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3431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刻印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垫板、下模板以及脱料板;下模板设有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收容有刻印凸模;刻印凸模的一端为刻印端;刻印端朝向脱料板且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第二容置槽收容有内限位块;内限位块的一端为限位端;限位端朝向脱料板且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限位端与脱料板的距离小于刻印端与脱料板的距离。上述刻印模具结构,若下模板的承载面有放置产品,脱料板会压在产品上,而产品的另一面与刻印凸模抵接,完成刻印加工;若下模的承载面没有放置产品,脱料板会压在内限位块上,从而避免直接压在刻印凸模而导致刻印凸模损坏,提升了模具的容错率。

Embossing mol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mbossing mold structure, including: arranged under the plate, template and stripper; tem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and the second groove;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groove accommodating a stamped punch; one end of the punch for engraving engraving engraving end; end facing the stripper and extends to the under the template bearing surface; second accommodating groove is contained within the limit block; in the end of the block limit limit limit end; end facing the stripper and extends to the lower template bearing surface; limit distance is less tha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nd and the stripper seal end and stripper. The embossing mold structure, if the bearing surface is placed under the template, the stripper pressure on the product, and the produc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unch and engraving abut finish engraving processing; if the die bearing surface without placing the product, the stripper pressure, limiting block, so as to avoid direct pressure on stamped punch Punch Marking caused damage, improve the mold tolerance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刻印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刻印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一种将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特殊工艺装备。按工序组合分类有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之分。按冲压工艺性质分有落料、冲孔、切边、刻印、折弯以及成型等。在冲压零件中常有一些有特殊义意的冲压刻印,例如家类产品的接地符号、汽车类产品的车型代码和生产年份周期代码等。模具在生产这类产品时将刻印凸模固定在下模板内或固定在脱料板内,模具压下时刻印凸模首先接触产品,模具闭合时刻印打出。传统的刻印模具的容错率低,生产前操作人员首先将模具装夹在冲床上,再将模具调至闭合状态,在调模至闭合状态时有刻印的模具内要先放入产品或于该产品料厚材质相同的大小合适的废料。如若调试时没有放入产品或废料,模具压下时模板会直接接触刻印,而脱料板和下模板都是经高温淬火过的钢板,所以会直接损坏刻印凸模。常有操作人员在调模时疏忽大意或不熟悉该模是否装有刻印以至于将刻印损坏。刻印凸模在新制时要经过线割坯料、雕刻铜公以及电极火花加工等工艺,时间要一至两天。如此一来,生产必定暂停,直接给公司带来了人力物力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容错率高的刻印模具结构。一种刻印模具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垫板、下模板以及脱料板;下模板连接在下垫板的承载面上;脱料板间隔设置于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下模板设有第一容置槽和与第一容置槽平行的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收容有刻印凸模;刻印凸模的一端为刻印端;刻印端朝向脱料板且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第二容置槽收容有内限位块;内限位块的一端为限位端;限位端朝向脱料板且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限位端与脱料板的距离小于刻印端与脱料板的距离。上述刻印模具结构,内限位块与脱料板的距离小于刻印凸模与脱料板的距离,当脱料板朝向下模板移动时,必然先接触到内限位块,当脱料板触碰到内限位块后被内限位块顶住,因此无法直接作用在刻印凸模上。在生产或者调试过程中,若下模板的承载面有放置产品,脱料板会压在产品上,而产品的另一面与刻印凸模抵接,完成刻印加工;若下模的承载面没有放置产品,脱料板会压在内限位块上,从而避免直接压在刻印凸模而导致刻印凸模损坏,很好地保护了刻印凸模,提升了模具的容错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垂直贯穿下模板;刻印凸模的另一端抵接于下垫板的承载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容置槽垂直贯穿下模板;内限位块的另一端抵接于下垫板的承载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垫板的承载面设有安装孔;下模板还包括固定螺栓;内限位块设有垂直贯穿内限位块的贯孔;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贯孔后与安装孔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限位块为金属圆柱结构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刻印模具结构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刻印模具结构;20-下垫板,21-安装孔;30-下模板,31-第一容置槽,32-第二容置槽,33-刻印凸模,34-内限位块,35-贯孔,36-固定螺栓;40-脱料板;50-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刻印模具结构10。该刻印模具结构10,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垫板20、下模板30以及脱料板40。其中,下模板30连接在下垫板20的承载面上。脱料板40间隔设置于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该下垫板20用于承载下模板30,其承载面设有安装孔21,该安装孔2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使用时,下垫板20与冲压模具中的下模座连接。该下模板30用于承载产品50,其设有第一容置槽31和与第一容置槽31平行的第二容置槽32。第一容置槽31垂直贯穿下模板30且收容有刻印凸模33。该刻印凸模33的一端为刻印端,该刻印端朝向脱料板40且延伸至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而刻印凸模33的另一端抵接于下垫板20的承载面。第二容置槽32垂直贯穿下模板30且收容有内限位块34。内限位块34为金属圆柱结构设置,其一端为限位端。该限位端朝向脱料板40且延伸至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限位端与脱料板40的距离小于刻印端与脱料板40的距离。而内限位块34的另一端抵接于下垫板20的承载面。同时,内限位块34设有垂直贯穿内限位块34的贯孔35。下模板30还包括匹配上述安装孔21的固定螺栓36,该固定螺栓36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相应地,固定螺栓36设有外螺纹的一端穿过贯孔35后与安装孔21连接。该脱料板40用于挤压产品50,迫使产品50的另一面与刻印凸模33的刻印端相互挤压,从而在产品50上形成所需的印痕。使用时,脱料板40与冲压模具中上模连接,并且在上模的带动下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刻印凸模33和内限位块3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个,相应地第一容置槽31和第二容置槽32的数量和位置也随之匹配。而对于内限位块34的高度设置参考:若产品50的厚度为D,则内限位块34的顶端与下模板30的承载面的高度差为0.9D。上述刻印模具结构10,内限位块34与脱料板40的距离小于刻印凸模33与脱料板40的距离,当脱料板40朝向下模板30移动时,必然先接触到内限位块34,当脱料板40触碰到内限位块34后被内限位块34顶住,因此无法直接作用在刻印凸模33上。在生产或者调试过程中,若下模板30的承载面有放置产品50,脱料板40会压在产品50上,而产品50的另一面与刻印凸模33抵接,完成刻印加工。若下模的承载面没有放置产品50,脱料板40会压在内限位块34上,从而避免直接压在刻印凸模33而导致刻印凸模33损坏,很好地保护了刻印凸模33,提升了模具的容错率。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刻印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垫板、下模板以及脱料板;所述下模板连接在所述下垫板的承载面上;所述脱料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下模板设有第一容置槽和与所述第一容置槽平行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收容有刻印凸模;所述刻印凸模的一端为刻印端;所述刻印端朝向所述脱料板且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第二容置槽收容有内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的一端为限位端;所述限位端朝向所述脱料板且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限位端与所述脱料板的距离小于所述刻印端与所述脱料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刻印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下垫板、下模板以及脱料板;所述下模板连接在所述下垫板的承载面上;所述脱料板间隔设置于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下模板设有第一容置槽和与所述第一容置槽平行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收容有刻印凸模;所述刻印凸模的一端为刻印端;所述刻印端朝向所述脱料板且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第二容置槽收容有内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的一端为限位端;所述限位端朝向所述脱料板且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限位端与所述脱料板的距离小于所述刻印端与所述脱料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经秦梓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鼎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