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马达控制电路、振动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43451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马达控制电路、振动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被设置为分别经由第一、第二方波输出引脚输出第一、第二方波信号;电平转换芯片,具有A、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A、B端第一引脚、及A、B端第二引脚,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接入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接入设定的目标电压;A端第一、第二引脚分别与第一、第二方波输出引脚连接;B端第一、第二引脚输出将两路方波信号的幅值放大为等于目标电压的两路控制信号;及供电单元,采用电池作为电源,且被设置为基于电池电压提供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和目标电压。

Piezoelectric motor control circuit, vibr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ezoelectric motor control circuit, vibr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control circuit comprises a micro control unit, is set via the first and second square wave output pi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square wave signal; level conversion chip, with A, B power supply voltage input pin A the B end of the first pin, A, and B terminal second pin power supply voltage A power supply voltage input pin access micro control unit, the target voltage at B power supply voltage input pin access set; A end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in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quare wave output pin; B end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output pins the amplitude of the two square wave signal amplification is equal to the target voltage of the two control signal; and a power supply unit, using the battery as power supply, and based on the voltage of the battery is set to provide a micro control unit Supply voltage and target vol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马达控制电路、振动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压电马达控制
,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基于该种控制电路的压电马达振动系统、及设置有该种振动系统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压电马达是利用压电体的压电逆效应进行电能至机械能转换的电动装置,其在进行电能至机械能的转换过程中,内部的压电体会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振动,因此,微型压电马达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上,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其中,应用在这些电子设备上的一种典型的压电马达是由交流信号控制,在控制压电马达振动时需要向压电马达提供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方波信号,而方波信号的频率则需要按照压电马达的共振频率设计。为了使该种压电马达输出较强振动强度,目前主要通过各种逻辑电路来输出满足要求的两路方波信号,但逻辑电路的结构相对复杂,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在小型电子设备,特别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应用,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还能输出最大电压幅值的方波信号、以获得较强振感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的新的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其包括:微控制单元,设置有第一方波输出引脚和第二方波输出引脚,所述微控制单元被设置为经由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输出第一方波信号、及经由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输出第二方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方波信号与所述第二方波信号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电平转换芯片,具有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A端第一引脚、A端第二引脚、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B端第一引脚和B端第二引脚,其中,所述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接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所述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接入设定的目标电压;所述A端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连接;所述A端第二引脚与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连接,所述B端第一引脚输出将所述第一方波信号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B端第二引脚输出将所述第二方波信号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的第二控制信号;以及,供电单元,采用电池作为电源,且所述供电单元被设置为基于电池电压提供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和所述目标电压。可选的是,所述电平转换芯片还具有使能引脚,所述使能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设置的使能信号输出引脚连接。可选的是,所述目标电压等于所述电池电压。可选的是,所述电池电压为4.2V。可选的是,所述微控制单元为供电电压小于或者等于3.3V的微控制单元。可选的是,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型号为SGM4553、TXB0102或者SN74LVC2T4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电马达振动系统,其包括压电马达和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压电马达控制电路,电平转换芯片的B端第一引脚与所述压电马达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平转换芯片的B端第二引脚与所述压电马达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压电马达振动系统。本技术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一方面,本技术的压电马达控制电路采用微控制单元(MCU)直接提供满足压电马达控制要求的两路方波信号,大大简化了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另一方面,基于能耗的考虑,本技术可以采用具有较低供电电压的微控制单元,而方波信号的幅值最大只能达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因此,本技术还设置了电平转换芯片,以将方波信号的幅值进行提升后再输出给压电马达,进而提高压电马达的振动强度。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为根据本技术压电马达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压电马达振动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方框原理图;图4为图1中第一方波信号、第二方波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的对比时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U1:微控制单元(MCU);VDD: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IO1: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2: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3:使能信号输出引脚;A1:A端第一引脚;A2:A端第二引脚;B1:B端第一引脚;B2:B端第二引脚;VCCA: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B: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SYS:目标电压;Sig1:第一输入端;Sig2:第二输入端;U2:供电单元;U3:电平转换芯片;EN:使能引脚;S1-第一方波信号;S2-第二方波信号;S1′-第一控制信号;S2′-第二控制信号。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是根据本技术压电马达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根据图1所示,该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包括微控制单元(MCU)U1、电平转换芯片U3和供电单元U2。该微控制单元U1设置有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和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微控制单元U1被设置为经由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输出第一方波信号S1、及经由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输出第二方波信号S2,其中,参见图4所示,第一方波信号S1与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其中,在将微控制单元U1设置成为能够输出方波信号的信号发生器的应用中,较为典型的结构是利用微控制单元U1的定时器中断输出方波信号。为了降低压电马达控制电路的整体功耗,本技术的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可以采用供电电压VDD小于或者等于3.3V的微控制单元U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供电电压VDD为1.8V的微控制单元U1。在此,由于该方波信号是基于微控制单元U1的供电电压VDD产生,因此,通过微控制单元U1产生的第一方波信号S1和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的最大值为供电电压VDD。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一方波信号S1和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等于供电电压VDD。在供电电压VDD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利用第一方波信号S1和第二方波信号S2直接控制压电马达,则将影响压电马达输出的振动强度。为此,本技术在对控制电路进行简化结构及降低能耗的设计的同时,还设置了电平转换芯片U3,以将第一方波信号S1和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提升后再控制压电马达,以同时保证压电马达输出最强振动强度。该电平转换芯片U3至少能够提供双通道电平转换,因此,该电平转换芯片U3具有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A、A端第一引脚A1、A端第二引脚A2、B端供电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电马达控制电路、振动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U1),设置有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和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所述微控制单元(U1)被设置为经由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输出第一方波信号(S1)、及经由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输出第二方波信号(S2),其中,所述第一方波信号(S1)与所述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电平转换芯片(U3),具有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A)、A端第一引脚(A1)、A端第二引脚(A2)、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B)、B端第一引脚(B1)和B端第二引脚(B2),其中,所述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A)接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VDD),所述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B)接入设定的目标电压(VSYS);所述A端第一引脚(A1)与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连接;所述A端第二引脚(A2)与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连接,所述B端第一引脚(B1)输出将所述第一方波信号(S1)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VSYS)的第一控制信号(S1′),所述B端第二引脚(B2)输出将所述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VSYS)的第二控制信号(S2′);以及,供电单元(U2),采用电池作为电源,且被设置为基于电池电压提供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VDD)和所述目标电压(VSY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马达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单元(U1),设置有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和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所述微控制单元(U1)被设置为经由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输出第一方波信号(S1)、及经由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输出第二方波信号(S2),其中,所述第一方波信号(S1)与所述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电平转换芯片(U3),具有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A)、A端第一引脚(A1)、A端第二引脚(A2)、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B)、B端第一引脚(B1)和B端第二引脚(B2),其中,所述A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A)接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供电电压(VDD),所述B端供电电压输入引脚(VCCB)接入设定的目标电压(VSYS);所述A端第一引脚(A1)与所述第一方波输出引脚(IO1)连接;所述A端第二引脚(A2)与所述第二方波输出引脚(IO2)连接,所述B端第一引脚(B1)输出将所述第一方波信号(S1)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VSYS)的第一控制信号(S1′),所述B端第二引脚(B2)输出将所述第二方波信号(S2)的幅值放大为等于所述目标电压(VSYS)的第二控制信号(S2′);以及,供电单元(U2),采用电池作为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