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4359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6 08:04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壳体(10)、加热器芯(40)、第一空气混合门(51)、第二空气混合门(52)、以及致动器(70)。空调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1a)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加热器芯加热分别流经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的空气。第一空气混合门在第一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第二空气混合门在第二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致动器将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闭动作联动为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has an air conditioner housing (10), a heater core (40), a first air mixing gate (51), a second air mixing gate (52), and an actuator (70). The air conditioner housing has a first air passage (11a) inside and a second air passage (11b). The heater cores are heated separately through the first air passage and the air of the second air passage. The first air mixing gate adjusts the ratio of the flow of air through the heater core to the flow of air bypassing the heater core in the first air passage based on the on-off action. The second air mixing gate adjusts the ratio of the flow of air through the heater core to the flow of air bypassing the heater core in the second air passage based on the on-off action. The actuator couples the first air mixing door and the second air mixing door to the first air mixing door and the second air mixing door respectively, and the opening degree of the air mixing door is diffe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专利技术基于2014年10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202821号,其公开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空调壳体内具有两个空气通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有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在内部具有空气通路的空调壳体。在空调壳体内,从上游侧开始依序配置有送风机、蒸发器、以及加热器芯。空调壳体内的空气通路通过隔板而被划分为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将通过送风机后被导入的空气向车室内吹送。并且,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配置于第一空气通路的第一空气混合门与配置于第二空气通路的第二空气混合门。第一空气混合门在第一空气通路中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第二空气混合门在第二空气通路中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该车辆用空调装置通过使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变化来调整向车室内吹送的空气的温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40247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两个空气混合门的开度被设定为同一值。因此,从第一空气通路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与从第二空气通路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的温度是大致相同的值。如果能够在前者的值和后者的值之间设置差,则能够将不同温度的空气供给到车室内,因此能够实现更舒适的车内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通过第一空气通路而被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与通过第二空气通路而被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之间设置温度差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壳体、加热器芯、第一空气混合门、第二空气混合门、以及致动器。空调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加热器芯加热分别流经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的空气。第一空气混合门在第一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第二空气混合门在第二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致动器将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闭动作联动为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因此能够在通过第一空气通路而被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与通过第二空气通路而被供给到车室内的空气之间设置温度差。附图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通过参照附图和下述的详细说明,变得更加明确。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况结构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周围的结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致动器的结构的主视图。图4A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动作例的剖面图。图4B是表示图3所示的致动器的动作例的主视图。图5A是表示图2所示的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动作例的剖面图。图5B是表示图3所示的致动器的动作例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以及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齿条的位移量与从除霜吹出口或面部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温度的关系,以及齿条的位移量与从脚部吹出口吹出的空气的温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9是表示变形例的致动器的结构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致动器的结构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以及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致动器的结构的主视图。图13A是表示变形例的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以及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3B是表示变形例的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以及齿条的位移量与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空调壳体10、送风机20、蒸发器30、加热器芯40。空调壳体10在内部具有空气通路11,该空气通路11是送风用的空气的通路。在空气通路11内,从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送风机20、蒸发器30、以及加热器芯40。空气通路11通过形成于空调壳体10的内部的隔板18而被划分为第一空气通路11a与第二空气通路11b。空调壳体10在上游侧的外壁具有外部气体导入口12与内部气体导入口13。外部气体导入口12将车室外的空气(外部气体)吸入空气通路11。内部气体导入口13将车室内的空气(内部气体)吸入空气通路11。外部气体导入口12位于第一空气通路11a的上游。内部气体导入口13位于第二空气通路11b的上游。空调壳体10在下游侧的外壁具有除霜吹出口14、面部吹出口15、脚部吹出口16。除霜吹出口14将空气通路11内的空气向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内侧部分吹出。面部吹出口15将空气通路11内的空气向车辆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座的乘员的头部、胸部吹出。除霜吹出口14以及面部吹出口15位于第一空气通路11a的下游。脚部吹出口16将空气通路11内的空气向车辆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座的乘员的脚边吹出。脚部吹出口16位于第二空气通路11b的下游。送风机20具有配置于第一空气通路11a的上游侧的第一送风机21和配置于第二空气通路11b的上游侧的第二送风机22。第一送风机21将被从外部气体导入口12吸入的外部气体或被从内部气体导入口13吸入的内部气体向第一空气通路11a吹送。第二送风机22将被从外部气体导入口12吸入的外部气体或被从内部气体导入口13吸入的内部气体向第二空气通路11b吹送。蒸发器30在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隔板18并以占据第一空气通路11a的整个剖面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的整个剖面的方式配置。如同众所周知的那样,蒸发器30是通过制冷循环的低压制冷剂从空气吸热并蒸发来将空气冷却及除湿的制冷用热交换器。蒸发器30将分别由第一送风机21以及第二送风机22吹送来的空气冷却及除湿,并向位于下游侧的加热器芯40吹送。加热器芯40在相对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隔板18并以占据第一空气通路11a的一部分剖面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的一部分剖面的方式配置。在第一空气通路11a中,配置有加热器芯40的部分构成加热流路16a,未配置有加热器芯40的部分构成旁通流路16b。同样,在第二空气通路11b中,配置有加热器芯40的部分构成加热流路17a,未配置有加热器芯40的部分构成旁通流路17b。通过冷却车载发动机而导致温度上升了的冷却水在加热器芯40的内部流动。加热器芯40是将该冷却水作为制热用热源来加热空气的加热用热交换器。加热器芯40将由蒸发器30冷却以及除湿后的空气加热并向下游侧吹送。由此,在第一空气通路11a中,通过将通过了加热流路16a而被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空调壳体(10),该空调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1a)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加热器芯(40),该加热器芯加热分别流经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以及所述第二空气通路的空气;第一空气混合门(51),该第一空气混合门在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第二空气混合门(52),该第二空气混合门在所述第二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以及致动器(70),该致动器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闭动作联动为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1 JP 2014-202821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空调壳体(10),该空调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1a)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加热器芯(40),该加热器芯加热分别流经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以及所述第二空气通路的空气;第一空气混合门(51),该第一空气混合门在所述第一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第二空气混合门(52),该第二空气混合门在所述第二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以及致动器(70),该致动器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闭动作联动为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闭状态,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开状态,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与所述全开状态以及所述全闭状态不同的开度状态作为中间状态时,在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状态为所述中间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与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闭状态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同时为所述全闭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开状态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同时为所述全开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闭状态时,在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从所述全闭状态向使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增加的方向变化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变化量比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的开度的变化量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的、通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为最大的开度状态作为全开状态时,在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所述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从所述全开状态向使绕过所述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增加的方向变化时,所述致动器使所述第一空气混合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户康裕加藤慎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