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单致动器控制开关及包含该控制开关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4539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9 11:24
控制开关,包括:钥匙(2),外壳结构(3),钥匙(2)以使其能绕第一支点(O)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外壳结构的上部;尖端(4),在一端固定到钥匙(2)且与其整体移动,以便受弹性单元(41)抵抗而沿钥匙(2)的第一轴(X)滑动;和印刷电路板(5),包括至少两个按钮(51);印刷电路板布置在外壳结构(3)的下部。外壳结构(3)在其内部部分(3’)中包括喇叭形结构(31),喇叭形结构包括相对于第二垂直轴(Z)镜像相对且形成第一钝角(α)的两个倾斜接触平面(311),尖端(4)能在倾斜平面上沿着其行程滑动。喇叭形结构(31)结构性地固定到外壳结构(3)。开关包括定位在喇叭形结构(31)附近的至少一个致动器(6)。

Improved single actuator control switch and circuit comprising the control switch

The control switch comprises a key (2), (3), the key shell structure (2) so that it can rotate about a first pivot (O)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tation of the shell structure; the tip (4), in the end is fixed to the key (2) and its whole mobile, so that by the elastic unit (41 the key resistance) (2) the first axis (X) sliding; and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5), including at least two buttons (51);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ranged in the shell structure of the lower part (3). The shell structure (3) in the inner part (3) includes a horn structure (31), including second horn shaped structure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axis (Z)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first mirror relatively obtuse angle (alpha) two inclined plane of contact (311), tip (4) in an inclined plane along the journey slide. The horn shaped structure (31) is structurally fixed to the housing structure (3). The switch includes at least one actuator (6) positioned adjacent to the horn structure (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单致动器控制开关及包含该控制开关的电路
本技术涉及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用于致动按钮的机构,优选地包括电接触部件和硅酮圆顶,该控制开关特别适合应用到包括用于使车辆的部件(诸如窗和/或座椅和/或门)移动的致动器装置的电路。在根据本技术的开关中,当钥匙达到预定倾斜角时,按钮的开关以大致瞬时的方式进行。根据本技术的开关可以在维持使用者的触觉感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单重开关或双重开关。因此,本开关是模块化开关。
技术介绍
从专利申请EP2468590已知包含用于具有硅酮圆顶的接触部件的致动机构的开关,其中,与钥匙关联的致动尖端被适配为在倾斜平面上滑动,并且其中,该尖端在倾斜平面上沿着其行程作用于致动元件,该致动元件被适配为随着其绕着固定支轴转动而作用于硅酮圆顶,其中该支轴例如包含在所述倾斜平面形成在其上的结构中。由致动元件在圆顶上施加的作用导致圆顶的结构塌缩,因此使电接触部件闭合。虽然该解决方法看起来简单,但是在试图确保在所述开关的所有部件中足够水平的激活/去激活可靠性时出现困难。主要困难在于这种水平枢轴转动的钥匙的受限行程,这是由于美观和人机工程学的两种原因,并且这通常不能确保接触部件的适当开关。此外,最新的结构规格要求接触部件中心之间的距离(例如硅酮圆顶之间的距离)更短。这表现为力/位移曲线图在预定时刻表现出力的突然减小。按钮的开关正巧发生在力突然下降的该时刻。这意味着,在硅酮圆顶和固定的支点之间的减小的距离的情况下,需要产生非常大的角度以便获得足以确保进行电开关的行程。这种大角度不能够确保圆顶的适当致动,该适当致动应尽可能垂直地发生。如果开关必须被设计为用于单重或双重卡扣,那么现有技术中目前已知的解决方案不能够确保恒定的力/位移、触觉感知和产生的噪音特征。因此,至今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提供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开关应用模块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了维持所有设计感官特征(例如触觉和听觉特征)的改进的开关而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钥匙,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部分;外壳结构,所述钥匙以使得其能够绕着第一支点转动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结构的上部;尖端,其在一端固定到所述钥匙并且与其整体地移动,以便受弹性单元抵抗而沿着所述钥匙的第一轴滑动;印刷电路板,其包括光源和至少两个按钮;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外壳结构的下部;每个按钮包括至少一个硅酮圆顶和用于在压缩所述圆顶时闭合电路的至少一个电接触部件;所述外壳结构在其内部部分中包括喇叭形结构,所述喇叭形结构具有相对于第二垂直轴镜像相对并且形成第一钝角的两个倾斜的接触平面,所述尖端能够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上沿着其行程滑动;所述喇叭形结构结构性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结构;所述开关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定位在所述喇叭形结构旁边,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能够被所述尖端截住并且引起至少一个按钮的电开关;每个致动器是单块的,并且包括:两个接触部分,每个接触部分位于倾斜的接触平面旁边,所述尖端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上沿着其行程作用于所述接触部分;以及两个致动部分,每个致动部分位于按钮附近并且通过在相应的硅酮圆顶上施加力而作用于相应的按钮;所述接触部分被置于所述两个致动部分之间;所述致动器的每个致动部分处于相应的硅酮圆顶之上,使得所述致动器的重量仅由所述硅酮圆顶承受;并且根据由所述尖端直接施加在所述接触部分中的一个上的作用,相应致动器能够绕着两条转动轴中的一条转动;所述两条转动轴中的每一条分别位于同一致动器的致动部分上;根据所述钥匙的转动方向,所述转动轴分别位于必须作用于所述开关的致动部分处。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使车辆或船的部件移动的致动器装置的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用于使车辆的至少一个部件移动的至少一个致动器装置,所述电路包括上面所述的控制开关,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部件是窗户、座椅或门。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根据下面对所述开关和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描述,所述开关和电路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这些附图具体图示了以下内容:·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具有关联的致动机构的开关的轴侧图;·图2是图1的开关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开关、特别是该开关的外壳结构的俯视图;·图4A、4B、4C和4D示出了图1的开关在三个连续时刻由致动机构所采取的不同配置中的第一实施例;图4A示出了处于空闲操作配置中的开关;图4B示出了在空闲操作配置和拉动操作配置之间的转换期间的开关;图4C示出了处于拉动操作配置中的开关;图4D示出了在包括允许产生单重卡扣开关的适配器的不同实施例中,处于拉动操作配置中的开关;·图5A、5B、5C和5D示出了图1的开关在四个连续时刻由致动机构所采取的四个配置中的第二实施例;图5A示出了在达到拉动操作配置之前的第一转换期间的开关;图5B示出了在达到拉动操作配置之前的第二转换期间的开关;图5C示出了处于拉动操作配置中的开关;图5D示出了在已经进行开关操作之后钥匙的另外行程期间的开关;·图6示出了借助于图5A-5D中示出的致动机构所获得的力/位移曲线图;·图7A-7D示出了不同实施例的细节的一些截面图;具体地,图7A是开关相对于比图3中使用的截面更低的平面的底部截面图;图7B是图7A的开关的垂直截面图;图7C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尖端、喇叭形结构以及接触部分的细节;图7D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尖端、喇叭形结构以及接触部分的细节;·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用于使车辆或船的部件移动的致动器装置的电路,该电路包括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上述附图,控制开关包括:例如水平枢轴转动的钥匙2,使用者能够通过该钥匙2操作开关;外壳结构3,所述钥匙2以使得其能够绕着第一支点“O”转动的方式被固定在该外壳结构3的上部中;尖端4,其在一端固定到钥匙2并且随钥匙2整体移动,使得尖端4能够受弹性单元41抵抗而沿着所述钥匙2的第一轴“X”滑动。所述弹性单元41是例如具有预设定弹性常数“w”的螺旋弹簧。更具体地,尖端4在其自由端处包括滑动部分43。如在附图中清晰可见的,所述外壳结构3优选是盒状结构,在其中,上基底是打开的以允许将钥匙2插入到上部中,并且将印刷电路板5固定在下部中。根据本技术,在组装致动机构之后,闭合元件37被安装在下端处。位于所述外壳结构3的下部中的印刷电路板5包括至少两个按钮51。多个连接接触部件55固定到所述印刷电路板5,并且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5中包含的电路。所述连接接触部件55至少部分地从闭合元件伸出,以允许将开关连接到例如车辆或船中包含另外的电路1。所述电路1被适配为例如通过适当地激活诸如马达装置之类的致动器装置来使车辆或船的部件(例如,门中包含的窗户和/或驾驶员/乘客的座椅)移动。所述钥匙2还可以被插入到车辆或船中包含的控制面板(例如扶手和/或仪表盘)中,使得其能够被使用者容易接近和操作。所述外壳结构3在其内部部分3'中包括喇叭形结构31,该喇叭形结构31包括两个倾斜的接触平面311,所述接触平面311例如相对于第二轴“Z”镜像地相对,优选是垂直的,从而形成第一钝角“α”。所述尖端4能够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311上沿着其行程滑动。所述喇叭形结构31被结构性地固定到外壳结构3,例如固定到外壳结构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改进的单致动器控制开关及包含该控制开关的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开关,包括:·钥匙(2),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部分(22),·外壳结构(3),所述钥匙(2)以使得其能够绕着第一支点(O)转动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结构(3)的上部;·尖端(4),其在一端固定到所述钥匙(2)并且与其整体地移动,以便受弹性单元(41)抵抗而沿着所述钥匙(2)的第一轴(X)滑动;·印刷电路板(5),其包括光源和至少两个按钮(51);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外壳结构(3)的下部;每个按钮(51)包括至少一个硅酮圆顶(511)和用于在压缩所述硅酮圆顶(511)时闭合电路的至少一个电接触部件(512);所述外壳结构(3)在其内部部分(3’)中包括喇叭形结构(31),所述喇叭形结构(31)具有相对于第二垂直轴(Z)镜像相对并且形成第一钝角(α)的两个倾斜的接触平面(311),所述尖端(4)能够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311)上沿着其行程滑动;所述喇叭形结构(31)结构性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结构(3);所述开关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6),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6)定位在所述喇叭形结构(31)旁边,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6)能够被所述尖端(4)截住并且引起至少一个按钮的电开关;每个致动器(6)是单块的,并且包括:两个接触部分(65),每个接触部分(65)位于倾斜的接触平面(311)旁边,所述尖端(4)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311)上沿着其行程作用于所述接触部分;以及两个致动部分(63),每个致动部分(63)位于按钮(51)附近并且通过在相应的硅酮圆顶(511)上施加力而作用于相应的按钮(51);所述接触部分(65)被置于所述两个致动部分(63)之间;所述致动器(6)的每个致动部分(63)处于相应的硅酮圆顶(511)之上,使得所述致动器(6)的重量仅由所述硅酮圆顶(511)承受;并且根据由所述尖端(4)直接施加在所述接触部分(65)中的一个上的作用,相应致动器(6)能够绕着两条转动轴(T、T’)中的一条转动;所述两条转动轴(T、T’)中的每一条分别位于同一致动器(6)的致动部分(63)上;根据所述钥匙(2)的转动方向,所述转动轴(T、T’)分别位于必须作用于所述按钮(51)的致动部分(63)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开关,包括:·钥匙(2),其包括至少一个透明部分(22),·外壳结构(3),所述钥匙(2)以使得其能够绕着第一支点(O)转动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外壳结构(3)的上部;·尖端(4),其在一端固定到所述钥匙(2)并且与其整体地移动,以便受弹性单元(41)抵抗而沿着所述钥匙(2)的第一轴(X)滑动;·印刷电路板(5),其包括光源和至少两个按钮(51);所述印刷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外壳结构(3)的下部;每个按钮(51)包括至少一个硅酮圆顶(511)和用于在压缩所述硅酮圆顶(511)时闭合电路的至少一个电接触部件(512);所述外壳结构(3)在其内部部分(3’)中包括喇叭形结构(31),所述喇叭形结构(31)具有相对于第二垂直轴(Z)镜像相对并且形成第一钝角(α)的两个倾斜的接触平面(311),所述尖端(4)能够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311)上沿着其行程滑动;所述喇叭形结构(31)结构性地固定到所述外壳结构(3);所述开关包括至少一个致动器(6),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6)定位在所述喇叭形结构(31)旁边,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致动器(6)能够被所述尖端(4)截住并且引起至少一个按钮的电开关;每个致动器(6)是单块的,并且包括:两个接触部分(65),每个接触部分(65)位于倾斜的接触平面(311)旁边,所述尖端(4)在所述倾斜的接触平面(311)上沿着其行程作用于所述接触部分;以及两个致动部分(63),每个致动部分(63)位于按钮(51)附近并且通过在相应的硅酮圆顶(511)上施加力而作用于相应的按钮(51);所述接触部分(65)被置于所述两个致动部分(63)之间;所述致动器(6)的每个致动部分(63)处于相应的硅酮圆顶(511)之上,使得所述致动器(6)的重量仅由所述硅酮圆顶(511)承受;并且根据由所述尖端(4)直接施加在所述接触部分(65)中的一个上的作用,相应致动器(6)能够绕着两条转动轴(T、T’)中的一条转动;所述两条转动轴(T、T’)中的每一条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尔科·巴瑞尔米开朗基罗·博诺
申请(专利权)人:比特龙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