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护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61 阅读:4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此公开了一种脚后跟护垫,其包括:由柔软织物材料制成而穿在脚上的主体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内部而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与脚后跟所在区域相配合的内部衬垫元件。所述内部衬垫元件的两个纵向末端都连接到主体元件上,且所述内部衬垫元件与脚后跟的两个横向部分相配合的那两个区域都连接到主体元件上,从而使得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所述内部衬垫元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元件相对地滑动。通过内部衬垫元件,在行走时产生于脚后跟上的摩擦可得以抑制,从而防止老茧或水泡的形成,并且简化了制造过程而减少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脚后跟护垫,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最大程度地防止使用者的脚后跟与鞋之间的摩擦、并防止在脚后跟上形成由于摩擦而导致的老茧和水泡的脚后跟护垫。
技术介绍
在图11中示出了一种用于使脚保持健康的已知技术,其中描述了名称为“防干燥袜(Dryness Preventing Socks)”的日本技术No.3032803。在此技术中,一个贴附到脚后跟上的内部衬垫元件(520a)的整体边缘以脚后跟的形状通过缝合(530a)而连接到袜子(510a)。从而,整个内部衬垫元件(520a)紧固到袜子上,且其只起到防止脚后跟干燥的作用。在如图12所示的名称为“防干燥袜(Dryness Preventing Socks)”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35203中,通过将一个内部衬垫元件(520b)附接到袜子内部可以防止由于脚后跟或脚底干燥而导致的老茧,其中内部衬垫元件(520b)的整个边缘都缝合到袜子(510b)上以与脚后跟的形状相一致。因此,可以避免由于干燥而形成老茧。但是,不能防止因为摩擦导致的老茧或水泡的形成。图13示出了日本技术No.3021145的示意图,其目的是防止脚在袜子中的干燥。内部衬垫元件(520c)的中部被固定地缝合(530c),以防止内部衬垫元件(520c)打滑。因此,它不能防止因为摩擦导致的老茧或水泡的形成。在日本技术No.3018319中公开并在图14中表示的通过远红外射线来暖脚的后跟袜包括一个主体元件(510d)和一个内部衬垫元件(520d),该主体元件(510d)的前部被切掉,所述内部衬垫元件(520d)另外地形成于主体元件(510d)的内部,其中内部衬垫元件(520d)的边缘部分和中部通过缝线(530d)连接到主体元件(510d)上。因此,在这个技术中,存在一个缺点不能防止因为摩擦而导致的老茧和水泡的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了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的缺点,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后跟护垫,其构造成最大程度地限制行走过程中在脚后跟和鞋之间产生摩擦,从而防止老茧和水泡的形成。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脚后跟护垫包括一个由柔软织物材料制成而穿在脚上的主体元件、以及一个连接到主体元件内部而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与脚后跟所在区域相配合的内部衬垫元件,其中,内部衬垫元件的两个纵向末端都连接到主体元件上,且内部衬垫元件与脚后跟的两个横向部分相配合的那两个区域都连接到主体元件上,从而使得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内部衬垫元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元件相对地滑动。优选地,主体元件具有圆筒状弯曲的形状。优选地,内部衬垫元件具有大致长形的形状,并且与主体元件连接的两个区域中的每一个都是内部衬垫元件横向末端的一个部分。优选地,内部衬垫元件在其边缘的纵向中部都被切成“V”形。优选地,主体元件在其上末端和下末端中的至少一个处设置有一个弹性带。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目的,将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脚后跟护垫的部件在安装前的立体图; 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图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方式的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其中内表面被翻出来;图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脚后跟护垫的操作视图;图7为一个示意图,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脚后跟护垫内的主体元件和内部衬垫元件之间的连接部分;图8到10为依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方式的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以及图11到14为示出现有技术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式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造成限制,而是仅为示例的目的给出,并且在所有的附图中,为了简化描述和解释,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类似或等同的部件或部分。参照图1和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脚后跟护垫(10)包括主体元件(100)和内部衬垫元件(200)。主体元件(100)的形状为圆筒状弯曲的“L”形,并由柔软的织物材料制成。换句话说,主体元件(100)的形状为一只前部被切掉的袜子。使用者可以象穿袜子一样地穿上主体元件(100),或者将主体元件(100)插入到袜子内以包住使用者的脚后跟。应当理解,虽然在下文中将对前部被切掉的所谓的脚踝护垫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知道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前部缝合的袜子上,并且其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换句话说,当图1中主体元件(100)的前部开口被缝合起来而与常规袜子外表相似时,缝合起来的袜子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内部衬垫元件(200)的形状大致是长形的,以容置在主体元件(100)的内部,内部衬垫元件(200)连接到主体元件(100)的内部,以在穿上袜子时与脚后跟贴合地配合。虽然所描述的内部衬垫元件(200)的形状大致是长形的,应当理解内部衬垫元件的形状并不限于本专利技术中所描述的,只要其教示了下文所描述的与内部衬垫元件和主体元件之间的连接形状相关的技术特征。内部衬垫元件(200)和主体元件(100)之间通过缝合而连接。换句话说,内部衬垫元件(200)的两个纵向末端都缝合到主体元件(100)上,以允许内部衬垫元件(200)和主体元件(100)沿缝合线(210)缝合。此外,内部衬垫元件(200)的两个横向末端中的一部分通过线环(400)连接到主体元件(100)。线环(400)用于系住内部衬垫元件(200)和主体元件(100),以贴合地配合到脚后跟的两个横向端。现在参照图7,大致为长形的内部衬垫元件(200)的两个纵向末端都通过缝合线(210)缝合到主体元件(100)上。此外,内部衬垫元件(200)沿纵向上的边缘中部通过线环(400)系到主体元件(100)上,从而使得不与主体元件(100)附连的部分可沿与主体元件(100)相反的方向相对移动。边缘中部为内部衬垫元件(200)横向末端的一部分,并对应于内部衬垫元件(200)的容置脚后跟侧部的区域。优选地,内部衬垫元件(200)松弛地连接到主体元件(100),从而使得内部衬垫元件(200)和主体元件(100)之间可以顺畅地相对移动。如图1所示,在内部衬垫元件(200)的纵向末端和主体元件(100)的末端之间形成有一个预定的空间,且如图3所示,内部衬垫元件(200)的纵向末端和主体元件(100)的末端之间可直接相连。现在参照图4,用于保持弹性的带(300)可设置在主体元件(100)的上端或下端,以增加穿戴脚后跟护垫(10)时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通过带(300)包绕住脚后跟上端和下端、并对脚后跟的上端和下端施加压力,可以对脚踝进行保护。位于主体元件(100)下端的带(300)可进一步产生为脚底施加压力以进行治疗处理的效果。现在参照图5,其示出了脚后跟护垫的立体图,其中内表面被翻出,主体元件(100)由柔软的织物材料制造,并在该主体元件(100)的两个末端上都形成有带(300)。大致为长形的内部衬垫元件沿缝合线(210)和主体元件(100)的两个末端缝合。此外,带(300)和主体元件(100)通过所述缝合线(210)连接起来。如图5所示,在穿上脚后跟护垫之前,在内部衬垫元件(200)和主体元件(100)之间形成有预定量的空间,并且在使用者穿上脚后跟护垫之后,主体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后跟护垫,包括:由柔软织物材料制成而穿在脚上的主体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内部而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与脚后跟所在区域相配合的内部衬垫元件,其中,所述内部衬垫元件的两个纵向末端都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上,且所述内部 衬垫元件与脚后跟的两个横向部分相配合的那两个区域都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上,从而使得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所述内部衬垫元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元件相对地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4-3-19 10-2004-0018842;KR 2005-1-4 10-2005-01.一种脚后跟护垫,包括由柔软织物材料制成而穿在脚上的主体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内部而在穿上脚后跟护垫时与脚后跟所在区域相配合的内部衬垫元件,其中,所述内部衬垫元件的两个纵向末端都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上,且所述内部衬垫元件与脚后跟的两个横向部分相配合的那两个区域都连接到所述主体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玟释
申请(专利权)人:久安普罗特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