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直流接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354269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包括:一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以及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正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正极;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对应与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第一端相连;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二端分别经负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负极;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实现了使直流发电机或蓄电池发电包在发电时只为设备供电,而不为蓄电池充电,并使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可以同时接入到开关电源而不快速老化,降低了开关电源的容量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直流接入系统
本技术涉及基站直流接入管理
,特别是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通常采用市电通过开关电源转换为直流供电,同时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发电包、太阳能等多种直流电源作为补充能源或后备能源。对于多种直流电源直接并联接入方式,目前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直流发电机为基站发电时,直流发电机既需给设备供电又需为蓄电池充电,发电机功率要求较大;(2)使用蓄电池发电包为基站发电时,蓄电池发电包既需给设备供电又需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间互充电容易使蓄电池老化。(3)由于基站设备增加导致原有蓄电池后备时长不足时,不能直接增加新蓄电池和新老蓄电池并联使用,不能保护原有投资。原因是不同类型、不同品牌、不同年限的蓄电池因为电压和内阻不同,直接并联后会使蓄电池间产生环流,使新蓄电池快速老化。(4)开关电源为蓄电池充电时,需要同时向多组蓄电池供电,开关电源容量要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包括:一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以及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正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二端分别经负极排连接至所述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包括一采集单元、一输入键盘单元、一显示单元、一功率驱动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采集单元、所述输入键盘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包括一直流接触单元或一可控开关单元。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直流接触单元包括第一直流接触器、第二直流接触器以及阻隔二极管;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中线圈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中常开触点的一端与所述负极排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阻隔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中常开触点的一端相连;所述阻隔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中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对应的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第二直流接触器中线圈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控开关单元包括一晶闸管;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与所述负极排相连,阴极与所对应的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控制极连接至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至第N熔断器;所述第一至第N熔断器的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一端相连,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包括: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发电包、扩容蓄电池组或老旧蓄电池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排与所述负极排还分别接入一整流器的正极与负极输出端;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经交流电电缆连接至一交流配电屏。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出的基站直流接入系统,该系统可通过电气隔离的方式接入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发电包、太阳能、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蓄电池等直流电源。系统可以使直流发电机或蓄电池发电包在发电时只为设备供电,而不为蓄电池充电,降低了发电机的功率。蓄电池发电包可以为设备供电而不对其他蓄电池充电,减缓蓄电池的老化。系统可以使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蓄电池可以同时接入到开关电源,而不快速老化。不同类型、不同型号、不同年限的蓄电池可以并联接入。系统可轮流对单组蓄电池而非所有蓄电充电,降低了开关电源的容量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基站直流接入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隔离装置采用直流接触器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隔离装置采用晶闸管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充电控制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直流接入控制装置放电控制流程图。图7是常规开关电源供电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关电源供电连接示意图。【标号说明】:1-负极排;2-正极排;3-第一隔离装置中第一直流接触器;4-第一隔离装置中第二直流接触器;5-第一二极管;6-第一熔断器;7-直流发电机;8-第二隔离装置中第一直流接触器;9-第二隔离装置中第二直流接触器;10-第二二极管;11-第二熔断器;12-蓄电池发电包;13-第三隔离装置中第一直流接触器;14-第三隔离装置中第二直流接触器;15-第三二极管;16-第三熔断器;17-扩容蓄电池组;18-第四隔离装置中第一直流接触器;19-第四隔离装置中第二直流接触器;20-第四二极管;21-第四熔断器;22-老旧蓄电池组,23-直流接入控制装置;24-第一晶闸管;25-第二晶闸管;26-第三晶闸管;27-第四晶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现有软件或控制方法,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在该说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现有软件或控制方法均不是本技术所保护的客体,本技术仅保护该系统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本技术提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一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以及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正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正极;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对应与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第一端相连;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二端分别经负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负极;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包括:直流发电机、蓄电池发电包、扩容蓄电池组或老旧蓄电池组,可采用其中一种或多种作为直流电源。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正极排与负极排还分别接入一整流器的正极与负极输出端;整流器的输入端经交流电电缆连接至一交流配电屏。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包括一采集单元、一输入键盘单元、一显示单元、一功率驱动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采集单元、输入键盘单元、显示单元、驱动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其中,采集单元用于检测开关电源的市电工作状态、断电状态、蓄电池的充电状态、蓄电池放电状态、蓄电池充电电流、直流发电机电压、蓄电池发电包电压、扩容蓄电池组电压、老旧蓄电池电压等,将检测到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采集单元包括电压采集电路和电流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为N个独立工作的电压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主要由分压电路、电压跟随电路,反向放大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组成。电流采集电路由2个电流检测电路并联后和模拟开关芯片串联组成,电流检测电路主要包括分流器,差分放大电路,反向放大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模数转换电路。输入键盘单元可设置放电电压、充电电压、停止充电电流或进入到手动切换方式对充放电进行设置,通过输入键盘单元中键盘将上述内容输入到控制模单元。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直流接入管理系统的各种设备工作状态、工作参数及设定参数值。其中包括充电状态、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站直流接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 ,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以及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正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二端分别经负极排连接至所述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以及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正极排连接至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正极;所述第一至第N直流电源的负极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第二端分别经负极排连接至所述通信基站电源输入端负极;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接入控制装置包括一采集单元、一输入键盘单元、一显示单元、一功率驱动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所述采集单元、所述输入键盘单元、所述显示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N隔离装置包括一直流接触单元或一可控开关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直流接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接触单元包括第一直流接触器、第二直流接触器以及阻隔二极管;所述第一直流接触器中线圈的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岑祺魏意林昭语吴永德李星源程前杨野林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