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5341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为第一电极板、第一介质膜、第二电极板和第二介质膜,第一电极板由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实现,所述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单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相对叠设置而形成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是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薄膜电容器的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变频线路中的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是电容器产品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性能优越的电容器,其具有如下特性: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频率响应宽广),而且介质系数很小。薄膜电容器由于体积小容量大,因此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做不同系列的产品,如高储能电容器,抗电磁干扰电容器,安全膜电容器,交流启动电容器,高频高压电容器,电力电容器等等。薄膜电容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金属箔为电极,薄膜做介质卷绕在一起而制成的薄膜电容器,另一种是在薄膜表面使用真空蒸镀技术将金属材料附着在上面而制成的电容器。蒸镀在薄膜表面的金属层相当于电极,比箔式结构的电容器体积更小,容量更大,现在使用薄膜电容器都是依据金属化结构而生产的。现在电容器由于使用的条件越来越严酷,环保节能降耗的需求对电容器的电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主流设计的耐高电流、高电压、高频的薄膜电容器采用的是两串单面金属化和滤波结构,其具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图1为常用的CBB28金属化聚丙烯膜串联结构(C1和C2)的薄膜电容器,它采用一条单面镀铝的金属化中留边1和一条单面镀铝的金属化双留边2卷绕而成,虽然能够提高产品的耐电压和耐电流,但是无法使用在高频线路中承受更高电流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变频线路中的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采用双面金属化薄膜多串联结构增加了有效金属镀层面积,进而增强其过流能力,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为第一电极板、第一介质膜、第二电极板和第二介质膜,第一电极板由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实现,所述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单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相对叠设置而形成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是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是由聚脂薄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本技术采用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中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相对叠形成电容器C1与电容器C2之间的金属层截面积,使得金属层截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倍(在相同材料的厚度与宽度的情况下)。对于两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记a1和a2分别是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两侧的留边宽度,a11和a12分别是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两侧的留边宽度;a6是第二电极板(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的上侧的中留边宽度,a16是第二电极板(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的下侧的中留边宽度。为了避免高压带来的脉冲拉弧效应,防止由于留边值的偏小而产生金属镀层自愈不良,留边宽度值满足a6=a16,且a6的范围值优选为5.5-7.5mm。对于第一单面金属化双留边聚丙烯薄膜和第二单面金属化双留边聚丙烯薄膜,其双留边的宽度值还满足如下要求:a1=a11,a2=a12,0.8*a2≤a1≤1.1*a2,且a2的范围值优选为2.8-3.5mm。对于四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记a3、a4和a5分别是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左侧留边宽度、中侧留边宽度和右侧留边宽度;a13、a14和a15分别是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左侧留边宽度、中侧留边宽度和右侧留边宽度;a7和a8分别是第二电极板(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的上侧的中留边宽度,a17和a18分别是第二电极板(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的下侧的中留边宽度。为了避免高压带来的脉冲拉弧效应,防止由于留边值的偏小而产生金属镀层自愈不良,留边宽度值满足:a7=a17,a8=a18,0.8*a8≤a7≤1.1*a8,且a8的范围值优选为5.8-6.5mm;a3=a13,a4=a14,a5=a15,0.8*a4≤a3≤1.1*a4,0.8*a5≤a4≤1.1*a5,且a5的范围值优选为2.8-3.5mm。更多层的串联结构的参数依次类推,也同上设置。优选的,第一介质膜和/或第二介质膜是由聚丙烯光膜实现。以上结构的多层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从设计结构上可以成倍的提高电容器的过超高电压的能力,而且可以延伸至更多的多串联结构,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条件。本技术采用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结构,形成电容器的过高电流的镀层面积,在相同材料长度的情况下,此技术是利用双面金属化的增大的有效金属镀层面积来提高其过流能力。现有技术中,采用一条金属化聚丙烯单面镀铝薄膜的载流面积S=S1,过流能力为I=I1,而本技术在此基础上增加到2层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单面镀铝薄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的载流面积S2结构而成,形成增加过流面积S1+S2=2S的过流面积,在薄膜宽度相同,方阻同等的情况下,金属镀层的面积增加,那么也就增加了电容器本身的过流能力,I=I1+I2。其能够提高耐高电流冲击的目的,从而改善之前设计的过流面积不足之处。由于聚丙烯膜OPP电容器的容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叫负温度系数特性,而聚酯膜PET电容器的容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叫正温度系数特性。本技术利用原材料的温度特性进行了不同的设计,由原来的全部是金属化聚丙烯膜结构的电容器,其聚丙烯材料本身就是负温度系数的特有属性,而目前使用环境条件的不断严苛,使得该全部聚丙烯膜结构的电容器不能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的寒冷条件下,就出现了此不足之处,为了能够全方位的使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本技术利用聚酯膜和聚丙烯膜的固有材料属性进行有效结合而成的(利用材料温度中和特性,使得电容器的容量更稳定,不易漂移)。现有设计采用一条金属化聚丙烯单面镀铝薄膜当作电容器C1与电容器C2之间的连接引线的面积,而本技术采用两条金属化双留边聚丙烯单面镀铝薄膜金属镀层相对叠结构而成,形成增加电容器C1与电容器C2两个电容器连接的金属层截面积,金属层截面积增加原来金属层截面积的一倍,其能够提高耐高电流冲击的目的,从而改善之前设计的金属层截面积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方案可广泛应用于高压高频脉冲电路中,电视机中的S校正和行逆程波形和显示器中,电子整流器和节能灯中,吸收和SCR整流电路中,特别适用于高频率,高电流和高电压变频场合中,尤其是变频空调,变频微波炉,其他变频线路中。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薄膜电容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薄膜电容器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薄膜电容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现有的高压高频脉冲电路、电视机中的S校正和行逆程波形和显示器、电子整流器和节能灯、吸收和S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为第一电极板、第一介质膜、第二电极板和第二介质膜,第一电极板由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实现,所述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单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相对叠设置而形成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是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是由聚脂薄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层叠的为第一电极板、第一介质膜、第二电极板和第二介质膜,第一电极板由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实现,所述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单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和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金属面相对叠设置而形成第一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是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或者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丙烯膜是由聚丙烯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双面金属化中留边聚脂薄膜是由聚脂薄膜上双面蒸镀含铝的金属制作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膜和/或第二介质膜是由聚丙烯光膜实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串联的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双面金属化薄膜电容器为两层串联,记a1和a2分别是第一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两侧的留边宽度,a11和a12分别是第二金属化单面镀铝双留边聚丙烯膜的两侧的留边宽度;a6是第二电极板的上侧的中留边宽度,a16是第二电极板的下侧的中留边宽度;则上述留边宽度值满足如下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明李联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圣融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