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及具备该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9947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3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减小压损的方式对被增压机压缩了的进气进行冷却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一种发动机(13)的进气结构,其具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增压的增压机(20)和用于容纳被增压机(20)增压了的空气并将该空气向发动机输送的进气室(22),其特征在于,在进气室(22)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节气门体(23),在节气门体(23)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发动机(13)的气缸盖(131)的进气口(131a),在进气室(22)内设有液冷式的中冷器(30)。

Air intake structure of engine of two wheeled vehicle and motor-driven two wheeled vehicle with the intake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ake structure of an engine that cools the intake air compressed by a supercharger in a manner that reduces pressure loss. An engine (13) of the inlet structur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upercharger to supercharge the air (20) and used for containing supercharger (20) pressurized air and the intake chamber of the air to the engine transport (22),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intake chamber (22) downstream of the inlet connected with the solar term door body (23), in the solar term door body (23) downstream of the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gine cylinder head (13) (131) (131A), the air inlet of the intake chamber (22) cool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liquid cooling type (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及具备该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及具备该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输出,有时在发动机的进气结构中设有使进入发动机的进气量增加的增压机。在此,当利用增压机压缩进气时,进气温度上升,其结果,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动机的输出、或易于在发动机内产生爆燃。因此,在利用增压机压缩进气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示,通常,在增压机的进气下游侧设有用于冷却进气的中冷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3259号公报在此,在中冷器为空冷式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述,为了利用行驶风来冷却进气,优选中冷器设于车体前方、且发动机的前方。但是,对于这样的中冷器的安装位置,进气通路变长而产生较大的压损,因此,无法充分地获得由冷却进气所带来的提高输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减小压损的方式对被增压机压缩了的进气进行冷却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本申请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具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增压的增压机和用于容纳被上述增压机增压了的空气并将该空气向发动机输送的进气室,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进气室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节气门体,在上述节气门体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在上述进气室内设有液冷式的中冷器。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在进气室内设有液冷式的中冷器,因此无需另设用于供进气通过中冷器的进气通路,从而能够减少冷却进气所导致的压损。另外,通过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车辆用的各构件的配置空间受到限制的机动二轮车中,能够维持车辆的紧凑性。优选的是,本申请的第1技术方案进而具备如下这样的结构。(1)在上述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且上述节气门体的入口设有燃料的喷射器。(2)上述中冷器是板式冷却器,该板式冷却器具有多片内置有冷却液通路的板,用于冷却通过上述板之间的空气,上述板在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层叠。(3)在上述结构(2)中,在上述板的至少单面形成有多片散热片。(4)在上述进气室内,在上述中冷器的进气上游侧设有具有恒定容积的容积部,在上述进气室内的上述中冷器的安装部,上述中冷器的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截面积与上述进气室内的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截面积大致相等。(5)上述节气门体和上述进气室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发动机相对位移的方式被浮动支承于上述发动机。(6)上述中冷器使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7)上述中冷器借助专用的泵和专用的散热器使冷却液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8)在上述进气室内,在进气方向上并列地设有1个以上的上游侧中冷器,并且,在上述上游侧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在进气方向上并列地设有1个以上的下游侧中冷器,上述上游侧中冷器使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上述下游侧中冷器借助专用的泵和专用的散热器使冷却液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9)在上述结构(8)中,在上述下游侧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且上述节气门体的入口设有燃料的喷射器。(10)在上述结构(6)或(8)中,上述发动机冷却水的冷却水配管设为,在发动机的冷却水上游侧分支为流入发动机的一侧和流入上述中冷器的一侧。(11)在上述结构(7)中,上述专用的泵为电动泵。(12)在上述结构(7)中,上述专用的散热器配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与发动机散热器并列。采用上述结构(1),由于从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且节气门体的入口喷射燃料,因此能够利用燃料的气化热进一步冷却被中冷器冷却了的进气。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采用上述结构(2),由于中冷器的内置有冷却液通路的板在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方向上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层叠,因此能够利用板以无紊流的方式整理(整流化)通过板之间而被冷却的进气的气流。其结果,能够将进气顺畅地从进气室输送至节气门体。采用上述结构(3),能够增大板与进气相接触的面积,能够提高基于中冷器的进气的冷却效果。采用上述结构(4),由于在中冷器的上游侧设有容积部,因此进入中冷器内之前的进气在容积部被均匀化,从而能够对中冷器均匀地输送进气。另外,由于中冷器的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截面积与进气室内的垂直于进气方向的截面积大致相等,因此进气室内的进气全部通过中冷器内,从而能够有效地冷却进气。采用上述结构(5),由于节气门体和进气室被浮动支承于发动机,因此能够使振动难以从发动机传递到节气门体和进气室。其结果,能够防止由振动所造成的节气门体和进气室的损伤等。采用上述结构(6),由于中冷器使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因此无需另设冷却系统,从而能够使冷却设备合理化。采用上述结构(7),由于中冷器借助专用的泵和专用的散热器使冷却液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因此与使用发动机冷却水的情况相比,通过使用低温的冷却液,能够提高进气的冷却效果。采用上述结构(8),利用使用发动机冷却水的上游侧中冷器冷却高温的进气,进而利用使用专用的散热器的下游侧中冷器冷却该进气。即,通过组合上游侧中冷器和下游侧中冷器,与仅以下游侧中冷器冷却进气的情况相比,能够效率良好地冷却进气,能够降低下游侧中冷器所需的冷却性能。采用上述结构(9),由于从下游侧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且节气门体的入口喷射燃料,因此能够利用燃料的气化热进一步冷却被下游侧中冷器冷却了的进气。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采用上述结构(10),能够将冷却发动机之前的冷却水向中冷器供给。采用上述结构(11),由于中冷器专用的泵为电动泵,并不是利用发动机的旋转轴的旋转进行工作的,因此能够在中冷器中有效地冷却进气。采用上述结构(12),能够容易地进行中冷器专用的散热器的配置。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是具备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具备上述第1技术方案的效果的机动二轮车。总之,采用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以减小压损的方式对被增压机压缩了的进气进行冷却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进气室附近的右侧立体图。图3是进气室附近的左侧立体图。图4是表示中冷器的冷却水路径的概略图。图5是进气室部分的与图3的方向不同的左侧立体图。图6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图7是表示上游侧中冷器和下游侧中冷器的冷却水路径的概略图。图8是表示上游侧中冷器和下游侧中冷器的不同于图7的冷却水路径的概略图。图9是表示上游侧中冷器和下游侧中冷器的不同于图7和图8的冷却水路径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1的左侧视图。在图1中,以透视状态示出覆盖车架的前围板等。此外,将本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方向的概念设为与从机动二轮车1的驾驶员处观察的方向的概念一致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具备前轮2和后轮3,前轮2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沿大致上下方向延伸的前叉4的下部。前叉4被支承于转向轴5。转向轴5被头管6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设于前叉4的上端部的上支架(未图示)处安装有沿左右延伸的杆型的转向手柄7。由此,驾驶员通过使转向手柄7左右摇摆而将转向轴5作为转动轴来操纵前轮2。车架8从头管6起向后方延伸设置。摇臂9的前端部被枢轴螺栓10轴支承于车架8的后下端部,后轮3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及具备该进气结构的机动二轮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具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增压的增压机和用于容纳被上述增压机增压了的空气并将该空气向发动机输送的进气室,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进气室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节气门体,在上述节气门体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在上述进气室内设有液冷式的中冷器,在上述进气室设有用于使进入上述中冷器之前的进气均匀化的容积部,上述节气门体与上述发动机连接,上述中冷器使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上述发动机配置于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轮和后轮之间,上述进气室配置于上述增压机的上方且上述发动机的缸体的后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17 JP 2011-251432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具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增压的增压机和用于容纳被上述增压机增压了的空气并将该空气向发动机输送的进气室,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进气室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节气门体,在上述节气门体的进气下游侧连接有上述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在上述进气室内设有液冷式的中冷器,在上述进气室设有用于使进入上述中冷器之前的进气均匀化的容积部,上述节气门体与上述发动机连接,上述中冷器使发动机冷却水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上述发动机配置于所述机动二轮车的前轮和后轮之间,上述进气室配置于上述增压机的上方且上述发动机的缸体的后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一个气缸在上述中冷器的进气下游侧、且上述节气门体的入口设有燃料的喷射器,上述喷射器用于朝向上述节气门体的入口喷射燃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节气门体和上述进气室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发动机相对位移的方式被浮动支承于上述发动机,进气管道安装于上述进气室的车宽方向的正中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气室配置于燃料箱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冷器借助专用的泵和专用的散热器使冷却液循环,从而进行进气的冷却,上述专用的泵是电动泵,上述专用的散热器以在上下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义信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