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917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更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单面硬质涂布时不发生彩虹现象,阻止聚酯薄膜内的低聚物迁移(migration)到表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粘合力优秀且与透明电极层的紧贴力以及光学特性优秀的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触摸屏面板的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更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单面硬质涂布时不发生彩虹现象,阻止聚酯薄膜内的低聚物迁移(migration)到表面,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粘合力优秀且与透明电极层的紧贴力以及光学特性优秀的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
技术介绍
光学薄膜随着LCD、PDP等背光单元(BLU:BackLightUnit)市场的扩大而发展。近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的诸如触摸屏面板(TSP:TouchScreenPanel)等的显示器的不同领域中。这种光学薄膜要求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可视性,并且使用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的双轴拉伸聚酯薄膜作为基膜。由于双轴拉伸聚酯薄膜的表面硬度低且耐磨损性或耐擦伤性不足,因此当该膜用作各种显示器的光学构件时,由于与物体的摩擦或接触而容易发生表面损伤。为了防止这种损伤,在薄膜表面进行硬质涂布处理后使用。对于包括当前用于TSP的氧化铟锡(ITO:IndiumTinOxide)透明电极用光学薄膜在内的诸如银纳米线(Agnanowire)、金属网(MetalMesh)等的新型透明电极用光学薄膜的硬质涂布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作为基底层的聚酯薄膜与硬涂层的紧贴性,透明电极用光学薄膜形成作为中间层的底漆涂层。为了提高基底层与硬涂层之间的紧贴性并且消除因硬涂层与聚酯薄膜之间的高折射率之差而发生的光干涉现象(彩虹现象),底漆涂层使用通常的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当单独使用这种树脂形成底漆涂层时,由于折射率为1.5左右,因此在双轴拉伸聚酯薄膜的表面折射率1.64与通常的硬涂层的折射率1.52中偏向硬涂层的折射率侧,从而难以消除因硬涂层与聚酯薄膜之间的高折射率之差而发生的光干涉现象即彩虹现象。这存在着产生视疲劳和降低画面可视性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既能够提高透明性、机械物理性质以及硬涂层与基底层之间的粘合力,又能够防止彩虹现象,还能够在后加工时实现与导电涂布物的优秀的涂布性。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薄膜,其不发生彩虹现象,阻止薄膜内低聚物迁移到表面,并且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具有优秀的粘合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电极膜,其使用所述聚酯薄膜,与透明导电层的紧贴力和光学特性优秀。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酯薄膜包括:基底层;第一底漆层,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上;第二底漆层,与第一底漆层不同,并且位于所述基底层的另一表面上;以及硬涂层,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上部。此时,所述第一底漆层与第二底漆层由不同的成分形成,优选,玻璃转化温度之差为10~30℃、溶胀度之差为10~35%以及凝胶率之差为1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可以包含水分散组合物、有机硅类润湿剂以及胶质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分散组合物包含选自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以及丙烯酸酯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粘合剂树脂,所述酯类树脂由包含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的二羧酸成分与含有二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共聚而成,所述聚氨酯类树脂由直链型二醇及端基为三个以上的支链型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类单体聚合而成,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包含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三聚氰胺类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可以包含5~10重量%的粘合剂树脂、0.1~0.5重量%的有机硅类润湿剂、0.1~0.5重量%的胶质二氧化硅粒子以及余量的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酯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500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聚氨酯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0~20000g/mo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丙烯酸酯类树脂可以包含10~30重量%的三聚氰胺类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水分散组合物的固形物含量可以为0.5~20重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的干燥涂布厚度可以分别为20~150n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基底层的厚度可以为25~25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聚酯薄膜中,基底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在所述聚酯薄膜上形成透明导电层的透明电极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透明电极膜中,透明导电层可以是选自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锌、氧化锡、碳纳米管、银纳米线以及金属网中的任意一种以上。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透明电极膜还可以包括在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表面的相反表面上形成的粘结层和保护膜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聚酯薄膜在单面硬质涂布时不发生彩虹现象,并且能够阻止聚酯薄膜内的低聚物迁移(migration)到表面。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与透明电极层的紧贴力以及光学特性优秀的聚酯薄膜,以及由于使用该聚酯薄膜而光学物理性质优秀的透明电极膜。附图说明图1及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模拟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粘连评价方法的结果的图。附图标记100:基底层210:第一底漆层220:第二底漆层300:硬涂层400:透明电极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制备的透明电极膜。在下面所介绍的多个实施例是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专利技术的思想而作为例子提供的。另外,在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中,如果没有其他定义,则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在以下说明和附图中,省略对于有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要旨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中,“底漆层”是在聚酯薄膜的制备工艺中的拉伸工艺中或者在拉伸工艺以前涂布后,经拉伸工艺形成的涂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酯薄膜,其包括:基底层;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形成在所述基底层的两表面,分别由相互不同的成分形成;硬涂层,形成在所述第一底漆层或第二底漆层的上部面。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聚酯薄膜包括:基底层;第一底漆层,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第二底漆层,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表面;以及硬涂层,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上部,所述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的特征在于,由组成相互不同的成分形成,玻璃转化温度之差为10~30℃,溶胀度之差为10~35%以及凝胶率(gelfraction)之差为10~40%。在本专利技术中,玻璃转化温度Tg是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使用PerkinElmerDSC7)按照第二运行模式进行测定的值。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各个底漆层的溶胀度是指通过以下式1计算的值。[式1]溶胀度=(放置后重量–初始重量)/初始重量×100(在所述式中,放置后重量是指将约1g的干燥涂膜浸泡在50g的蒸馏水中后,在70℃下放置24个小时以后测定的重量。)另外,所述各个底漆层的凝胶率是通过以下式2计算的值。[式2]凝胶率=(干燥后重量–初始重量)×100(在所述式中,干燥后重量是指将约1g的干燥涂膜浸泡在50g的蒸馏水中后,在70℃下放置24个小时以后,将所述放置的涂膜在120℃下干燥3个小时以后测定的重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使用包含选自由包含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的二羧酸成分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聚酯薄膜以及使用该聚酯薄膜的透明电极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薄膜,其中,包括:基底层;第一底漆层,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上;第二底漆层,层压在与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对应的另一表面上;以及硬涂层,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上部,所述第一底漆层与第二底漆层的玻璃转化温度之差为10~30℃,溶胀度之差为10~35%,凝胶率之差为10~4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30 KR 10-2014-00812001.一种聚酯薄膜,其中,包括:基底层;第一底漆层,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上;第二底漆层,层压在与所述基底层的一表面对应的另一表面上;以及硬涂层,位于所述第一底漆层的上部,所述第一底漆层与第二底漆层的玻璃转化温度之差为10~30℃,溶胀度之差为10~35%,凝胶率之差为10~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包含水分散组合物、有机硅类润湿剂以及胶质二氧化硅粒子,所述水分散组合物包含选自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以及丙烯酸酯类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粘合剂树脂,所述酯类树脂由包含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的二羧酸成分与含有二乙二醇的二醇成分共聚而成,所述聚氨酯类树脂由直链型二醇及端基为三个以上的支链型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类单体聚合而成,所述丙烯酸酯类树脂包含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三聚氰胺类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其中,所述第一底漆层和第二底漆层包含5~10重量%的粘合剂树脂、0.1~0.5重量%的有机硅类润湿剂、0.1~0.5重量%的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斗焕崔城兰
申请(专利权)人:可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