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2567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换热器,包括壳管、换热管和扰流器,换热管设置在所述壳管内,所述壳管上设有冷媒入口;扰流器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扰流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管内,以在转动时扰动所述壳管内的冷媒;其中,从所述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旋转的动力。其中,扰流器转动时可以扰动壳管内的冷媒,以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air conditioner,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the main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for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tube and spoiler, heat exchange tube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ube, the cas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refrigerant entrance; the spoiler has a power receiving portion, wherein the spoiler is rotatably disposed in the shell tube to disturbance refrigerant pipe of the shell in the rotation; among them, the power from the coolant entrance into the refrigerant pipe shell can impact on the spoiler of the receiving section, to provide the spoiler rotary power. Wherein, when the spoiler rotates, the refrigerant in the shell tube can be disturbed, so as to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heat exchanger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heat exchange area is uncha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满液式壳管冷凝器包括壳管和设置在壳管内的铜换热管。铜换热管内部走水,制冷剂充盈在壳管和铜换热管之间。壳管的上部具有冷媒入口,下部具有冷媒出口。气态制冷剂从壳管上部的冷媒入口进入,气态制冷剂在壳管内部与铜换热管进行热交换以冷凝形成气液两相态制冷剂,两相态制冷剂从壳管下部的冷媒出口流出。满液式壳管换热效果较好,但是冷媒需求量较大,通常液态制冷剂会浸满所有铜换热管,下层液态冷媒的扰动量较小。根据传热理论,要加强传热,必须提高换热壁两侧表面传热系数中较小的一项,因此提高换热的方法可以是:1、在换热管冷媒侧增加波纹;2、增加壳管内部冷媒的扰动。目前,现有的壳管式冷凝器换热管都已经增加了波纹结构,但是在排气流速确定的情况下,对于增加冷媒扰动一直没有合适的方法。如果增加机械动力旋转扰动,不但结构不好实现,还会增加输入功率,对于提高整体能效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换热器的空调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壳管和设置在所述壳管内的换热管,所述壳管上设有冷媒入口;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扰流器,其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扰流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管内,以在转动时扰动所述壳管内的冷媒;其中,从所述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旋转的动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冷媒入口竖直设置或相对竖直方向呈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扰流器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壳管与所述换热管之间,所述动力接收部位于所述扰流器的侧面。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扰流器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撑板,相邻的两个环形支撑板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叶片,各环形支撑板与叶片配合以形成所述扰流器的筒形形状;其中,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各所述的叶片。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环形支撑板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以在所述扰流器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多排叶片;其中,相邻的两排叶片错开设置。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叶片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第二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弧形凹面为圆柱体的柱面的一部分,所述圆柱体的中心线与所述扰流器的轴线平行。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换热器还包括:导流装置,用于引导从所述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使所述冷媒冲击在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旋转的动力。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壳管内部、且位于所述冷媒入口处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相对所述冷媒入口的横截面倾斜设置,用于引导从所述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使冷媒冲击在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旋转的动力。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导流板上设有导流槽,以通过所述导流槽引导从所述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使冷媒冲击在所述扰流器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旋转的动力。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壳管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凸台,以通过所述限位凸台对所述扰流器在壳管的轴向方向上进行限位。在前述的换热器中,可选的,所述限位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且沿壳管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扰流器在所述壳管的轴向上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换热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及空调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从冷媒入口流入壳管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扰流器的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扰流器旋转的动力,扰流器转动时可以扰动壳管内的冷媒,以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由于设置上述换热器的缘故,因此也具有换热效率较高的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第一视角的部分剖面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第二视角的部分剖面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扰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换热器100,包括壳管1和扰流器2。壳管1上设有冷媒入口11,以通过该冷媒入口11向壳管1内通入冷媒。扰流器2具有动力接收部。扰流器2可转动地设置在壳管1内,以在转动时扰动壳管1内的冷媒。其中,从冷媒入口11流入壳管1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扰流器2的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扰流器2旋转的动力。在上述示例中,扰流器2转动时可以扰动壳管1内的冷媒,从而可以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本专利技术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另外,通过将从冷媒入口11流入的高速冷媒气流的冲击作为动力使扰流器2转动,无需增加外部动力,从而在实现扰流器2扰动效果的同时又无需增加输入功率,进而保证了本专利技术换热器100的整机能效。另外,由于换热效率的提高,可以使换热器100的体积减小、重量和成本大大降低。在一个示例中,前述的冷媒入口11可以竖直设置或相对竖直方向呈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通过调整冷媒入口11与扰流器2的动力接收部之间的夹角,使从冷媒入口11流入壳管1内的冷媒能直接冲击在扰流器2的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扰流器2旋转的动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冷媒入口11竖直设置是指冷媒入口11的中心线竖直设置。相应的,冷媒入口11相对竖直方向呈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是指冷媒入口11的中心线相对竖直方向呈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100还包括设置在壳管1内的换热管4。前述的扰流器2呈筒状、且套设在壳管1与换热管4之间。前述的动力接收部位于扰流器2的侧面。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100的壳管1上还具有冷媒出口12,以供换热后的冷媒从冷媒出口12流出。换热器100还包括与换热管4的一端连通的进水管5和与换热管4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水管6,以通过进水管5通入热水或冷水,并通过出水管6将换热后的水导出换热管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扰流器2的外径可以略小于壳管1的内径。扰流器2的内径可以尽可能大些,避免与换热管4发生干涉。当扰流器2转动时,由于壳管1内壁的限制,使得扰流器2只能在壳管1内旋转,不会做径向的移动,因此不必担心扰流器2碰撞换热管4。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前述的扰流器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撑板21。相邻的两个环形支撑板21之间均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叶片22。各环形支撑板21与叶片22配合以形成前述扰流器2的筒形形状。其中,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壳管(1)和设置在所述壳管(1)内的换热管(4),所述壳管(1)上设有冷媒入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扰流器(2),其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扰流器(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管(1)内,以在转动时扰动所述壳管(1)内的冷媒;其中,从所述冷媒入口(11)流入壳管(1)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所述扰流器(2)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2)旋转的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壳管(1)和设置在所述壳管(1)内的换热管(4),所述壳管(1)上设有冷媒入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扰流器(2),其具有动力接收部,所述扰流器(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管(1)内,以在转动时扰动所述壳管(1)内的冷媒;其中,从所述冷媒入口(11)流入壳管(1)内的冷媒能冲击在所述扰流器(2)的所述动力接收部上,以提供所述扰流器(2)旋转的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入口(11)竖直设置或相对竖直方向呈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2)呈筒状,且套设在所述壳管(1)与所述换热管(4)之间,所述动力接收部位于所述扰流器(2)的侧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2)包括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环形支撑板(21),相邻的两个环形支撑板(21)之间设有沿圆周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叶片(22),各环形支撑板(21)与叶片(22)配合以形成所述扰流器(2)的筒形形状;其中,所述动力接收部包括各所述的叶片(2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板(21)的数量为三个以上,以在所述扰流器(2)的轴向方向上形成多排叶片(22);其中,相邻的两排叶片(22)错开设置。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2)包括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为弧形凹面,所述第二面为弧形凸面,所述弧形凹面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伟陈锡保区焯荣袁辉强劳继杨吴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