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强哲菲专利>正文

内燃机活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920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活塞头部内设有环形油腔,环形油腔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该活塞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活塞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内燃机
,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活塞。
技术介绍
V型排列内燃机是高效、紧凑的动力引擎,其相邻气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与直列布局形式相比,V型内燃机缩短了机体的长度和高度,V型排列气缸对向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振动,使内燃机运转更为平顺,具有结构紧凑,功率密度大,运行平稳等显著特点。为适应内燃机不断提升使用功率和排放升级的要求,内燃机活塞普遍采用内冷却油腔结构对活塞头部强制冷却,V型排列内燃机活塞部分采用单内冷却油腔结构活塞,对于大缸径及大功率内燃机活塞还采用双冷却油腔结构。V型排列内燃机活塞在气缸内运行时,活塞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不垂直,在特殊工作环境下受安装空间条件的限制,直列内燃机气缸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也不垂直,以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当内燃机的气缸中心线与水平面不垂直,活塞及环形冷却油腔和盆形冷却油腔在气缸内呈倾斜状态,活塞工作时高压冷却油受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力的作用更容易加速流向环形冷却油腔的底部,在活塞头部最上侧的那一段环形油腔冷却油更难以停留,这一段冷却油腔是活塞环形冷却油腔中冷却效用最为薄弱的位置,活塞在高负荷工作条件下此部位的活塞环槽易产生积炭等失效问题;同时,受进油压力的作用,冷却油难以均匀的流入到左右二侧的环形冷却油腔内,左右二侧环形冷却油腔进油量难以控制,而且活塞头部不同位置的冷却油腔因储油和进油情况差异冷却极不均衡,冷却效果差异也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内燃机活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所述活塞头部内设有环形油腔,所述环形油腔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塞头部于环形油腔的顶部区域下部开设有沉油槽,所述顶部区域和沉油槽相通形成所述滞油腔。所述环形油腔于顶部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油孔,所述第一排油孔与活塞内腔连通。所述活塞头部于环形油腔的顶部区域下部插设有两根单向进油管,两根所述单向进油管伸入至顶部区域,所述顶部区域与单向进油管围合形成所述滞油腔。所述单向进油管的端面设有便于将冷却油送入滞油腔的导油斜面。所述活塞头部还设有盆形油腔,所述环形油腔于顶部区域的内环开设有与盆形油腔连通的第二排油孔。所述盆形油腔于靠近顶部区域处开设有第三排油孔,所述第三排油孔与活塞内腔连通的。所述盆形油腔靠近活塞内腔的面设为平直面。所述环形油腔于底部区域开设有第四排油孔,所述第四排油孔与活塞内腔连通。所述环形油腔内设有多个呈上下相对设置的隔油板,上下隔油板之间设有过油间隙,各所述隔油板将环形油腔分隔为顶部分油区、侧部振荡冷却区和底部排油区,所述滞油腔设于顶部分油区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活塞头部内设有环形油腔,环形油腔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活塞,滞油腔使得冷却油进入顶部分油区后先在顶部分油区充盈,再向侧部振荡冷却区进行分油,提高了顶部分油区冷却油的充盈量,大大提高了对活塞头部顶侧的冷却效果,防止活塞头部顶侧环槽因过热产生积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环形油腔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环形油腔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环形油腔型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环形油腔型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环形油腔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环形油腔型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环形油腔型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环形油腔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单向进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中环形油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活塞头部;11、环形油腔;111、顶部分油区;112、侧部振荡冷却区;113、底部排油区;114、滞油腔;115、沉油槽;116、第一排油孔;117、第二排油孔;118、第四排油孔;12、盆形油腔;121、第三排油孔;122、平直面;2、活塞裙部;3、隔油板;4、单向进油管;41、导油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图1至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内燃机活塞的第一种实施例,该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1和活塞裙部2,活塞头部1内设有环形油腔11,环形油腔11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114。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活塞,滞油腔114使得冷却油进入顶部分油区111后先在顶部分油区111充盈,再向侧部振荡冷却区112进行分油,提高了顶部分油区111冷却油的充盈量,大大提高了对活塞头部1顶侧的冷却效果,可防止在活塞头部1顶侧环槽因过热产生的积炭。本实施例中,环形油腔11于顶部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油孔116,第一排油孔116与活塞内腔连通。该结构的活塞为单油腔活塞,该第一排油孔116利于冷却油从顶部分油区111流入活塞内腔,并对连杆小头进行冷却润滑,提高了连杆小头与活塞销的润滑效果。本实施例中,环形油腔11于底部区域开设有第四排油孔118,第四排油孔118与活塞内腔连通。该结构中,环形油腔11内的冷却油从侧部振荡冷却区112进入底部排油区113后由第四排油孔118进入活塞内腔。本实施例中,活塞头部1于环形油腔11的顶部区域下部插设有两根单向进油管4,两根单向进油管4伸入至顶部区域,顶部区域与单向进油管4围合形成滞油腔114。该结构中,两根单向进油管4使得顶部区域两侧的过油间隙减小,有效果控制了冷却油向两侧分流的流量,提高了冷却油的充盈量,两根单向进油管4形成双进油方式,利于顶部滞油腔114冷却油的充盈,也利于冷却油进行二次分配及流量均衡;并且,单向进油管4可防止冷却油回流逃逸,保证了进油效率。本实施例中,单向进油管4的端面设有便于将冷却油送入滞油腔114的导油斜面41。该导油斜面41利于将冷却油送入滞油腔114,促进了顶部滞油腔114冷却油的聚集,同时也可防止润滑油的逃逸。实施例2:图4至图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内燃机活塞的第二种实施例,该内燃机活塞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环形油腔11内设有多个呈上下相对设置的隔油板3,上下隔油板3之间设有过油间隙,各隔油板3将环形油腔11分隔为顶部分油区111、侧部振荡冷却区112和底部排油区113,滞油腔114设于顶部分油区111内。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活塞,通过多个上下相对设置的隔油板3将环形油腔11分隔为顶部分油区111、侧部振荡冷却区112和底部排油区113,可延长冷却油在环形油腔11的停留时间,增强活塞头部1的振荡冷却效果,分区振荡冷却提高了环形油腔11的均衡冷却;而滞油腔114使得冷却油进入顶部分油区111后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活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1)和活塞裙部(2),所述活塞头部(1)内设有环形油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油腔(11)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1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活塞,包括活塞头部(1)和活塞裙部(2),所述活塞头部(1)内设有环形油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油腔(11)于顶部区域设有用于提高冷却油充盈量的滞油腔(1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部(1)于环形油腔(11)的顶部区域下部开设有沉油槽(115),所述顶部区域和沉油槽(115)相通形成所述滞油腔(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油腔(11)于顶部区域开设有第一排油孔(116),所述第一排油孔(116)与活塞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部(1)于环形油腔(11)的顶部区域下部插设有两根单向进油管(4),两根所述单向进油管(4)伸入至顶部区域,所述顶部区域与单向进油管(4)围合形成所述滞油腔(1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进油管(4)的端面设有便于将冷却油送入滞油腔(114)的导油斜面(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哲菲
申请(专利权)人:强哲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