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3265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以及具有外引线和内引线的电极引线,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从袋状壳体向外伸出,内引线连接到电极组件和外引线,其中内引线和外引线通过结合部连接,并且当袋状壳体膨胀时结合部断裂。

Storage battery uni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attery unit includes an electrode assembly; a pouch shaped casing accommodating th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has an outer leads and the inner leads electrode lead, lead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bag shaped shell extends outward, inner leads connected to th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the outer lead, the inner leads and outer leads connected by with the Department, and when combined with fracture of bag body is expan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单元,更特别涉及一种在发生过度充电时能够中断电流流动的袋式蓄电池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诸如摄影机、便携式电话,以及便携式PC等逐渐被使用,用作其驱动电源的可充电电池的重要性日益增大。通常,与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用于充电和放电的可充电电池,随着诸如数码相机、移动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动力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以及大容量动力存储设备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已得到积极地研究。具体来说,与现有的铅酸蓄电池、镍镉蓄电池、镍氢蓄电池、以及镍锌蓄电池等其它二次电池相比,每单位重量具有高能量密度且能够快速充电的锂离子蓄电池,已逐渐被使用。锂离子蓄电池可具有3.6V或更高的工作电压,且可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多个锂离子蓄电池还可串联或并联连接以使用在高功率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动力工具、电动自行车、动力储存设备和UPS中。与镍镉蓄电池或镍-金属氢化物蓄电池相比,人们通常使用具有工作电压高出三倍且每特定重量的能量密度优异等特点的锂离子蓄电池。利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蓄电池,通常被焊接并密封在作为容器的圆形或带角的金属罐中。这种使用金属罐作为容器的罐式可充电电池具有固定形状,限制使用罐式可充电蓄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子产品的设计,并在减小罐容量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因而,人们已经研发并使用一种袋式(pouch-type)可充电电池,通过将电极组件和电解质封装在由薄膜形成的袋中,并密封该袋。然而,锂离子蓄电池在过热时可能会具有不利影响,因此确保安全性非常重要。锂离子蓄电池可能因各种原因而被过度加热。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大于极限值的过载电流在锂离子蓄电池中流动的情况。当过载电流流动时,锂离子蓄电池因焦耳热而被加热,从而快速增加其内部温度。此外,温度的快速增加引起电解质的分解反应,从而引起热失控,这会导致蓄电池的不利影响。当锋利的金属物体穿透锂离子蓄电池时;当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绝缘,因介于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分离器的收缩而破坏时;或者当由于外连接的充电电路或载荷中发生故障而将冲击电流施加到蓄电池时,都会产生过载电流。因此,为了保护锂离子蓄电池免受诸如产生过载电流等异常情况,锂离子蓄电池可与保护电路连接,并且保护电路通常具有熔丝元件,当产生过载电流时,该熔丝元件不可逆地切断充电或放电电流流动的线路。然而,在熔丝元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形成电池模块和/或电池组的锂离子蓄电池,即蓄电池单元内的内压会继续增加,从而可能产生不利事件。因此,当蓄电池单元的内压增大时,需要更可靠地切断电流的流动,以确保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完好地保持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引线,其能够在蓄电池单元中发生故障(过度充电、过度放电、或者异常高温)时,自动中断施加到蓄电池单元的电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引线,甚至在没有单独电源或控制器的情况下,其也能够通过机械操作来中断施加到蓄电池单元的电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通过最大限度地缩短电流在其中流动的路径来减小阻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主题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描述的任何其它技术主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蓄电池单元可包括:电极组件;容纳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以及具有外引线和内引线的电极引线,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从袋状壳体向外伸出,内引线连接到电极组件和外引线,其中内引线和外引线通过结合部连接,并且当袋状壳体膨胀时结合部断裂。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示出各个实施例的细节。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会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蓄电池单元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1的C-C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端子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当电极端子因蓄电池单元中产生气体而分离时,沿着图1的C-C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图中每个元件的附图标记:11:电极组件14:袋状壳体100:电极引线101:外引线103:内引线105:结合部107:阶梯部110:袋状粘合层111:上粘合层113:下粘合层120:阶梯粘结部140:粘结部件150: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并参考附图,用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的优点、特征和方法将会更加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详细的描述和具体实施例仅通过说明的方式给出,因为通过这些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在本说明书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蓄电池单元。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蓄电池单元的平面图。参考图1,蓄电池单元10可包括电极组件11、一对电极引线100、袋状粘合层110以及袋状壳体14。电极组件11可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分离器,以及电极分接头(electrodetap)。电极组件11可以是通过在堆叠的正电极板和负电极板之间插入分离器而形成的堆叠的电极组件。而且,电极组件11可形成为果冻卷型电极组件。正电极板可通过在由铝(Al)形成的电流集电片上涂覆正电极活性材料而形成。负电极板可通过在由铜(Cu)形成的电流集电片上涂覆负电极活性材料而形成。电极分接头可以与正电极板或负电极板整体形成,且可以与正电极板或负电极板上未涂覆电极活性材料的未涂覆区域相对应。即,电极分接头可包括正电极分接头和负电极分接头,该正电极分接头与正电极板上未涂覆正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相对应,该负电极分接头与负电极板上未涂覆负电极活性材料的区域相对应。电极引线100,薄板状金属,可附接到电极分接头上,并沿电极组件11的向外方向延伸。电极引线100可包括附接到正电极分接头的正电极引线和附接到负电极分接头的负电极引线。根据正电极分接头和负电极分接头的形成位置,正电极引线和负电极引线可沿相同的方向或相反的方向延伸。电极引线100可用于电连接蓄电池单元10的内部和外部,可以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形成,例如铜、镍或铝,并且可具有镀层以防止腐蚀。袋状粘合层110可沿宽度方向附接到电极引线100的周边,并插入在电极引线100与袋状壳体14的内表面之间。袋状粘合层110可由具有电绝缘性能和热粘结性的薄膜形成。袋状粘合层110可由选自例如聚酰亚胺(PI)、聚丙烯(PP)、聚乙烯(PE)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一个或多个材料层(单层薄膜或多层薄膜)形成。袋状粘合层110可防止电极引线100和袋状壳体14的金属层之间发生短路。此外,袋状粘合层110可用于加强袋状壳体14在电极引线100被引出的区域的密封力。即,在由金属形成的电极引线100和袋状壳体14的内表面没有适当粘接的情况下,即使袋状壳体14的边缘区域被热粘结从而被密封的情况下,电极引线100被引出区域的密封特性也会劣化。此外,当电极引线100的表面涂覆镍(Ni)时,密封特性的劣化会更加严重。因此,通过在电极引线100与袋状壳体14之间插入袋状粘合层110,可提高蓄电池单元10的密封特性。袋状壳体14可具有上壳体14a和下壳体14b,具体地,当其中上壳体14a和下壳体1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蓄电池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以及具有外引线和内引线的电极引线,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袋状壳体向外伸出,所述内引线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外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和所述外引线通过结合部连接,并且当所述袋状壳体膨胀时所述结合部断裂。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04 KR 10-2015-01547911.一种蓄电池单元,包括: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以及具有外引线和内引线的电极引线,所述外引线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袋状壳体向外伸出,所述内引线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外引线,其中所述内引线和所述外引线通过结合部连接,并且当所述袋状壳体膨胀时所述结合部断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外引线的一端从所述袋状壳体向外伸出,所述内引线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且所述外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内引线的另一端通过焊接结合以形成所述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内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引线的另一端以阶梯结构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睦崔诚珉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