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扣手盒组件和具有其的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7426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扣手盒组件和具有其的车门,所述内扣手盒组件包括内扣手盒和门护板。所述内扣手盒具有扣手凹槽,所述扣手凹槽的内槽壁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所述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相连。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扣手盒组件,便于乘车人员抓取内扣手盒时用力,方便了乘车人员从车内开关车门。

In the cartridge and the door handle wi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rnal buckle box assembly and has its door, the inner box buckle assembly includes an inner door panel and box buckle. The inner box has a buckle buckle groove structur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handle groove groove is a curve shape of the curved surface and the bending of the fingers. The door panel and the inner button box.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buckle box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to facilitate passenger grab internal buckle box with convenient passengers from the car doo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扣手盒组件和具有其的车门
本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扣手盒组件和具有该内扣手盒组件的车门。
技术介绍
车辆内饰为乘车人员在乘车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乘车体验。而车门内扣手盒作为车辆内饰的组成部分,可以方便车内人员下车时开关车门。在现有技术中,内扣手盒与乘车人员手部配合的部分为平面设计,操作内扣手盒时较为费力,需要进一步对内扣手盒进行人性化设计以便于抓取,改进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于抓取的内扣手盒组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内扣手盒组件的车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内扣手盒组件,包括内扣手盒和门护板。所述内扣手盒具有扣手凹槽,所述扣手凹槽的内槽壁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所述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内扣手盒组件,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相连,实现了利用所述内扣手盒开关车门的目的,同时所述扣手的凹槽的内槽壁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所述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便于乘车人员抓取内扣手盒时用力,方便了乘车人员从车内开关车门。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的内扣手盒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优选地,所述内槽壁位于所述门护板的外侧且所述内槽壁的上端向外凸出。优选地,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通过卡接组件卡接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卡接组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柱设在所述内扣手盒和所述门护板中的一个上,且所述第一卡接柱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第一卡接柱的环形周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卡接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柱设在所述内扣手盒和所述门护板中的另一个上,且所述第二卡接柱包括柱状本体和沿所述柱状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板,多个所述卡接板与多个所述卡接口一一对应的卡接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二卡接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子卡接件和第二子卡接件,所述第二卡接件包括第三子卡接件和第四子卡接件,所述第一子卡接件与所述第三子卡接件卡接相连,且所述第二子卡接件与所述第四子卡接件卡接相连。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槽壁的上端的横截面为开口朝内的U形,所述内槽壁的上端的上侧壁构成所述第一子卡接件,所述门护板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三子卡接件,所述第一子卡接件的朝向所述第三子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三子卡接件的朝向所述第一子卡接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互止抵;所述第二子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子卡接件均构造为开口朝下的U形,且所述第二子卡接件的底壁与所述第四子卡接件的底壁相互止抵。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车门,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所述车门与上述的内扣手盒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扣手盒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扣手盒组件的门护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扣手盒组件的内扣手盒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扣手盒组件的第一卡接柱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内扣手盒组件100,内扣手盒1,内槽壁11,扣手凹槽12,门护板2,卡接组件3,第一卡接组件31,第一卡接柱311,卡接口3111,第二卡接柱312,柱状本体3121,卡接板3122,第二卡接组件32,第一卡接件321,第一子卡接件3211,第一斜面32111,第二子卡接件3212,第二卡接件322,第三子卡接件3221,第二斜面32211,第四子卡接件32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内扣手盒组件100。如图1-图7所示,内扣手盒组件100包括内扣手盒1和门护板2,内扣手盒1与门护板2相连,即门护板2为内扣手盒1的安装载体。内扣手盒1具有扣手凹槽12,乘车人员的手部操作内扣手盒1时适于伸入扣手凹槽12内,且扣手凹槽12也可以放置一些乘车用的物品。扣手凹槽12的内槽壁11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该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可选地,该曲面可以为与手指弯曲时的匹配的弧形。当乘车人员需要打开或关闭车门时,乘车人员的手指弯曲抓取内扣手盒1的内侧壁11,由于内侧壁11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便于乘车人员抓取内扣手盒1时用力,方便了乘车人员从车内开关车门,且曲面造型使内扣手盒1的外观美观,提升了乘车人员的乘车体验。下面根据图1-图7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内扣手盒组件100,如图1-图7所示,内扣手盒组件100可以包括内扣手盒1、门护板2和卡接组件3。如图1-图7所示,内扣手盒1与门护板2相连,内扣手盒1具有扣手凹槽12,扣手凹槽12的内槽壁11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如图2所示,内槽壁11可以位于门护板2的外侧,且内槽壁11的上端向外凸出,可以理解的是,乘车人员在抓取内扣手盒1时,抓取的主要是内槽壁11的上端,从而更加便于乘车人员抓取内扣手盒1。优选地,内槽壁11的外表面与扣手凹槽12的下部侧壁的外表面呈钝角过渡,使扣手凹槽12内的空间增大,且便于用手抓握内扣手盒1打开车门。优选地,如图1-图7所示门护板2与内扣手盒1可以通过卡接组件3卡接相连。具体地,内扣手盒1与门护板2之间限定出空腔,卡接组件3可以位于空腔内。门护板2与内扣手盒1通过卡接组件3卡接相连,无需设置螺纹连接件,装配方便,且装配效率高。优选地,卡接组件3可以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卡接组件31和第二卡接组件32,由此门护板2与内扣手盒1的连接更牢固。优选地,如图5-图7所示,第一卡接组件31可以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卡接组件31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卡接组件31可以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柱311和第二卡接柱312。如图7所示,第一卡接柱311的横截面可以为环形,第一卡接柱311的环形周壁上可以设有沿第一卡接柱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扣手盒组件和具有其的车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扣手盒,所述内扣手盒具有扣手凹槽,所述扣手凹槽的内槽壁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所述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门护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扣手盒,所述内扣手盒具有扣手凹槽,所述扣手凹槽的内槽壁的外表面构造为曲面,所述曲面与手指弯曲时的形状匹配;门护板,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壁位于所述门护板的外侧且所述内槽壁的上端向外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护板与所述内扣手盒通过卡接组件卡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的第一卡接组件和第二卡接组件,所述第一卡接组件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接组件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组件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扣手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柱设在所述内扣手盒和所述门护板中的一个上,且所述第一卡接柱的横截面为环形,所述第一卡接柱的环形周壁上设有沿所述第一卡接柱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口;所述第二卡接柱设在所述内扣手盒和所述门护板中的另一个上,且所述第二卡接柱包括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乐邹刚彭永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