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8661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在每个支架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与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连接来实现连接块沿着线性导柱上下滑动,所述线性导柱固定在支架的内侧;在连接块上通过转轴连接有腿部调节机构,所述腿部调节机构的末端设有脚踏板,脚踏板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十字导轨平台连接,所述十字导轨平台是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以及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构成,最终实现脚踏板以椭圆轨迹反复行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非悬吊式系统设计,使患者在正常自然舒适状态下进行载重训练,训练器模拟人体步态行走轨迹,不仅可大大提高患者信心,而且通过接受大量步态训练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属于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下肢康复训练器通常是采用悬吊式设计,这种情况下使患者很难在自然舒适的状态下进行载重训练及行走训练,从而导致康复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通过采用非悬吊式系统设计,帮助患者实现下肢康复训练。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在每个支架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与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连接来实现连接块沿着线性导柱上下滑动,所述线性导柱固定在支架的内侧;在连接块上通过转轴连接有腿部调节机构,所述腿部调节机构的末端设有脚踏板,脚踏板与设置在底座上的十字导轨平台连接,所述十字导轨平台是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以及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构成,最终实现脚踏板以椭圆轨迹反复行走。所述脚踏板通过采用滑杆和定位销来实现脚部位置的调整。所述脚踏板还通过设置磁性扣实现不折叠翻转,不用的时候将脚踏板翻转,竖立在两遍,方便患者使用。所述腿部调节机构包括由直线导轨构成的大腿调节机构和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及线性连接杆构成的小腿调节机构,其中线性连接杆可围绕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前后摆动。在使用时,大腿调节机构是通过电动推杆的驱动实现直线导轨的拉伸,进而实现大腿部的高度调节;小腿调节机构是通过手动驱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实现膝部支撑位置沿着线性连接杆上下滑移,进而实现小腿部长度的微调。在膝部支撑位置处连接有膝部支撑靠垫。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之间且位于前侧跨接有餐桌板,在餐桌板上设有控制开关。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之间且位于前侧跨接有腹部支撑杆,在腹部支撑杆上安装有腹部支撑靠垫。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之间且位于后侧跨接有腰部支撑杆,在腰部支撑杆上安装有腰部支撑靠垫。所述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一方面与电动推杆及十字导轨平台中的驱动装置连接,另一方面心率感应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压测量仪器分别连接。本技术主要用于帮助不完全脊髓损伤、中风、创造性脑伤、下肢肌肉萎缩、下肢行走障碍者及老年人改善肢体活动等进行下肢康复训练。本专利技术是非悬吊式系统设计,使患者在正常自然舒适状态下进行载重训练,训练器模拟人体步态行走轨迹,不仅能够修复脑神经、促进血循环、增强心率、强化骨骼及肌肉,而且可大大提高患者信心,患者通过接受大量步态训练最终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以下优势:(1)载重站立功能——本专利技术利用腹部、臀部与膝盖配合支撑结构,让治疗初期患者从基础的站立开始,可以逐渐增加减少下肢承重力,训练下肢抗重力的能力;(2)重复跨步功能——自动化设备可做重复的踩踏训练,通过大量练习,帮助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学习动作;(3)步态训练功能——依患者情况调整外骨骼设计,带领下肢模拟行走动作,本系统配有多种步态轨迹,能依客户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椭圆形行走轨迹,进行步行,踏阶等训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的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底座9,在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1,在每个支架1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通过与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4连接来实现连接块2沿着线性导柱1上下滑动,所述线性导柱1固定在支架11的内侧;在连接块2上通过转轴3连接有腿部调节机构5,所述腿部调节机构5的末端设有脚踏板8,脚踏板8与设置在底座9上的十字导轨平台7连接,所述十字导轨平台7是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以及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构成,最终实现脚踏板8以椭圆轨迹反复行走。所述腿部调节机构5包括由直线导轨构成的大腿调节机构和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及线性连接杆16构成的小腿调节机构,其中线性连接杆16可围绕膝部支撑位置17前后摆动。在膝部支撑位置17处连接有膝部支撑靠垫6。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2之间且位于前侧跨接有餐桌板12,在餐桌板12上设有控制开关15。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2之间且位于前侧跨接有腹部支撑杆14,在腹部支撑杆14上安装有腹部支撑靠垫。在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2之间且位于后侧跨接有腰部支撑杆,在腰部支撑杆上安装有腰部支撑靠垫10。所述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还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13,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13一方面与电动推杆4及十字导轨平台7中的驱动装置连接,另一方面心率感应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压测量仪器分别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腹部、腰部和膝盖三点支撑结构,把患者稳稳地支撑在设备上;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通过调节整体升降机构、大腿部调节机构、小腿部调节机构和脚部调节机构,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等不同,设置计算机系统控制软件参数,包括步距、抬腿高度、速度、训练频次等参数以适合该患者。参数设置好后,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十字导轨平台实现反复行走的椭圆轨迹,模拟人体走路步态,达到行走康复训练的目的。同时,系统会对使用者的使用轨迹、速度,训练时间等进行记忆,方便以后使用和后期的康复状况分析。计算机控制系统同时连接心率感应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血压测量仪等仪器,时时监测患者的生理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在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1),在每个支架(1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通过与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4)连接来实现连接块(2)沿着线性导柱(1)上下滑动,所述线性导柱(1)固定在支架(11)的内侧;在连接块(2)上通过转轴(3)连接有腿部调节机构(5),所述腿部调节机构(5)的末端设有脚踏板(8),脚踏板(8)与设置在底座(9)上的十字导轨平台(7)连接,所述十字导轨平台(7)是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以及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构成,最终实现脚踏板(8)以椭圆轨迹反复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9),在底座(9)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11),在每个支架(1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通过与竖直设置的电动推杆(4)连接来实现连接块(2)沿着线性导柱(1)上下滑动,所述线性导柱(1)固定在支架(11)的内侧;在连接块(2)上通过转轴(3)连接有腿部调节机构(5),所述腿部调节机构(5)的末端设有脚踏板(8),脚踏板(8)与设置在底座(9)上的十字导轨平台(7)连接,所述十字导轨平台(7)是由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以及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构成,最终实现脚踏板(8)以椭圆轨迹反复行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调节机构(5)包括由直线导轨构成的大腿调节机构和由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及线性连接杆(16)构成的小腿调节机构,其中线性连接杆(16)可围绕膝部支撑位置(17)前后摆动。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宪国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春港康复辅助器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