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8498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0:18
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发热装置;密封壳体,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发热装置的发热腔体,发热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换热器设置在发热腔体外,换热器包括换热芯及容纳换热芯的外壳,外壳的一个表面设有开口,其余表面密封,换热芯与外壳底部之间具有中转腔;换热芯内具有冷媒流道;导风装置,导风装置设置在换热芯与发热装置之间,用于引导密封壳体的内的气流经换热芯的第一部分至所述中转腔,并引导中转腔中的气流经换热芯的第二部分至发热腔体。本申请所给出的散热系统,使得循环风道的行程更短,风阻低,系统的冷却效果更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整个散热系统结构更为紧凑,实现小型化。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a cooling system, heating device; seal shell, seal shell is formed for heating a cavity of the heating device, the heating chamber includes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the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in the heating cavity,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comprises a heat exchanger core and accommodate the heat exchange core shell, a a surfac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remaining surface sealing, with cavity bottom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shell; the heat exchange core has a coolant flow passage; wind guiding device, a wind guid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heat exchanger core and a heating device, is used for guiding the air seal within the shell of the heat exchanger core part to the transfer chamber, and the air cavity in the transfer guide second to the heating cavity heat exchanger core. The cooling system in this application are given, so that the cycle air travel is shorter, low flow resistance, better cooling effect,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and the cooling system is more compact, miniatu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系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内循环散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收容有发热装置2的密封壳体1,以及与密封壳体1联通的换热器3。换热器3的一侧表面设有热交换进口321,与之相对的另一侧表面设有与热交换进口321联通的热交换出口322。密封壳体1设有分别与换热器3的热交换进口321及热交换出口322联通的出风口12及进风口11。散热系统工作时,经过发热装置2的热空气由密封壳体1的出风口12进入换热器3的热交换进口321,再由换热器3另一侧的热交换出口322流出,并回流到密封壳体1内,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循环风道(如图1中虚线所示),将密封壳体内的热量带走。但该种散热系统形成的循环风道较长,风阻大,结构设计臃肿,体积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密闭空间内电器元件的散热系统循环风道长、风阻大,结构臃肿体积庞大的问题。一种散热系统,包括:发热装置;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腔体,所述发热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发热腔体外,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芯及容纳所述换热芯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个表面设有开口,其余表面密封,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具有中转腔;所述换热芯内具有冷媒流道;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发热装置之间,用于引导密封壳体的内的气流经换热芯的第一部分至所述中转腔,并引导中转腔中的气流经所述换热芯的第二部分至所述发热腔体。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相邻的两个冷媒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气流通过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朝向所述发热腔体一端与所述发热腔体的出风口联通,所述进风通道构成所述换热芯的第一部分;所述出风通道朝向所述发热腔体一端与所述发热腔体的进风口联通,所述出风通道构成所述换热芯的第二部分。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导风装置正对所述发热腔体进风口设置,用于提供气流从所述发热腔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的动力,从而形成气流从发热腔体的进风口依次经发热装置、发热腔体的出风口、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再回到进风口的循环风道。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相邻冷媒流道之间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冷媒流道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将所述换热通道分隔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单格通道。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芯还包括相互隔开设置的两块风道挡板,所述进风通道及所述出风通道由所述风道挡板与所述散热片分隔而成,所述风道挡板沿所述换热通道方向延伸,所述风道挡板位于所述换热芯表面的边沿与所述散热片相平齐。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发热装置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形成所述发热腔体的进风口,所述隔板外缘与所述密封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发热腔体的出风口。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隔板外缘还设有用于将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换热器外壳上的支架。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与所述隔板开口相对的所述换热通道为所述换热器的出风通道,与所述隔板覆盖之外的所述换热通道为所述换热器的进风通道。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芯表面之间设有密封件,使得所述换热芯表面与所述隔板相连接处保持密封。所述的散热系统,其中,所述换热器外壳上还设有冷媒进口及冷媒出口。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气流在导风装置的驱动下,从进风口处被吸入发热腔体内,在发热腔体内充分吸热后从出风口处甩出,甩出的气流进入到换热器的进风通道中,经中转腔进行出风通道内,经过充分冷却后由出风通道出口排出,并再次被导风装置吸入发热腔体内,即密闭壳体与换热器构成的密闭空间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散热用的循环风道,由于空气在单个行程内,需要依次通过换热器的进风通道及出风通道,且进风通道的入口及出风通道的出口设置于换热器的同一侧,使得换热器的厚度可以更小,循环风道的行程更短,降低了风阻,使得冷却效果更好,提高了发热装置的工作效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整个散热系统结构更为紧凑,实现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内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内循环系统的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内循环系统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隔板固定在换热器表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系统,该散热系统主要用于为电器元件中的需要散热的发热元件降温,本申请中,发热装置为激光投影装置中的色轮组件,色轮组件包括用于经激发光照射并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层,色轮组件工作过程中会大量发热,影响投影装置的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因而,色轮组件的散热尤为重要。可以理解地,该散热系统还可以用于其他密闭空间内需要降温的环境。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散热系统包括发热装置2、密封壳体1、及换热器3,在换热器3与密封壳体1之间还设有导风装置4。该密封壳体1的主要作用提供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用来容纳发热装置2的发热腔体10,即密封壳体1内形成有发热腔体10,该发热腔体10包括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如图2所示,进风口11位于发热腔体10的中轴线上,与发热装置2相对,并与换热器3的出风通道362联通;出风口12位于发热腔体10的外缘,与换热器3的进风通道361联通。其中,发热装置2和导风装置4设置在发热腔体10中,换热器3设置在发热腔体10外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与密封壳体1相扣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后,即可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该密闭空间中,形成有使内部空气按固定方向流动的循环风道。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换热器3包括换热芯32及容纳换热芯32的外壳31,外壳31的一个表面设有开口,其余五个面密封。外壳31与开口正对的底部设有封盖310,换热芯32朝向封盖310的一侧与封盖31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使得外壳31在该处形成一个中转腔311;发热腔体10内的气流经换热芯32的第一部分至中转腔311,再由中转腔311流经换热芯32的第二部分。换热芯32内分布有与封盖310相平行的多个冷媒流道35,外壳31外表面设有与冷媒通道35联通的冷媒进口33及冷媒出口34。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冷媒通道35为截面为矩形的中空棱柱体。相邻的冷媒流道35之间形成用于气流通过的换热通道36,换热通道36沿垂直于封盖310的方向贯穿换热芯32的两个表面,且换热通道36位于封盖310的一端与中转腔311联通;换热通道36进一步包括进风通道361及出风通道362,其中,进风通道361构成换热芯32的第一部分,出风通道362构成换热芯32的第二部分;具体地,如图3及图5所示,发热腔体10与换热器3之间还设有隔板5,将密封壳体1与换热器3分隔开来,隔板5固定在换热芯32表面,为确保隔板5与换热芯32相接触处保持密封,在接触面上还设有密封圈6,隔板5正对发热装置2处设有贯穿其表面的开口,该开口即形成发热腔体10的进风口11,进风口11所覆盖的换热通道36即为出风通道362,隔板5外缘与密封壳体1之间的空间对应的换热通道36为的进风通道361,即,隔板5覆盖范围之外的换热通道36除出风通道362,其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装置;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腔体,所述发热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发热腔体外,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芯及容纳所述换热芯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个表面设有开口,其余表面密封,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具有中转腔;所述换热芯内具有冷媒流道;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发热装置之间,用于引导密封壳体内的气流经换热芯的第一部分至所述中转腔,并引导中转腔中的气流经所述换热芯的第二部分至所述发热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装置;密封壳体,所述密封壳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腔体,所述发热腔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发热腔体外,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芯及容纳所述换热芯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个表面设有开口,其余表面密封,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外壳底部之间具有中转腔;所述换热芯内具有冷媒流道;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与所述发热装置之间,用于引导密封壳体内的气流经换热芯的第一部分至所述中转腔,并引导中转腔中的气流经所述换热芯的第二部分至所述发热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冷媒流道之间的空间形成用于所述密封壳体内气流通过的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包括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朝向所述发热腔体一端与所述发热腔体的出风口联通,所述进风通道构成所述换热芯的第一部分;所述出风通道朝向所述发热腔体一端与所述发热腔体的进风口联通,所述出风通道构成所述换热芯的第二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正对所述发热腔体进风口设置,用于提供气流从所述发热腔体的进风口进入并从出风口排出的动力,从而形成气流从发热腔体的进风口依次经发热装置、发热腔体的出风口、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再回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大治李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