成的模块化。其中电极部分的壳体容纳驱动电机相关的部件,减速器部分的可以容纳减速器相关的部件。组成电机部分的转子轴4和电机定子5进行匹配后,将转子轴4的减速器端41加装输入齿轮6。输入齿轮6通过传动组可以将转子轴4的输出扭矩传递至差速器总成10,然后通过输出法兰11进行输出。该一体化的动力总成取消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的连接结构,将电机和减速器壳体合并为一个壳体1;并且取消了驱动电机和减速器之间的花键连接结构,将转子轴4同时作为减速器部分的输入轴。该动力总成的设计节约了空间,有利于平台化前机舱布置。并且减少了噪音产生的环节,有利于提升整车NVH性能,提高系统效率,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能。进一步来说,通过下述实施例来介绍壳体1上端盖的设置形式。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将壳体1设计为一体化,有利于整个动力总成的模块化和布置空间的节约。为了方便组装和维修,靠近减速器端41的壳体1上设置有减速器端盖3,靠近电机端42的壳体1上设置有电机端盖2。通过减速器端盖3和电机端盖2可以对壳体1的减速器部分和电极部分分别进行拆装,增加了整个动力总成的实用性。进一步来说,通过下述实施例来介绍转子轴4的安装形式。本实施例中,转子轴4既作为的电机部分的输出轴,同时作为减速器部分的输入轴。减速器部分的输入齿轮6采用热套过盈压装方式与转子轴4进行组装,可以保证二者之间的坚固程度。由于转子轴4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41和电机端42,所以需要对两端分别进行支撑固定。于是采用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2来固定和支撑转子轴4。其中,减速器端41的外表面套设有一组第一轴承13,电机端4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12。具体来说,两个第一轴承13设置在转子轴4的减速器端41,一个第二轴承12设置在转子轴4的电机端42。两个第一轴承13分别设置于输入齿轮6沿轴向的两侧,两个第一轴承13可以对转子轴4的减速器端41提供很好的支撑,使得减速器端41的输入齿轮6可以平稳地输出转子轴4的扭矩,使得转子轴4的工况更加稳定。另外,靠近第二轴承12的一个第一轴承13通过轴承压盖17固定,轴承压盖17将一个第二轴承12抵靠在壳体1上进行固定,于是可以保证转子轴4在轴向上的固定稳定性。为了保证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2的润滑,将两个第一轴承13设置为开放式油润滑球轴承,第二轴承12设置为封闭式脂润滑球轴承。因为部分的壳体1内没有润滑油,第二轴承12的润滑只能通过润滑脂,所以第二轴承12为封闭式脂润滑球轴承。减速器部分的壳体1内有润滑油,所以第一轴承13是开放式油润滑球轴承。进一步来说,通过下述实施例来介绍传动组的设置形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为了将转子轴4输出的扭矩传递至差速器总成10,需要在转子轴4上设置输入齿轮6,并通过传动组与输入齿轮6的组合实现扭矩的传递。具体来说,传动组包括级联的部件:一级被动齿轮7、中间轴8和二级被动齿盘9。其中,中间轴8外表面上设置的齿与一级被动齿轮7啮合;二级被动齿盘9与中间轴8外表面上设置的齿啮合,二级被动齿盘9并与差速器总成10接合。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中,将差速器总成10的两端通过差速器支撑轴承16与壳体1固定,并将差速器支撑轴承16设置为深沟球轴承。差速器支撑轴承16采用深沟球轴承作为支撑,可以减少差速器总成10的摩擦损失,提升系统效率。另外,中间轴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间轴轴承。中间轴8的外表面设置有中间轴齿,中间轴8作为连接一级被动齿轮7和二级被动齿盘9的部分,通过中间轴齿起到啮合联动的作用。同时,为了防止中间轴8的摩擦损失,将中间轴轴承14和中间轴轴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动力总成和电动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机定子(5)和转子轴(4),沿所述转子轴(4)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41)和电机端(42);输入齿轮(6),套设于所述减速器端(41)的外表面;传动组,与所述输入齿轮(6)啮合;差速器总成(10),与所述传动组啮合;输出法兰(11),与所述差速器总成(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机定子(5)和转子轴(4),沿所述转子轴(4)轴向的两端分别为减速器端(41)和电机端(42);输入齿轮(6),套设于所述减速器端(41)的外表面;传动组,与所述输入齿轮(6)啮合;差速器总成(10),与所述传动组啮合;输出法兰(11),与所述差速器总成(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包括:一级被动齿轮(7);中间轴(8),所述中间轴(8)外表面上设置的齿与所述一级被动齿轮(7)啮合;二级被动齿盘(9),与所述中间轴(8)外表面上设置的齿啮合,所述二级被动齿盘(9)并与所述差速器总成(10)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端(41)的外表面套设有一组第一轴承(13),所述电机端(4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总成(10)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艳贾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