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5701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1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提供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所述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壳体和安装于所述车身壳体上的所述侧围后装饰板,所述侧围后装饰板包括侧板部和在所述侧板部的内侧延伸的后板部,所述侧板部位于侧围窗总成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壳体的侧围外板,所述后板部固定至所述车身壳体的后柱流水槽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在装配时可以首先将侧围窗总成安装至车身壳体上,然后安装侧围后装饰板,方便地完成安装,且便于通过使得二者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而减小由于设置侧围后装饰板带来的风阻。

Mounting structure, body and vehicle of side tri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field, provid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a vehicle body and the back side wall decoration board,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side wall rear decorative plate comprises a body shell and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body on the back side wall decorative plate, the back side wall decorative board comprises a side plate portion and the rear portion extending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ide of the rear of the side plate is located in side window assembly is connec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body shell of the side panel, the rear part is fixed to the body shell of the water tank body after column. Install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assembly can first be side window assembly is mounted to the body shell, and then install the back side wall decoration board, easy to complete the installation, and easy to make by the outer side of the two people in the same plane decreases due to set the back side wall decoration board caused by wind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涉及具有该安装结构的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部造型不断变化的需求,汽车设计师提出了具有“悬浮车顶”视觉效果的车身结构。典型地,在部分两厢轿车上,其后部的侧围窗总成可以直接粘贴到侧围外板上并遮挡侧围外板的后部钣金,由此,当从汽车后部及侧部观察时,呈现出在车顶后部不具有支撑的悬浮视觉效果。对于SUV等车型,可以通过增设侧围后装饰板而达到上述效果。如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后装饰板1(此处亦可称“D柱装饰板”)、侧围窗总成2以及具有侧围外板31、后柱流水槽本体32等的车身壳体。在安装时,首先将侧围后装饰板1搭接在侧围窗总成2进行分装(如通过胶合材料粘接),然后与车身壳体总装,利用侧围后装饰板1遮挡D柱而达到“悬浮”视觉效果。其中,在总装时,侧围后装饰板1与侧围窗总成2的分装结合体需要在侧面连接至侧围外板31,同时需要在后侧通过穿过紧固件安装孔6的紧固件将侧围后装饰板1固定至后柱流水槽本体32。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多种缺点。一方面,由于侧围后装饰板1搭接在侧围窗总成2上,导致二者的外侧面存在台阶过渡,位于后侧的侧围后装饰板1的外侧面相对侧围窗总成2向外凸出,在行车时增加了风阻;另一方面,侧围后装饰板1与侧围窗总成2的分装结合体体积和质量均较大,导致将其安装至车身壳体时难以准确定位而不易完成总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以能够容易地完成安装,并便于减小设置侧围后装饰板带来的风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壳体和安装于所述车身壳体上的所述侧围后装饰板,所述侧围后装饰板包括侧板部和在所述侧板部的内侧延伸的后板部,所述侧板部位于侧围窗总成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壳体的侧围外板,所述后板部固定至所述车身壳体的后柱流水槽本体。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部包括装饰层和设置于所述装饰层的内侧的连接层,所述后板部与所述连接层一体形成。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部形成为L型结构并包括水平延伸部和相对所述水平延伸部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延伸部,所述后板部的侧边沿连接至所述倾斜延伸部。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延伸部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卡扣,所述侧围外板的上边缘形成有第一卡扣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扣对应卡合至所述第一卡扣安装孔内以能够限定所述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后板部和所述后柱流水槽本体分别对应形成有紧固件安装孔,所述后板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至所述后柱流水槽本体。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子母扣。进一步的,所述后板部与所述倾斜延伸部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连接部,该加强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倾斜延伸部和所述后板部。进一步的,所述侧围外板的后边缘和所述加强连接部分别对应形成有第二卡扣安装孔,所述加强连接部通过卡合至所述第二卡扣安装孔内的第二卡扣而连接至所述侧围外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侧围后装饰板通过侧板部位于侧围窗总成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侧围外板上而不与侧围窗总成搭接,并在后板部固定至后柱流水槽本体,由此,在装配时可以首先将侧围窗总成安装至车身壳体上,然后安装侧围后装饰板,方便地完成安装,且便于通过使得二者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而减小由于设置侧围后装饰板带来的风阻。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以便具有“悬浮车顶”视觉效果,并具有便于安装、风阻较小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包括本技术提供的上述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侧围窗总成和所述侧围后装饰板分别独立地安装至所述车身壳体并安装为所述侧围窗总成和所述侧围后装饰板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由于具有分别独立安装至车身壳体的侧围窗总成和所述侧围后装饰板,因而能够通过侧围后装饰板遮挡侧围外板而达到“悬浮车顶”视觉效果,并由于无需该侧围后装饰板与侧围窗总成的分装步骤而方便地完成安装;通过将侧围后装饰板和侧围窗总成安装为其外侧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还能够减小设置侧围后装饰板带来的风阻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的车辆。所述车辆与上述安装结构和车身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传统技术中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沿水平方向剖切);图2a和图2b分别为从不同视角观察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图2a和图2b中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的装配图;图4a-4c分别为沿图3中的A-A、B-B和C-C剖切的剖视示意图;图5a-5c分别为从不同视角观察的图3中的侧围后装饰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侧围后装饰板,11-侧板部,11a-水平延伸部,11b-倾斜延伸部,111-装饰层,112-连接层,12-后板部,2-侧围窗总成,3-车身壳体,31-侧围外板,32-后柱流水槽本体,4-第一卡扣,5a-第一卡扣安装孔,5b-第二卡扣安装孔,6-紧固件安装孔,7-子母扣,8-空腔,9-加强连接部,10-第二卡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应部件正常安装时相对车身壳体的内、外方位,所述方位词“前”、“后”指车身与其他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统等)装配为车辆时该车辆的“前”、“后”方位。本技术所述“第一”、“第二”等仅为了便于区别表述,除非特别说明,其并不用于表示结构、材质等差异。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结合图2a至图5c所示,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壳体3和安装于其上的侧围后装饰板1。典型地,车身壳体3作为车身部件的安装基础,通常是指主要承力元件以及与它们相连的板件(如侧围外板31、后柱流水槽本体32等)共同组成的刚性空间结构。对于半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而言,所述承力元件主要指纵梁、横梁和支架等。此外,车身壳体3还可以包括其敷设的隔音、隔热、防振和密封等元件。在本技术的安装结构中,侧围后装饰板1安装至车身壳体3上,以能够便于通过遮挡后柱(如D柱或C柱)的至少部分部位而达到“悬浮车顶”的视觉效果。具体地,侧围后装饰板1包括侧板部11和在该侧板部11的内侧延伸的后板部12,侧板部11位于侧围窗总成2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车身壳体3的侧围外板31,后板部12固定至车身壳体3的后柱流水槽本体32。由此,在装配时可以首先将侧围窗总成2安装至车身壳体3上,然后安装侧围后装饰板1,可以方便地完成安装。通过使得二者的外侧面位于同一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车身及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壳体(3)和安装于所述车身壳体(3)上的所述侧围后装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装饰板(1)包括侧板部(11)和在所述侧板部(11)的内侧延伸的后板部(12),所述侧板部(11)位于侧围窗总成(2)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壳体(3)的侧围外板(31),所述后板部(12)固定至所述车身壳体(3)的后柱流水槽本体(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壳体(3)和安装于所述车身壳体(3)上的所述侧围后装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后装饰板(1)包括侧板部(11)和在所述侧板部(11)的内侧延伸的后板部(12),所述侧板部(11)位于侧围窗总成(2)的后部并在内侧连接至所述车身壳体(3)的侧围外板(31),所述后板部(12)固定至所述车身壳体(3)的后柱流水槽本体(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11)包括装饰层(111)和设置于所述装饰层(111)的内侧的连接层(112),所述后板部(12)与所述连接层(112)一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部(11)形成为L型结构并包括水平延伸部(11a)和相对所述水平延伸部(11a)具有倾斜角度的倾斜延伸部(11b),所述后板部(12)的侧边沿连接至所述倾斜延伸部(11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后装饰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延伸部(11a)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卡扣(4),所述侧围外板(31)的上边缘形成有第一卡扣安装孔(5a),所述第一卡扣(4)对应卡合至所述第一卡扣安装孔(5a)内以能够限定所述侧围后装饰板(1)的安装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越王瑞泽贺志杰齐会涛孙计晨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