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惠珂专利>正文

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6480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包括发光组件、镜片组件、呈像组件以及承载组件,其中发光组件可以发出平行光,通过镜片组件后投在呈像组件上,镜片组件有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透镜三种镜片,通过观察呈像组件上的不同图案变化,可以学习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透镜的不同物理特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保证教学生动有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物理教学中。

Lens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monstr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of lens, and a lens assembly, like assembly and bearing assembly, wherein the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can emit light through the lens assembly parallel, then in the imaging component, the lens assembly has a concave lens and convex lens lens lens three for peace, by observing a like different pattern component changes, different physical properties can learn a concave lens, a convex lens and a planar lens, enhance the learning intere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overall structure, simple operation and vivid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used in physics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理教学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学生们在学习书本知识时,辅助于教学教具和实验装置,对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有极大帮助的,尤其是对初次接触学习凸透镜和凹透镜等相关知识的学生来说,物理随堂实验装置是非常必须的。而在现有的物理教学中,就缺少这样的物理随堂实验装置,老师要么完全依靠书本知识进行教学,要么自己制作一些不规范的自制物理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无论是教具的可靠性以及实际的教学目的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包括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的左端部设置有发光组件,承载组件的右端部设置有呈像组件,在承载组件上且位于呈像组件和发光组件之间设置有镜片组件,以在水平方向上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通过镜片组件投影在呈像组件上,在承载组件上且位于发光组件和呈像组件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且沿承载组件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和第一滑轨,在承载组件上且位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设置有中间槽,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相对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槽和第二滑轨槽,镜片组件包括镜片组件基座,镜片组件基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滑轨槽和第一滑轨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凸起和第一滑动凸起,镜片组件基座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基座槽,基座槽与透镜选择板可滑动装配,透镜选择板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透镜,在透镜选择板的前侧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与定位销装配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三定位孔。作为限定,发光组件包括发光单元和反光罩单元,发光单元包括与承载组件左端部固定的控制装置箱,控制装置箱的左侧面装配有容纳电池的电池盒,控制装置箱的上平面一端设置有开关,控制装置箱的上平面中心位置连通设置有垂直于控制装置箱的上平面且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承载杆承载杆的上端与内部为中空圆柱形且两端为圆形开口的发光组件本体的外周面连通固定,发光组件本体的两端圆形开口的中心线沿承载组件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在发光组件本体内与承载杆连通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灯座支架和第一灯座支架,第一灯座支架和第二灯座支架之间的内侧上端固定有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导线过孔的灯座,灯座上部固定有发光源,发光源的下端连接有导线,导线依次穿过导线过孔以及承载杆内部进入控制装置箱内与电池连接,发光组件本体的右端部圆形开口处装配有圆形透光板,圆形透光板上设置有多个异形透光孔,发光组件本体的内侧的左上端和左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卡槽和下卡槽,上卡槽和下卡槽内部分别设置有上卡槽卡指和下卡槽卡指,反光罩单元包括反光罩,反光罩的左端连接有反光罩支撑,反光罩支撑左端连接有与发光组件本体的左端部圆形开口装配的反光罩固定盘,反光罩固定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卡指和下固定卡指,上固定卡指和下固定卡指内分别设置有与上卡槽卡指和下卡槽卡指配合的上固定卡指凸起和下固定卡指凸起,以将反光罩固定于发光组件本体内部,反光罩固定盘的左端设置有与发光组件本体左端开口外周壁配合的发光组件限位盘。作为另一种限定,呈像组件包括内部为中空圆柱形且两端为圆形开口的呈像组件本体,呈像组件本体的两端圆形开口的中心线沿承载组件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呈像组件本体的下部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承载组件固定的左支角和右支角,呈像组件本体右端的圆形开口覆盖有投影布,投影布为半透明布或半透明纸且其外周包覆于呈像组件本体右侧外周并通过固定圆环将二者固定。作为限定,固定圆环的上端设有开口且其开口的前后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前凸起和后凸起,前凸起和后凸起上均设置有用于穿过螺栓的螺栓孔,螺栓依次穿过前凸起和后凸起上的螺栓孔并在后凸起的后部通过螺母固定。作为更进一步的限定,承载组件的底侧的左右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承载组件的底侧的前后方向设置有第二开口。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包括发光组件、镜片组件、呈像组件以及承载组件,其中发光组件可以发出平行光,通过镜片组件后投在呈像组件上,通过观察呈像组件上的不同图案变化,可以学习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透镜的不同物理特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并且本技术整体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保证教学生动有趣。综上,本技术实用性高,能够满足物理教学需求,并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光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呈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发光组件,11-发光单元,111-发光组件本体,1111-下卡槽,1112-下卡槽卡指,1113-上卡槽,1114-上卡槽卡指,112-圆形透光板,113-承载杆,114-控制装置箱,115-开关,116-电池盒,117-发光源,118-灯座,1181-第一灯座支架,1182-第一灯座支架,119-导线,12-反光罩单元,121-反光罩,122-发光组件限位盘,123-上固定卡指,1231-上固定卡指凸起,124-下固定卡指,1241-下固定卡指凸起,125-反光罩支撑,126-反光罩固定盘,2-镜片组件,2111-透镜选择板,2112-凹透镜,2113-凸透镜,2114-平面透镜,2115-镜片组件基座,2116-第一滑动凸起,2117-第二滑动凸起,2120-基座槽,2121-第一定位孔,2122-第二定位孔,2123-第三定位孔,2124-定位销,3-呈像组件,311-呈像组件本体;312-左支角;313-右支角;314-固定圆环;3141-前凸起;3142-后凸起;315-螺栓;316-螺母;317-投影布,4-承载组件,411-第一开口,412-第二开口,415-中间槽,421-第一滑轨,422-第一滑轨槽,423-第二滑轨;424-第二滑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承载组件4,承载组件4的左端部设置有发光组件1,承载组件4的右端部设置有呈像组件3,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呈像组件3和发光组件1之间设置有镜片组件2,以在水平方向上将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通过镜片组件2投影在呈像组件3上,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发光组件1和呈像组件3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且沿承载组件4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423和第一滑轨421,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第一滑轨421和第二滑轨423之间设置有中间槽415,第一滑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4),承载组件(4)的左端部设置有发光组件(1),承载组件(4)的右端部设置有呈像组件(3),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呈像组件(3)和发光组件(1)之间设置有镜片组件(2),以在水平方向上将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通过镜片组件(2)投影在呈像组件(3)上,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发光组件(1)和呈像组件(3)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且沿承载组件(4)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423)和第一滑轨(421),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第一滑轨(421)和第二滑轨(423)之间设置有中间槽(415),第一滑轨(421)和第二滑轨(423)相对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槽(422)和第二滑轨槽(424),镜片组件(2)包括镜片组件基座(2115),镜片组件基座(211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滑轨槽(424)和第一滑轨槽(42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凸起(2117)和第一滑动凸起(2116),镜片组件基座(2115)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基座槽(2120),基座槽(2120)与透镜选择板(2111)可滑动装配,透镜选择板(211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凹透镜(2112)、凸透镜(2113)和平面透镜(2114),在透镜选择板(2111)的前侧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与定位销(2124)装配的第一定位孔(2121)、第二定位孔(2122)和第三定位孔(21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组件(4),承载组件(4)的左端部设置有发光组件(1),承载组件(4)的右端部设置有呈像组件(3),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呈像组件(3)和发光组件(1)之间设置有镜片组件(2),以在水平方向上将发光组件(1)发出的光通过镜片组件(2)投影在呈像组件(3)上,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发光组件(1)和呈像组件(3)之间固定有相互平行且沿承载组件(4)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423)和第一滑轨(421),在承载组件(4)上且位于第一滑轨(421)和第二滑轨(423)之间设置有中间槽(415),第一滑轨(421)和第二滑轨(423)相对的内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槽(422)和第二滑轨槽(424),镜片组件(2)包括镜片组件基座(2115),镜片组件基座(2115)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滑轨槽(424)和第一滑轨槽(42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动凸起(2117)和第一滑动凸起(2116),镜片组件基座(2115)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基座槽(2120),基座槽(2120)与透镜选择板(2111)可滑动装配,透镜选择板(211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凹透镜(2112)、凸透镜(2113)和平面透镜(2114),在透镜选择板(2111)的前侧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与定位销(2124)装配的第一定位孔(2121)、第二定位孔(2122)和第三定位孔(2123)。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透镜特性实验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组件(1)包括发光单元(11)和反光罩单元(12),发光单元(11)包括与承载组件(4)左端部固定的控制装置箱(114),控制装置箱(114)的左侧面装配有容纳电池的电池盒(116),控制装置箱(114)的上平面一端设置有开关(115),控制装置箱(114)的上平面中心位置连通设置有垂直于控制装置箱(114)的上平面且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承载杆(113)承载杆(113)的上端与内部为中空圆柱形且两端为圆形开口的发光组件本体(111)的外周面连通固定,发光组件本体(111)的两端圆形开口的中心线沿承载组件(4)的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在发光组件本体(111)内与承载杆(113)连通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灯座支架(1182)和第一灯座支架(1181),第一灯座支架(1181)和第二灯座支架(1182)之间的内侧上端固定有内部中空且上端设有导线过孔的灯座(118),灯座(118)上部固定有发光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惠珂
申请(专利权)人:段惠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