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3531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因固定件周围产生不规则应力导致显示面板局部受压过大的问题。该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显示面板以及前框架,前框架包括第一夹持部,后框架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在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夹设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第一夹持部上具有弯折部,弯折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设置于弯折部中的固定件连接,以固定显示面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显示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中。目前,现有的显示产品主要包括显示模组,如图1a以及图1b(图1a沿O-O’的剖视图)所示,该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10、后框架20、显示面板30、前框架40,其中,背光模组10一般包括背板、背光源、导光板和光学膜片等。如图1b所示,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前框架40和后框架20之间设置固定件50,以达到固定显示面板30的目的,然而在组装上述显示模组的过程中,在固定件50周围由于应力集中,容易造成显示面板30局部受压过大,这样一来,当该显示模组在显示过程中,在该局部受压位置处出现画面应力痕,尤其是在显示画面为单一色彩时,该画面应力痕尤为明显,从而影响显示画面的正常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因固定件周围产生不规则的应力导致显示面板局部受压过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显示面板以及前框架,所述前框架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后框架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的,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中的固定件连接,以固定所述显示面板。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部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内边缘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处距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凸部,所述凸部紧邻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弹性结构,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弹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硅酯垫片、橡胶垫片和弹性泡棉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对应所述弯折部以外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第一夹持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伸入所述限位孔中;或者,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弯折部以外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柱,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伸入所述限位孔中。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后框架背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通过贯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螺钉和嵌件螺母。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的显示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该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显示面板以及前框架,前框架包括第一夹持部,后框架包括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在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的边缘夹设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第一夹持部上具有弯折部,弯折部朝向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通过设置于凹部中的固定件连接,通过挤压设置在弯折部中的固定件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以固定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之间的显示面板。由于该固定件设置于弯折部中,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时,固定件周围产生的不规则应力会分散于该弯折部中,从而使得固定件在对应显示面板的位置处,显示面板受到的不规则应力分散并减小,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局部因受到集中的不规则应力,导致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画面显示不良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1b为图1沿O-O’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背光模组;100-第一夹持部;101-弯折部;20-后框架;200-第二夹持部;201-凸部;30-显示面板;300-弹性结构;40-前框架;50-固定件;501-螺钉;502-嵌件螺母;60-限位部;601-限位柱;60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3是图2沿A-A’方向的剖面图,该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20、显示面板30以及前框架40,其中,前框架40包括第一夹持部100,后框架20包括第二夹持部200,第一夹持部100在显示面板30厚度方向B-B’上与第二夹持部200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30的边缘夹设在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之间,通过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对显示面板30的作用力实现夹持固定显示面板30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第一夹持部100上具有弯折部101,弯折部101朝向第二夹持部200;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通过设置于弯折部101中的固定件50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200固定显示面板30的目的。由于该固定件设置于弯折部中,固定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时,固定件周围产生的不规则应力会分散于该弯折部中,从而使得固定件在对应显示面板的位置处,显示面板受到的不规则应力分散并减小,进而避免了显示面板局部因受到集中的不规则应力,导致局部受压过大造成的画面显示不良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得上述弯折部101能够进一步的分散固定件50周围产生的应力,如图2所示,优选的将上述弯折部101设置为条形结构,并且该条形结构的内边缘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处距离显示面板30的边缘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以使得显示面板30的受到的压力能够均匀分布,进一步避免显示面板30局部受压过大的问题。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条形结构的内边缘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处距离显示面板30的边缘的距离均相等是指,该条形结构可以是弯曲的条形结构,也可以是直的条形结构,具体设置情况根据显示面板30的边缘形状决定。例如,如图2所示,当显示面板30的边缘为直线时,则该条形结构设置为直的条形结构;又例如,当显示面板30的边缘为圆弧状,则该条形结构设置为弧状弯曲的条形结构。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只要保证该条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显示面板以及前框架,所述前框架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后框架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的,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中的固定件连接,以固定所述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后框架、显示面板以及前框架,所述前框架包括第一夹持部,所述后框架包括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在所述显示面板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的,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夹设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通过设置于所述弯折部中的固定件连接,以固定所述显示面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为条形结构,所述条形结构的内边缘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任一位置处距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边缘的距离相等或近似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朝向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侧设置凸部,所述凸部紧邻所述显示面板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弹性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达乔勇先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