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2635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部件含有摆轴、摆轴座、摆臂、脱圈板。所述脱圈板安装在摆轴座上,摆臂安装在摆轴上,摆轴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摆轴座固定在箱体上。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支座、座板、丝杆、刻度盘、手柄、指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座板连接,所述刻度盘固定在座板上,通过刻度盘和指针可获知脱圈板的间距。所述座板沿针床全幅宽横贯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支座设置在摆轴座的一侧并固定在箱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采用螺旋机构传动,其将丝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机械
,尤其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的距离决定了织物的绒长,为了使双针床经编机能编织不同绒长的织物,在编织过程中,需要根据织物要求对脱圈板的间距进行一定的调节。现有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调节机构,其在摆轴上分别连接支座与摆轴座,摆轴座与连杆连接,连杆利用偏心轮与轴连接,其在轴上安装蜗轮,蜗轮与安装在蜗杆轴上的蜗杆啮合,在蜗杆轴的端部安装手轮。其调节过程为: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蜗杆轴上的手轮来旋转蜗杆,蜗杆旋转时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其通过轴驱动偏心轮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偏心轮转动时驱动连杆向内侧或外侧位移,从而使摆轴座带动脱圈板、支座和摆轴一起运动,从而实现缩小或扩大两脱圈板间的距离。这种脱圈板间距调节机构,通过蜗轮、蜗杆和偏心轮调节脱圈板间距存在调节不精确,调节精度低,误差大的问题,且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调节过程没有刻度盘显示脱圈板间距,不能直观的获知脱圈板间距,调节过程麻烦。另外现有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的主动齿轮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过渡齿轮。转轴由手控或电控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主动齿轮与左止动齿轮啮合配合,所述过渡齿轮置于主动齿轮与右止动齿轮之间,且分别与主动齿轮、右止动齿轮啮合配合。其安装有刻度盘及指示脱圈板间距的指针,在调节时,通过转动手控装置的手轮或启动电控装置的布进电机使转轴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主动齿轮、过渡齿轮、左止动齿轮、右止动齿轮、左成圈主轴和右成圈主轴同时转动,从而驱动左脱圈板与右脱圈板向外或向内摆动,从而扩大或缩小两者间距。这种脱圈板调节机构虽然可以直观的看出脱圈板间的距离,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占用空间大,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该结构可以精确直观的调节脱圈板间距,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易于操作,脱圈板间距可无级调节。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部件含有摆轴、摆轴座、摆臂、脱圈板。所述脱圈板安装在摆轴座上,所述摆臂安装在摆轴上,所述摆轴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摆轴座固定在箱体上。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支座、座板、丝杆、刻度盘、手柄。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座板连接,所述刻度盘固定在座板上,所述座板沿针床全幅宽横贯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支座设置在摆轴座的一侧并固定在箱体上,还包括可指示脱圈板间距的指针。进一步的:转动手柄,带动丝杆转动,则与座板连接的摆轴座向前或向后移动,摆轴座带动与之连接的整套结构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使脱圈板间距扩大或缩小。进一步的:所述摆轴座与箱体连接处设置有平键,其形成一个导轨,调节时,摆轴座在导轨上进行直线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从而带动与摆轴座连接的整体结构进行同步位移。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采用丝杆和螺母配合的螺旋机构进行传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操作方便。设置了可获知脱圈板间距的指针和刻度盘,使调节结果直观、精确,脱圈板间距可无级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刻度盘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平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标示:1—箱体2—摆轴座3—支座4—手柄5—指针6—刻度盘7—座板8—丝杆9—摆轴10—丝杆螺母11—槽针摆臂12—针芯摆臂13沉降摆臂14—脱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部件含有摆轴(9)、摆轴座(2)、摆臂、脱圈板(14)。所述脱圈板(14)安装在摆轴座(2)上,所述摆臂安装在摆轴(9)上,所述摆轴(9)固定在摆轴座(2)上,所述摆轴座(2)固定在箱体(1)上,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支座(3)、座板(7)、丝杆(8)、刻度盘(6)、手柄(4)。进一步的:所述手柄(4)与丝杆(8)连接,所述丝杆(8)一端通过丝杆螺母(10)安装在支座(3)上,另一端与座板(7)连接,所述刻度盘(6)固定在座板(7)上,所述座板(7)沿针床全幅宽横贯固定在摆轴座(2)上,所述支座(3)设置在摆轴座(2)的一侧并固定在箱体(1)上,还包括可指示脱圈板(14)间距的指针(5)。进一步的:所述的脱圈板(14)安装在摆轴座(2)上,所述的槽针摆臂(11)、针芯摆臂(12)、沉降摆臂(13)一端套接在摆轴(9)上,另一端分别与其各自的针床连接,摆轴(9)固定在摆轴座(2)上。当转动手柄(4),带动丝杆(8)转动,则与座板(7)连接的摆轴座(2)向前或向后移动,摆轴座(2)带动与之连接的脱圈板(14)移动,从而使脱圈板(14)间距扩大或缩小。同时,固定在摆轴(9)上的槽针摆臂(11)、针芯摆臂(12)、沉降摆臂(13)也随着摆轴座(2)向前或向后移动,摆臂移动带动其各自的针床移动。进一步的:参见附图3,所述摆轴座(2)与箱体(1)连接处设置有平键(16),其形成一个导轨,调节时,摆轴座(2)在导轨上进行直线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从而带动与摆轴座(2)连接的整体结构进行同步位移。本专利技术的调节过程为:松掉摆轴座(2)上的螺母,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手柄(4),带动丝杆(8)转动,丝杆(8)转动,使与座板(7)连接的摆轴座(2)向前或向后移动,摆轴座(2)带动与之连接的整套结构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使脱圈板(14)间距扩大或缩小,起到调节作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14)间距的调节结构,采用丝杆(8)和螺母组成的螺旋机构传动,其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还设置了可获知脱圈板(14)间距的刻度盘(6)和指针(5),使调节结果直观、精确,脱圈板(14)间距可无级调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部件含有摆轴、摆轴座、摆臂、脱圈板,所述脱圈板安装在摆轴座上,摆臂安装在摆轴上,摆轴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摆轴座固定在箱体上,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支座、座板、丝杆、刻度盘、手柄、指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双针床经编机的成圈部件含有摆轴、摆轴座、摆臂、脱圈板,所述脱圈板安装在摆轴座上,摆臂安装在摆轴上,摆轴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摆轴座固定在箱体上,脱圈板间距调节结构包括支座、座板、丝杆、刻度盘、手柄、指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脱圈板间距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丝杆连接,丝杆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安装在支座上,另一端与座板连接,所述刻度盘固定在座板上,座板沿针床全幅宽横贯固定在摆轴座上,所述支座设置在摆轴座的一侧并固定在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依福郑春华赖秋玉黄智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