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7625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包括混凝土墙板,所述混凝土墙板的一面与压型钢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远离所述混凝土墙板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型钢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保温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螺杆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上,另一端穿过保温板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固定稳定牢固,且不会对压型钢板造成损坏,不会在浇筑混凝土造成流浆现象,保证了整个组合楼板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墙体增加保温层可有效降低空调的能耗,已成为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举措。现有的安装保温层的方式一般包括采用膨胀螺栓或射钉进行固定、采用预留钢筋头固定和粘接剂固定,但是以上方式均存在不足之处。对于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如采用膨胀螺栓或射钉进行固定,不易穿透压型钢板,施工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如采用预留钢筋头固定,则在压型钢板上的楼板混凝土浇筑前,需在压型钢板上进行大量的钻孔,导致混凝土浇筑时流浆严重,不利于混凝土楼板质量。因压型钢板表面光滑,采用粘结剂固定时,保温板难以用粘接剂固定牢靠,容易发生空鼓、开裂甚至脱落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固定牢固的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包括混凝土墙板,所述混凝土墙板的一面与压型钢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远离所述混凝土墙板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型钢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保温板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螺杆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上,另一端穿过保温板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固定稳定牢固,且不会对压型钢板造成损坏,不会在浇筑混凝土造成流浆现象,保证了整个组合楼板的质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螺杆头,所述螺杆头的端面与所述压型钢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螺杆的一端上设置螺杆头,增大螺杆端面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焊接面积,进一步确保焊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进一步,所述螺杆头与所述保温板之间以及所述螺母与所述保温板之间均设有垫片。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保温层多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板属于疏松的低密度材料,垫片的设置能确保螺杆头与螺母对保温板的锁紧面积,避免对保温板造成损害。进一步,多个所述螺杆均匀设在所述压型钢板的一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杆之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邻的两个螺杆之间的距离设置在400mm-600mm,一方面能确保对保温板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焊接过多的螺杆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增加施工劳动力。进一步,所述螺杆的直径为4mm-6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螺杆的直径采用4mm-6mm,既能保证保温层与压型钢板之间固定连接的牢固性,又能避免螺杆过粗时需要对保温层钻取较大的孔,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性。进一步,所述垫片采用镀锌钢板,厚度1-2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片采用镀锌钢板,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垫片的厚度采用1-2mm,不会对整个楼板厚度造成影响。进一步,所述垫片形状为正方形,边长100mm-150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垫片的形状可以采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以及其他形状。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压型钢板,在压型钢板的一面上设置绑扎钢筋;步骤二,在压型钢板绑扎钢筋的一面上浇筑混凝土墙板;步骤三,在压型钢板远离混凝土的体面上焊接多个螺杆,使得螺杆的一端端面与压型钢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步骤四,在保温板上钻取供螺杆穿过的通孔;步骤五,将保温板贴近螺杆使得螺杆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然后在螺杆伸出通孔的一端上安装螺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浇筑混凝土后,在压型钢板的一面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螺杆,然后通过螺母将保温层固定在螺杆上,对保温层的固定稳定牢固,又不必在压型钢板上钻孔,不会对混凝土的浇筑以及压型钢板造成影响。进一步,步骤五中,将保温板贴近螺杆前,在螺杆上套上垫片,然后将保温板贴近螺杆使得螺杆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在螺杆伸出通孔的一端上套上垫片,然后安装螺母。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现有的保温层多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板属于疏松的低密度材料,垫片的设置能确保螺杆头与螺母对保温板的锁紧面积,避免对保温板造成损害。进一步,步骤三中,将多个螺杆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方式焊接在压型钢板的一面上,且螺杆阵列排布的间距为400mm-600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邻的两个螺杆之间的距离设置在400mm-600mm,一方面能确保对保温板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焊接过多的螺杆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增加施工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混凝土墙板,2、压型钢板,3、螺杆,4、保温板,5、螺母,6、螺杆头,7、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混凝土墙板1,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与压型钢板2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2远离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一端与所述压型钢板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保温板4后通过螺母5锁紧固定。所述螺杆3的一端设有螺杆头6,所述螺杆头6的端面与所述压型钢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头6与所述保温板4之间以及所述螺母5与所述保温板4之间均设有垫片7。多个所述螺杆3均匀设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一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杆3之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所述螺杆3的直径为4mm-6mm。所述垫片7采用镀锌钢板,厚度1-2mm。所述垫片7形状为正方形,边长100mm-150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保温板4设计做法为80mm厚岩棉保温板4,采用螺杆3直径为6mm,螺杆3间距500*500,垫片7尺寸为100mm*100mm,垫片7厚度1mm,施工质量良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压型钢板2组合楼板保温板4固定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置压型钢板2,在压型钢板2的一面上设置绑扎钢筋;步骤二,在压型钢板2绑扎钢筋的一面上浇筑混凝土墙板1;步骤三,在压型钢板2远离混凝土的体面上焊接多个螺杆3,使得螺杆3的一端端面与压型钢板2的一面固定连接;步骤四,在保温板4上钻取供螺杆3穿过的通孔;步骤五,将保温板4贴近螺杆3使得螺杆3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然后在螺杆3伸出通孔的一端上安装螺母5。步骤五中,将保温板4贴近螺杆3前,在螺杆3上套上垫片7,然后将保温板4贴近螺杆3使得螺杆3的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通孔,在螺杆3伸出通孔的一端上套上垫片7,然后安装螺母5。现有的保温层多采用泡沫塑料保温板4属于疏松的低密度材料,垫片7的设置能确保螺杆头6与螺母5对保温板4的锁紧面积,避免对保温板4造成损害。步骤三中,将多个螺杆3按照矩形阵列排布的方式焊接在压型钢板2的一面上,且螺杆3阵列排布的间距为400mm-600mm。相邻的两个螺杆3之间的距离设置在400mm-600mm,一方面能确保对保温板4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焊接过多的螺杆3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增加施工劳动力。本专利技术将螺杆3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2上,另一端穿过保温板4后通过螺母5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固定稳定牢固,且不会对压型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以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板(1),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与压型钢板(2)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2)远离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一端与所述压型钢板(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保温板(4)后通过螺母(5)锁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墙板(1),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与压型钢板(2)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型钢板(2)远离所述混凝土墙板(1)的一面上固定有多个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一端与所述压型钢板(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的另一端穿过保温板(4)后通过螺母(5)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一端设有螺杆头(6),所述螺杆头(6)的端面与所述压型钢板(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头(6)与所述保温板(4)之间以及所述螺母(5)与所述保温板(4)之间均设有垫片(7)。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螺杆(3)均匀设在所述压型钢板(2)的一面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杆(3)之间的距离为400mm-600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保温板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的直径为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东姚付猛谭乃豪刘小陈仕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