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785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转动地连接于安装部,该安装部具有多对凹槽。机臂相对于安装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机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机臂处于折叠状态,当机臂处于第二位置时,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按钮的一对凸起选择性地与安装部的多个凹槽中的一对凹槽相脱离或者相卡合,并与多个凹槽中的另一对凹槽相卡合或者相脱离,使机臂相对于安装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能够实现机臂相对于安装部处于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便于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在非工作状态、非飞行状态所占用的体积最小,方便使用者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
技术介绍
目前,消费级的无人飞行器体积相对较大,不便于消费者的携带和收纳。而小型无人飞行器由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体积小且便于携带,已成为飞行器的趋势。但是,现有的无人飞行器的机臂是不能折叠的,不利于无人飞行器向小型化发展。因此,如何使无人飞行器处于闲置的非工作状态、非飞行状态时,使其占用的体积较少,便于收纳及携带,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使无人飞行器在非工作状态、非飞行状态所占用的体积最小,便于收纳和携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转动地连接于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多对凹槽,所述机臂包括:机臂上盖,包括通孔;机臂下盖,与所述机臂上盖相扣合并通过一扣合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一对凸起,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并由所述通孔外露于所述机臂上盖,所述一对凸起选择性地与所述安装部的一对凹槽相卡合或者相脱离;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按钮,并与所述按钮一起固定于所述机臂上盖和所述机臂下盖之内;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折叠状态,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一对凸起选择性地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对凹槽相脱离或者相卡合,并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另一对凹槽相卡合或者相脱离,使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机臂下盖朝向所述机臂上盖的一侧设有凸肋,所述按钮还包括与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具有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与所述凸肋相匹配,当旋转所述机臂时,通过所述凸肋与所述多个卡槽的配合,带动所述按钮一起转动。可选地,所述凸肋呈十字型,相对应地,所述多个卡槽呈十字型。可选地,所述卡槽的数量为4个。可选地,所述卡槽等间隔地形成于所述卡合部。可选地,所述机臂下盖还包括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凸肋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卡合部,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凸肋的周围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臂下盖的底盖,所述底盖具有孔,所述支座穿过所述孔,且所述按钮、所述弹性元件分别穿过所述孔并连接于所述机臂下盖内。可选地,所述机臂上盖朝向所述机臂下盖一侧的表面凸设多个凸柱,相对应地,所述机臂下盖朝向所述机臂上盖一侧的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每个定位柱开设有定位孔,通过所述多个凸柱插入对应的所述定位孔,将所述机臂上盖和所述机臂下盖扣合在一起。可选地,所述按钮的顶部为斜面,并穿过所述安装部的中心孔、以及所述机臂上盖的所述通孔。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个侧面的多个安装部以及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机臂,所述机臂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臂。可选地,还包括动力装置及位于所述动力装置上的旋转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机臂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旋转桨旋转。可选地,所述动力装置的线缆收容于所述机臂上盖和机臂下盖扣合形成的线缆收容空间内,并部分伸出所述线缆收容空间。可选地,所述安装部具有出线孔以及与所述出线孔相连通的间隙,所述动力装置的线缆从所述出线孔伸入所述安装部,再从所述间隙伸出,并连接至主控制板,进而将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主控制板电性连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安装部还包括凸伸设置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所述机臂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进行二次限位。本技术提出的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机臂可相对于安装部处于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便于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在非工作状态、非飞行状态所占用的体积最小,方便使用者收纳和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所述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处于展开状态,其包括机臂、安装部;图2为图1中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3为图1中机臂与安装部的组装图;图4为图3中机臂与安装部的分解图;图5为图3中机臂与安装部的剖视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式无人飞行器100用于搭载照相机、摄像机等拍摄装置进行航拍作业、地图测绘、灾情调查和救援、空中监控、输电线路巡检等工作。折叠式无人飞行器100在飞行过程中具有偏航、横滚、俯仰中的一种或者以上的飞行姿态。请同时参照图1-2,折叠式无人飞行器100包括机身10、多个机臂20、动力装置30、旋转桨40。多个机臂20活动地连接于机身10的两侧。当折叠式无人飞行100处于非飞行状态时,多个机臂20能够相对于机身10转动,收拢于机身10的周围呈折叠状态(如图2所示)并处于第一位置,此时,折叠式无人飞行器100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及携带。当折叠式无人飞行器100处于飞行状态时,多个机臂20可以相对于机身展开并处于第二位置。机身10大致呈长方体,其包括机头部11、与机头部11相对设置的机尾部12、第一侧表面13、与第一侧表面13相对设置的第二侧表面14、以及多个安装部15。在其他本实施例中,机身10的形状还可以是球体、椭圆体等。在本实施例中,机头部11和机尾部12分别位于机身10相对的两个短边的端面,第一侧表面13和第二侧表面14分别位于机身10相对的两个长边的端面。安装部15由第一侧表面13、第二侧表面14的表面朝向远离第一侧表面13、第二侧表面14的方向凸伸形成。如图3-4所示,安装部15包括主体151以及连接部152。连接部152自主体151远离机身10一侧的表面延伸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2的截面长度,小于主体151的截面长度。连接部152的顶面向上凸设形成凸出部153。在主体151和连接部152之间具有间隙154。连接部152远离主体151一侧的表面为弧面,该弧面上具有出线孔155和限位部156,该出线孔155与间隙154相连通。具体地,凸出部153包括外圆部1531以及与外圆部1531同轴的内圆部1532,在外圆部1531和内圆部1532之间具有环形的缝隙。内圆部1532具有中心孔1533、以及围成该中心孔1533的内壁1534。内壁1534设有多个凹槽1535。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535的数量为4个,且4个凹槽1535等间隔地分布于内壁1534上。出线孔155和间隙154用于动力装置30的线缆(图未示)进行走线,起到隐藏线路的作用。具体地,动力装置30的线缆从出线孔155伸入安装部15,再从间隙154伸出,并连接至主控制板,实现了动力装置30与主控制板的电性连接。限位部156凸伸于安装部15的表面,用于避免机臂20在第一位置(处于折叠状态)至第二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折叠式无人飞行器及其机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转动地连接于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多对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包括:机臂上盖,包括通孔;机臂下盖,与所述机臂上盖相扣合并通过一扣合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一对凸起,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并由所述通孔外露于所述机臂上盖;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按钮,并与所述按钮一起固定于所述机臂上盖和所述机臂下盖之内;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折叠状态,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一对凸起选择性地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对凹槽相脱离或者相卡合,并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另一对凹槽相卡合或者相脱离,使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机臂,转动地连接于折叠式无人飞行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多对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包括:机臂上盖,包括通孔;机臂下盖,与所述机臂上盖相扣合并通过一扣合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按钮,包括按压部以及一对凸起,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并由所述通孔外露于所述机臂上盖;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按钮,并与所述按钮一起固定于所述机臂上盖和所述机臂下盖之内;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折叠状态,当所述机臂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一对凸起选择性地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一对凹槽相脱离或者相卡合,并与所述多个凹槽中的另一对凹槽相卡合或者相脱离,使所述机臂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下盖朝向所述机臂上盖的一侧设有凸肋,所述按钮还包括与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具有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与所述凸肋相匹配,当旋转所述机臂时,通过所述凸肋与所述多个卡槽的配合,带动所述按钮一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呈十字型,相对应地,所述多个卡槽呈十字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数量为4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等间隔地形成于所述卡合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下盖还包括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凸肋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卡合部,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凸肋的周围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华智靳洪胜聂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