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5235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其中,前纵梁加强板包括第一吸能段和加强段,第一吸能段具有凹槽结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纵梁加强板在碰撞后溃缩变形量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前纵梁总成是车辆碰撞过程中重要的传力和第二吸能段件。如图1所示,汽车的前纵梁总成包括纵梁前盖板1、纵梁本体2、纵梁上盖板3、前纵梁加强板4、副车架前加强板5以及副车架后加强板6,前纵梁加强板4设置在纵梁本体2的前段。碰撞发生时,纵梁本体2会受到碰撞的冲击力发生溃缩变形,并且冲击力会沿自身结构向后传递。现有技术中的前纵梁加强板4在碰撞后溃缩变形量不充分,导致碰撞能量未被前纵梁加强板4的良好地吸收,如此会造成纵梁本体2的后段造成较大的折弯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纵梁加强板在碰撞后溃缩变形量不充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加强板包括第一吸能段和加强段,第一吸能段具有凹槽结构。进一步地,凹槽结构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吸能段的长度方向。进一步地,第一吸能段包括多个凹槽结构,多个凹槽结构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凹槽结构的槽底的宽度小于凹槽结构的开口的宽度。进一步地,凹槽结构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或梯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吸能段为第一内凹结构,第一吸能段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凹槽结构设置在第一吸能段的外表面上。进一步地,第一吸能段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本体和第二侧边形成第一内凹结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相互连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纵梁总成,包括纵梁本体和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加强板设置在纵梁本体内,前纵梁加强板为上述提供的前纵梁加强板,第一吸能段对应于纵梁本体的前段。进一步地,前纵梁总成还包括副车架前加强板和副车架后加强板;纵梁本体为第二内凹结构,纵梁本体包括第二吸能段和折弯部,副车架前加强板和副车架后加强板均设置在第二内凹结构的外侧,副车架前加强板和副车架后加强板设置在折弯部上且副车架后加强板设置在副车架前加强板远离第二吸能段的一侧;前纵梁加强板从纵梁本体的第二吸能段延伸至折弯部上对应于副车架后加强板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前纵梁总成,前纵梁总成为上述提供的前纵梁总成。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前纵梁加强板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纵梁本体的支持强度,通过在前纵梁加强板的第一吸能段上设置凹槽结构,使得前纵梁加强板在车身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该凹槽结构能够发生充分地压溃变形,提高前纵梁加强板在碰撞过程中的缓冲性能,从而减少纵梁本体后段的变形量。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前纵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纵梁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纵梁总成的安装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纵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中前纵梁加强板的安装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纵梁前盖板;2、纵梁本体;3、纵梁上盖板;4、前纵梁加强板;5、副车架前加强板;6、副车架后加强板;10、纵梁本体;11、第二吸能段;12、折弯部;20、前纵梁加强板;21、第一吸能段;21a、凹槽结构;22、加强段;23、通孔;30、副车架前加强板;40、副车架后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纵梁加强板的实施例,该前纵梁加强板20设置在纵梁本体10内部。其中,前纵梁加强板20包括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为一体结构,第一吸能段21设置在纵梁本体10的前端,加强段22沿纵梁本体10的延伸方向设置。具体地,该第一吸能段21上设置有凹槽结构21a,作为优选实施例,凹槽结构21a由长度尺寸、深度尺寸和宽度尺寸限定,其中,凹槽结构21a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吸能段21的长度方向。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前纵梁加强板20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提高纵梁本体10的支持强度,通过在前纵梁加强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上设置凹槽结构21a,使得前纵梁加强板20在车身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该凹槽结构21a能够发生充分地压溃变形,提高前纵梁加强板20在碰撞过程中的缓冲性能,从而减少纵梁本体10后段的变形量。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均为第一内凹结构,其中,该第一内凹结构包括本体、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凹槽结构21a可设置在第一内凹结构的外侧,也可设置在第一内凹结构的内侧,作为优选实施例,该凹槽结构21a设置在第一吸能段21的外表面。其中,为了达到更好的变形效果,凹槽结构21a槽底的宽度小于凹槽结构21的开口的宽度。可选地,凹槽结构21a的宽度从槽底到开口位置逐渐变大。具体地,第一内凹结构可以设置为V型结构,且在槽底设置有弧形过渡段,也可将第一内凹结构设置为梯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内凹结构为V型结构。为了达到良好的吸能效果,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相互连通以构成该凹槽结构21a。并且,第一凹槽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一侧边的上边沿,第二凹槽的自由端延伸至第二侧边的上边沿,通过该凹槽结构21a能够使第一吸能段21在发生碰撞过程中充分变形。具体地,第一吸能段21上设置有多个凹槽结构21a,且多个凹槽结构21a相互平行设置,相邻两个凹槽结构21a的间距不等,具体地,第一吸能段21上远离加强段22的一端为第一端,凹槽结构21a越靠近第一吸能段21的第一端,相邻两个凹槽结构21a的间距越小。在本专利技术提到的实施例中,将第一吸能段21的厚度设置为小于加强段22的厚度。如此能够在满足第一吸能段21的吸能效果的同时增加加强段22的强度,使得前纵梁加强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在发生碰撞时充分压溃变形,并且避免纵梁本体10的后段过度变形。具体地,将第一吸能段21的厚度设置为2.2mm,加强段22的厚度设置为2.8mm。如图2所示,该前纵梁加强板20还包括通孔23,通孔23设置在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上。通过通孔23能够保证油液在前纵梁加强板20上的流通。可选地,相邻两个凹槽结构21a之间设置有一个通孔23。如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纵梁总成,该前纵梁总成包括纵梁本体10和前纵梁加强板20,前纵梁加强板20设置在纵梁本体10内,前纵梁加强板2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前纵梁加强板20,第一吸能段21对应于纵梁本体10的前段。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纵梁总成,通过在前纵梁加强板20的第一吸能段21上设置凹槽结构21a,使得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第一吸能段21能够充分压溃变形,进而使纵梁本体的前段充分压溃变形,并吸收由碰撞产生的能量,减少前纵梁加强板20加强段22的变形,进而减少纵梁本体后段的变形量。在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加强板(20)包括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所述第一吸能段(21)具有凹槽结构(21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加强板(20)包括第一吸能段(21)和加强段(22),所述第一吸能段(21)具有凹槽结构(2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a)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吸能段(21)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段(21)包括多个所述凹槽结构(21a),多个所述凹槽结构(21a)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a)的槽底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结构(21a)的开口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21a)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或梯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段(21)为第一内凹结构,所述第一吸能段(21)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凹槽结构(21a)设置在所述第一吸能段(21)的外表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纵梁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能段(21)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两侧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侧边形成所述第一内凹结构,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生张金虎未岩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