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9448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DC‑DC电源模块,储能电感,储能放能电容,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正电源输出模块,负电源输出模块,直流电源模块。通过DC‑DC电源模块中的开关管的截止与导通来控制正负电源的输出,进而达到使用一个DC‑DC芯片即可同时实现正、负电源输出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其控制模式灵活简洁,降低了设计成本及电源功耗,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输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现有的运放为了满足正常工作,减少工作异常现象,实现零输入零输出理想状态,要给运放提供正负电源。通常实现的方式有利用两组绕组输出的变压器整流后分别产生正负电源、利用两个DC-DC芯片分别实现正负电源、利用一个DC-DC芯片外加一个变压器产生正负电源、两组晶体管和电感产生正负电源。然而,上述设计方案的成本高,设计布局繁琐,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利用单个DC-DC电源芯片同时产生正负电压的电源输出,具有控制模式丰富灵活、简洁,降低设计成本及电源功耗等优点,满足开发人员的使用需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包括DC-DC电源模块2、储能电感L2、储能放能电容C8、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正电源输出模块3、负电源输出模块4、直流电源模块1;其中,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以及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一个输入端和正电压输出电路,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和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DC-DC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其中,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五端口VCC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第三端口FB作为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一端口LX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第二端口GND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三端口FB,另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另一端接地。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包括直流电源+VCC,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接地。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包括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稳压管ZW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稳压管ZW1、所述第十电容C10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并联后的第六电阻R6、稳压管ZW1和第十电容C10,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包括单向二极管D1,保险丝L105,第四电阻R4,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所述单向二极管D1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另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L105;所述保险丝L105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二极管D1和所述第七电容C7,另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第5电容C5和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保险丝L105,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管ZW1;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正电压输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为双向二极管。所述DC-DC芯片IC1中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状态控制正负电源输出;开关管截止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所述储能电感L2连接到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形成正电源回路输出正电压并对所述第十一电容C11进行充电储能,同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所述储能电感L2连接到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和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对储能放能电容C8进行充电储能,另外,所述第九电容C9接地并连接负电压输出后放电可维持负电压输出;开关管导通时,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通过开关管接地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和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形成负电源回路输出负电压并对所述第九电容C9进行充电储能,同时,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所述储能电感L2连接到所述DC-DC电源模块2接地后形成回路对储能电感L2进行充电储能,另外,所述第十一电容C11接地并连接正电压输出后放电维持正电压输出;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截止时,正电压输出由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所述单向二极管D1和所述保险丝L105形成回路提供,此时负电压输出由所述第九电容C9放电支持;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导通时,负电压输出由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通过开关管导通接地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双向二极管D3和所述第五电阻R5放电提供,此时正电压输出由所述第十一电容C11放电支持;这样能够实现同时输出正负电压。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中输出的正电压值被实时采样反馈至所述DC-DC芯片IC1中,当正电压值超过DC-DC芯片IC1内部基准电压时,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即从截止转态转换成导通状态;当正电压值低于DC-DC芯片IC1内部基准电压时,所述DC-DC芯片IC1中的开关管则从导通状态转换成截止状态。所述正电压输出值通过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调整,所述负电压输出值通过所述稳压管ZW1调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利用DC-DC芯片IC1中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状态控制正负电源输出:开关管截止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第十一电容C11进行充电储能,同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储能电感L2连接到储能放能电容C8和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对储能放能电容C8进行充电储能,另外,第九电容C9接地并连接负电压输出后放电能够维持负电压输出;开关管导通时,储能放能电容C8通过开关管接地连接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和负电源输出模块4形成负电源回路输出负电压并对第九电容C9进行充电储能,同时,直流电源模块1通过储能电感L2连接到DC-DC电源模块2接地后形成回路对储能电感L2进行充电储能,另外,第十一电容C11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模块(1)、DC‑DC电源模块(2)、储能电感(L2)、储能放能电容(C8)、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正电源输出模块(3)、负电源输出模块(4);其中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以及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一个输入端和正电压输出电路,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和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模块(1)、DC-DC电源模块(2)、储能电感(L2)、储能放能电容(C8)、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正电源输出模块(3)、负电源输出模块(4);其中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入端和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储能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和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以及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入端,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一个输入端和正电压输出电路,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和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入端,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的输入端和负电压输出电路,所述DC-DC电源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模块(2)包括DC-DC芯片(I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三电容(C3),第五电容(C5);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五端口(VCC)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第三端口(FB)作为反馈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一端口(LX)连接所述储能放能电容(C8),第二端口(GND)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四端口(EN),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DC-DC芯片(IC1)的第三端口(FB),另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正电源输出模块(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源模块(1)包括直流电源(+VCC),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源(+VCC),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正负电源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电源输出模块(4)包括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稳压管(ZW1),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与所述稳压管(ZW1)、所述第十电容(C10)并联后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并联后的第六电阻(R6)、稳压管(ZW1)和第十电容(C10),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C9)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电方向控制双向二极管(D3),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并联后连接所述电容充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开华邓青萍罗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