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9431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整流器U,单向晶闸管VL,开关S,极性电容C1,二极管D1,二极管D3,过压保护电路,偏值放大电路,以及充电调整电路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用双变压器对电压输入的电压进行变压,使输出的电压电流更快,很好的提高了充电的效率;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值放大电路能对电压的偏值电流进行调整,使电压更稳定,从而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效率,缩短了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有效的延长了大功率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源,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
技术介绍
在全球能源短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均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大功率充电电池。大功率充电电池作为一种可移动电源被广泛用于户外作业的大型机电设备。然而,现有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源存在充电效率低的问题,导致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过长,致使大功率充电电池长时间的处于高状态,从而严重的减少了大功率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充电效率的充电电池用充电电源便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电源存在充电效率低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主要由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整流器U,单向晶闸管VL,开关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N极与单向晶闸管VL的调节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与单向晶闸管VL的阴极相连接的偏值放大电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以及偏值放大电路相连接的充电调整电路,以及分别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和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组成;所示变压器T1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经开关S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电源的输入端;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该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中间抽头和同名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L的阳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三集管VT2,三集管VT3,光电耦合器V,P极与三集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9后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正极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集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负极经电阻R14后与三集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三集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可调电阻R13,一端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5,一端与三集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10,一端与与电阻R和充电调整电路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1,以及P极经电阻R12后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N极作为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的稳压二极管D5组成;所述三集管VT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偏值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1,三极管VT1,P极经电阻R1后与放大器P的之间相连接、N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2,一端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可调电阻R3,以及正极与可调电阻R3的调节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的输出端作为偏值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该放大器P的正极还与单向晶闸管VL的阴极相连接。所述充电调整电路由场效应管MOS,P极经电阻R5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6,正极与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一端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电阻R8,以及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后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还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后接地;所述极性电容C4的正极作为充电调整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经电阻R10后与三集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变压器T1为BOD-150VA变压器;所述变压器T1为BOD-36VA变压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采用双变压器对电压输入的电压进行变压,使输出的电压电流更快,很好的提高了充电的效率;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偏值放大电路能对电压的偏值电流进行调整,使电压更稳定,从而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对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效率,缩短了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充电时间,有效的延长了大功率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过压保护电路能对输出电压加载时产生的高电压进行消除或抑制,并能快速的使本专利技术停止输出电压,有效的防止了充电电池被高电压损坏,从而确保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本专利技术的充电调整电路能根据大功率充电电池的实际电量对输出的电压电流进行调节,使输出的电压电流与大功率充电电池的比值保持稳定,从而确保了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型号为BOD-150VA的变压器T1,型号为变BOD-36VA的压器T2,二极管整流器U,型号为2N65S的单向晶闸管VL,开关S,容值为0.01μF的极性电容C1,型号为1N4013的二极管D1、二极管D3,过压保护电路,偏值放大电路,以及充电调整电路组成。连接时,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N极与单向晶闸管VL的调节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偏值放大电路与单向晶闸管VL的阴极相连接。充电调整电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以及偏值放大电路相连接。过压保护电路分别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和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所示变压器T1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经开关S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电源的输入端;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该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中间抽头和同名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L的阳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实施时,接通市电,闭合开关S,变压器T1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快速的降压,该变压器T1为BOD-150VA的分压变压器,变压器T1能将电压分为两个18V的电压,而二极管整流器U则用于对电压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压,二极管整流器U与变压器T1形成了一个调压器,该调压器能输出18V和36V的直流电压,调压器输出的电压则经极性电容C1进行滤波,有效的消除了直流电压中的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

【技术保护点】
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整流器U,单向晶闸管VL,开关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N极与单向晶闸管VL的调节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与单向晶闸管VL的阴极相连接的偏值放大电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以及偏值放大电路相连接的充电调整电路,以及分别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和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组成;所示变压器T1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经开关S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电源的输入端;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该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中间抽头和同名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L的阳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变压器T1,变压器T2,二极管整流器U,单向晶闸管VL,开关S,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N极与单向晶闸管VL的调节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N极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P极与变压器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与单向晶闸管VL的阴极相连接的偏值放大电路,分别与变压器T2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以及偏值放大电路相连接的充电调整电路,以及分别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和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的过压保护电路组成;所示变压器T1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经开关S后与非同名端共同形成电源的输入端;二极管整流器U的其中一个输入端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该二极管整流器U的另一个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1副边电感线圈的中间抽头和同名端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的负极还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L的阳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过压保护电路的电池充电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由三集管VT2,三集管VT3,光电耦合器V,P极与三集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9后与变压器T2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正极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集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负极经电阻R14后与三集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一端与三集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后接地的可调电阻R13,一端与光电耦合器V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5,一端与三集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充电调整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10,一端与与电阻R和充电调整电路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勇伍伟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动力核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