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冬专利>正文

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325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所述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包括RC模块、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三相计量模块;所述三相计量模块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三者的电路结构和电路连接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采用三相供电,为电压和电流线路不分离的直入式电能表中的MCU、计量模块等供电,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从而保证电能表的可靠运行和性能的充分发挥。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electric energy me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circuit design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an electric energy meter.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of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 including RC module, MCU module, RS485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and three-phase voltage sampling measurement module; the three-phase measurement module includ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each other first phase measurement unit, the second phase measurement unit and a three-phase metering unit; circuit structure and circuit of the first phase metering unit second, the measurement unit and the third phase of the three measurement unit is connected to the same power supply circuit; electric energy me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ree-phase power supply, voltage and current circuit is separated into the meter in the MCU measurement module, power supply, can provide a stable voltage and has goo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thus, 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performanc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lectric energy 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前进步伐,工业及居民用电急剧增加,庞大的供电网络给用电管理单位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居民工厂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智能电网”的解决方案,实现电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智能电网”实现的关键之一是智能三相电能表,一般由测量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通信模块组成,具有电能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功能,精准高效、低功耗、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而在智能电能表中,为了保证上述各模块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其供电电路的设计对电能表的性能尤为重要。现有用于电能表的供电电路与各模块之间的兼容性不佳,使得各模块之间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能表的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供电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包括RC模块、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三相计量模块;所述三相计量模块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三者的电路结构和电路连接相同;所述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分别与RC模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RC模块包括压敏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火线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零线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MCU供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零线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RS485供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八二极管、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整流桥和第一稳压器;所述整流桥包括第一AC输入端、第二AC输入端、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一稳压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一电源端;所述第一AC输入端与火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二AC输入端连接;所述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八二极管的负极、第七电容的一端、第八电容的一端和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八二极管的正极、第七电容的另一端、第八电容的另一端、第一电源端、第九电容的一端和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分别与第九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与第十电阻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包括第一相电流采样单元和第一相供电单元;所述第一相电流采样单元包括分流器、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电容;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分流器的第一引脚与火线连接;所述分流器的第二引脚依次通过串联连接的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一电容后与火线连接;所述分流器的第三引脚依次通过串联连接的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二电容后与火线连接;所述分流器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第一相供电单元包括第九二极管、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和第二稳压器;所述第二稳压器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九二极管的正极与RC模块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十三电容的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分别与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源端、第十五电容的一端和第十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二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采用三相供电,为电压和电流线路不分离的直入式电能表中的MCU、计量模块等供电,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从而保证电能表的可靠运行和性能的充分发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的电路示意图;标号说明:10、RC模块;20、MCU供电模块;30、RS485供电模块;40、电压采样模块;50、三相计量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包括RC模块10、MCU供电模块20、RS485供电模块30、电压采样模块40和三相计量模块50;所述三相计量模块50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三者的电路结构和电路连接相同;所述MCU供电模块20、RS485供电模块30、电压采样模块40、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分别与RC模块10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采用三相供电,为电压和电流线路不分离的直入式电能表中的MCU、计量模块等供电,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并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从而保证电能表的可靠运行和性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的,所述RC模块10包括压敏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火线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零线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MCU供电模块20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零线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RC模块、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三相计量模块;所述三相计量模块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三者的电路结构和电路连接相同;所述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分别与RC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RC模块、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和三相计量模块;所述三相计量模块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所述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三者的电路结构和电路连接相同;所述MCU供电模块、RS485供电模块、电压采样模块、第一相计量单元、第二相计量单元和第三相计量单元分别与RC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C模块包括压敏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分别与火线和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零线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供电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零线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源、第四电容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七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零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表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供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八二极管、第六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
申请(专利权)人:李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