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帮奇专利>正文

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51316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3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在外壳的一侧安装底座,另一侧设置摇臂,在摇臂轴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输入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啮合,与一级小齿轮同轴的一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相啮合,在二级小齿轮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该过渡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啮合,在外壳前方设置的悬臂固定于输出锥齿轮上,输入齿轮与推杆的后端连接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推杆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并在推杆的前端套装绕线筒,该绕线筒位于悬臂的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体积小巧,装包、携带方便,不仅绕线筒转速快,收、放线快捷,而且推杆的伸缩行程大,绕线多,不会发生绕线紊乱,并能确保整个装置运转的灵活性及可靠性。

Seat type longitudinal win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at type vertical winding device, installed base in the shell side,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in the rocker arm, rocker shaft mounted at the inner end of the input gear, the input gear is meshed with a small gear, a small gear meshing with coaxial one large gear and two small gear. In the two stage small gear shaf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ransition bevel gear, the bevel gear and output transition bevel gear meshing, the cantilever is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in front of the bevel gear is fixed on the output, the input gear and the rear end of the push rod is composed of crank connecting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push rod through an output bevel gear, and reel in front of suit the push rod, the spool is located next to the cantilev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structure, easy assembly, small volume, easy to carry, pack, not only the winding speed, retracting fast, and the push rod telescopic stroke, winding, winding does not occur disorder, and can ensure the flex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whole devic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本技术属于钓鱼用具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纵向绕线是鱼竿上的其中一种绕线方式。现有的纵向推进式绕线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在于:1)结构复杂,体积大,装包、携带不方便;2)只能内走线或外走线,单一的走线方式难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3)推杆伸缩的行程小,绕线盘上绕线后周向尺寸大,线容易发生打绞;4)转速慢,收、放线不方便,且操作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包括摇臂、摇臂轴、推杆、外壳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一侧安装底座,外壳的另一侧设置摇臂,所述摇臂与摇臂轴的外端连接,摇臂轴通过轴承与外壳相支承,摇臂轴的内端伸入外壳中,并在摇臂轴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该输入齿轮与一级小齿轮啮合,所述一级小齿轮套装于第一中间轴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及底座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所述一级大齿轮与二级小齿轮相啮合,二级小齿轮的轴通过轴承与外壳及底座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该过渡锥齿轮与输出锥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通过轴承支承于外壳的前端,在外壳前方设置的悬臂固定于输出锥齿轮上,且悬臂的前端装有导线轮;所述输入齿轮与推杆的后端连接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推杆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并在推杆的前端套装绕线筒,该绕线筒位于悬臂的旁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用手摇动摇臂的时候,摇臂带动摇臂轴旋转,一方面摇臂轴上的输入齿轮通过一级小齿轮带动第一中间轴转动,使第一中间轴上的一级大齿轮带动二级小齿轮旋转,与二级小齿轮同轴的过渡锥齿轮带动输出锥齿轮旋转,使悬臂随输出锥齿轮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输入齿轮与推杆组成的曲柄连杆机构使推杆做前后往复直线运动。由此可见,本技术在摇动摇臂的时候,悬臂持续旋转,悬臂上的导线轮引导钓线,随着推杆的前后往复直线运动,使钓线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如此往复缠绕在绕线筒上。本技术推杆的伸缩行程大,是传统结构的3倍以上,这样绕线筒上绕线多,不会发生绕线紊乱,且绕线后的周向尺寸小,线不容易打绞。本技术通过两级齿轮传动变速,底座和摇臂分居外壳的两侧,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装包、携带方便,而且绕线筒转速快,收、放线快捷,操作省力。同时,绕线筒的旋转运动与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互不干涉,且协同性好,能够确保整个装置运转的灵活性及可靠性。另外,本技术钓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杆内走线或杆外走线,从而满足了实际使用的不同需求。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进一步提高输入齿轮驱动推杆往复直线运动的可靠性,在所述输入齿轮上偏心地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杆伸入驱动块上的长条槽中,所述驱动块与推杆的后端相固定。所述悬臂为“L”形,该悬臂的第一臂上安装导线轮,悬臂的第二臂套装在输出锥齿轮上,并通过螺套锁紧。以上结构一方面悬臂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另一方面,悬臂安装便捷,在输出锥齿轮上安装的牢靠性好,并且调节悬臂的松紧只需转动螺套即可,操作非常便捷。所述绕线筒由前方的螺母锁紧在推杆上,该绕线筒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台阶状的凸盘,凸盘的大段设有与所述螺套相适配的内孔。以上结构绕线筒后端的凸盘一方面起限位的作用,以防止缠绕在绕线筒上的钓线后移或发生紊乱;另一方面,凸盘的大段开孔以容置螺套,使整个结构更紧凑,能有效节约空间。为了简化结构、便于装配,并确保连接的牢靠性,述外壳由两个半体对扣而成,所述底座与外壳插接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体积小巧,装包、携带方便。2、绕线筒转速快,收、放线快捷,操作省力。3、推杆的伸缩行程大,绕线筒上绕线多,不会发生绕线紊乱,且绕线后的周向尺寸小,线不容易打绞。4、绕线筒的旋转运动与推杆的往复直线运动互不干涉,且协同性好,能够确保整个装置运转的灵活性及可靠性。5、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杆内走线或杆外走线,满足了实际使用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放线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推杆运动至前止点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外壳4优选由两个半体对扣而成,在外壳4的一侧设置底座6,底座6与外壳4插接固定。在外壳4的另一侧设置摇臂1,该摇臂1与摇臂轴2的外端固定连接,摇臂轴2通过轴承与外壳4相支承。摇臂轴2的内端伸入外壳4中,并在摇臂轴2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7,该输入齿轮7与一级小齿轮8啮合,一级小齿轮8套装于第一中间轴10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10的两头分别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10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11,一级大齿轮11与二级小齿轮12相啮合,二级小齿轮12的轴9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12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13,该过渡锥齿轮13与输出锥齿轮14啮合。输出锥齿轮14通过轴承与外壳4的前端壁支承,输出锥齿轮14的前端伸出外壳4外。如图1、图2、图3所示,在外壳4的前方设置悬臂15,悬臂15为“L”形,该悬臂15的第一臂的前端安装导线轮5,悬臂15的第二臂套装在输出锥齿轮14上,并通过螺套19锁紧。在输入齿轮7上偏心地设置有驱动杆16,驱动杆16伸入驱动块17上的长条槽中,驱动块17与推杆3的后端相固定,推杆3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14,推杆3与输出锥齿轮14间隙配合,在推杆3的前端套装绕线筒18,该绕线筒18位于悬臂15的旁边。绕线筒18由前方的螺母锁紧在推杆3上,该绕线筒18的后端一体形成有台阶状的凸盘18a,螺套19位于凸盘18a大段的内孔中。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用手摇动摇臂1的时候,摇臂1带动摇臂轴2旋转,一方面摇臂轴2上的输入齿轮7通过一级小齿轮8带动第一中间轴10转动,使第一中间轴10上的一级大齿轮11带动二级小齿轮12旋转,与二级小齿轮12同轴的过渡锥齿轮13带动输出锥齿轮14旋转,使悬臂15随输出锥齿轮14一起转动;另一方面,输入齿轮7、驱动杆16、驱动块17和推杆3组成曲柄连杆机构,输入齿轮7旋转的同时,带动推杆3做前后往复直线运动。本技术在摇动摇臂1的时候,悬臂15持续旋转,悬臂15上的导线轮5引导钓线20,随着推杆3的前后往复直线运动,使钓线20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如此往复缠绕在绕线筒18上。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包括摇臂(1)、摇臂轴(2)、推杆(3)、外壳(4)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4)的一侧安装底座(6),外壳(4)的另一侧设置摇臂(1),所述摇臂(1)与摇臂轴(2)的外端连接,摇臂轴(2)通过轴承与外壳(4)相支承,摇臂轴(2)的内端伸入外壳(4)中,并在摇臂轴(2)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7),该输入齿轮(7)与一级小齿轮(8)啮合,所述一级小齿轮(8)套装于第一中间轴(10)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10)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10)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11),所述一级大齿轮(11)与二级小齿轮(12)相啮合,二级小齿轮(12)的轴(9)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12)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13),该过渡锥齿轮(13)与输出锥齿轮(14)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14)通过轴承支承于外壳(4)的前端,在外壳(4)前方设置的悬臂(15)固定于输出锥齿轮(14)上,且悬臂(15)的前端装有导线轮(5);所述输入齿轮(7)与推杆(3)的后端连接组成曲柄连杆机构,推杆(3)的前端穿过输出锥齿轮(14),并在推杆(3)的前端套装绕线筒(18),该绕线筒(18)位于悬臂(15)的旁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式纵向绕线装置,包括摇臂(1)、摇臂轴(2)、推杆(3)、外壳(4)和底座(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4)的一侧安装底座(6),外壳(4)的另一侧设置摇臂(1),所述摇臂(1)与摇臂轴(2)的外端连接,摇臂轴(2)通过轴承与外壳(4)相支承,摇臂轴(2)的内端伸入外壳(4)中,并在摇臂轴(2)的内端安装输入齿轮(7),该输入齿轮(7)与一级小齿轮(8)啮合,所述一级小齿轮(8)套装于第一中间轴(10)的一端,该第一中间轴(10)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第一中间轴(10)的另一端套装一级大齿轮(11),所述一级大齿轮(11)与二级小齿轮(12)相啮合,二级小齿轮(12)的轴(9)通过轴承与外壳(4)及底座(6)相支承,在二级小齿轮(12)的轴上还装有过渡锥齿轮(13),该过渡锥齿轮(13)与输出锥齿轮(14)啮合,所述输出锥齿轮(14)通过轴承支承于外壳(4)的前端,在外壳(4)前方设置的悬臂(15)固定于输出锥齿轮(14)上,且悬臂(15)的前端装有导线轮(5);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帮奇
申请(专利权)人:徐帮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