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中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2386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散热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中冷器,所述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对称结构。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大马力发动机进行理想化的散热,增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High efficiency intercooler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radiator technical field and provides an efficient intercoole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adiating hole and a second radiating hole which are evenly space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hole hole respectively and evenly spaced first rib and the second rib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hole and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hol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first fixed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second.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r comprises a first corrugated section, a second corrugated section and a third corrugated section, and the first reinforcing bar and the second reinforcing rib are symmetrical structures. There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ideal heat dissipation for a high-powered engine, and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中冷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中冷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越来越多。人们的出行过程也越来越依赖于私家车等具有大马力发动机的设备。随着大马力发动机的普遍应用,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国家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冷却系统都需要带有中冷器,现在大马力发动机成为趋势,要求中冷器的散热能力不断提高。散热器一般分:风冷,水(油)冷,还有其他高端散热。但是平民基本都是风冷,就是在散热片上加装风扇,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也有为了静音,使用无风扇散热器的。散热器是由多个三个管组合形成的,普通的散热管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效果达不到理想化的目的,而具有超强散热效果的散热器又不适合普通大众消费。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中冷器,其可以增强散热效果,达到理想的散热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中冷器,所述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对称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第一波纹段前半段呈直线,且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波纹段后端与第三波纹段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外半径为0.5毫米~1.0毫米,内半径为0.1毫米~0.5毫米,所述对称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间隔的第一加强筋间的距离为8.0毫米~9.0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与对称的第二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与第二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的距离为3.0毫米~3.5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第一波纹段前端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为22.5°,所述第二波纹段后端与第三波纹段前端的圆弧外半径为0.8毫米,内半径为0.3毫米,所述对称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2毫米,所述间隔的第一加强筋间的距离为8.5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与对称的第二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2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与第二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的距离为3.2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厚度为0.1毫米~1.0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厚度为0.5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高效中冷器两端各设有中心对称的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三散热孔两端设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厚度为1.0毫米~2.0毫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所述弧形板厚度为1.5毫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中冷器,所述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可以更好的增强散热面积,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保证散热管的牢固程度,增长了散热管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使散热管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牢固,防止出现晃动影响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对称结构,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的设置,增大了散热管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了散热效果,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发动机,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波纹段的方式,在一定空间内,最大程度的增大了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散热效果。采用加强筋和固定板,使整个散热管的组成更加牢固,防止散热管在散热过程中出现的晃动,影响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残差曲线图;在图中,1-第一加强筋,11-第一波纹段,12-第二波纹段,13-第三波纹段,2-第二加强筋,3-第一散热孔,4-第二散热孔,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弧形板,8-第三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中冷器,该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可以更好的增强散热面积,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所述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1和第二加强筋2连接,保证散热管的牢固程度,增长了散热管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散热孔3和第二散热孔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使散热管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牢固,防止出现晃动影响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加强筋1包括第一波纹段11、第二波纹段12和第三波纹段13,且第一加强筋1和第二加强筋2呈对称结构,第一波纹段11、第二波纹段12和第三波纹段13的设置,增大了散热管与空气接触面积,从而加强了散热效果,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发动机,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波纹段11前半段呈直线,且与第一固定板5之间的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波纹段12后端与第三波纹段13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外半径为0.5毫米~1.0毫米,内半径为0.1毫米~0.5毫米,所述对称加强筋第三波纹段13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间隔的第一加强筋1间的距离为8.0毫米~9.0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1第三波纹段13后端与对称的第二加强筋2第三波纹段13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1第一波纹段11前端与第二加强筋2第一波纹段11前端的距离为3.0毫米~3.5毫米。在最大程度增强散热管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同时,对散热管的形状进行理想化的设计,使其能够对空气扰流效果达到最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的厚度为0.1毫米~1.0毫米,保证散热管的稳定性,延长散热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更好的,本专利技术的高效中冷器两端各设有中心对称的第三散热孔8,所述第三散热孔8两端设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厚度为1.0毫米~2.0毫米,保证散热管的组成稳定性,同时不影响散热管的散热效果。实施例1,采用相同铝制的散热管,加强筋的厚度为0.5毫米,在18℃的室内进行试验。当第一波纹段11前半段呈直线,且与第一固定板5之间的角度为20°,所述第二波纹段12后端与第三波纹段13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外半径为0.5毫米,内半径为0.1毫米,所述对称加强筋第三波纹段13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所述间隔的第一加强筋1间的距离为8.0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1第三波纹段13后端与对称的第二加强筋2第三波纹段13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1第一波纹段11前端与第二加强筋2第一波纹段11前端的距离为3.0毫米时,进水温度为95℃,经过散热管的散热后,出水温度为70℃。根据散热量计算方式中散热量与计算温差的关系计算,根据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可计算出温差△T,△T的计算公式:△T=(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效中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对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中冷器包括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分别通过均匀间隔排列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第一波纹段、第二波纹段和第三波纹段,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呈对称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段前半段呈直线,且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角度为20°~30°,所述第二波纹段后端与第三波纹段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圆弧外半径为0.5毫米~1.0毫米,内半径为0.1毫米~0.5毫米,所述对称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间隔的第一加强筋间的距离为8.0毫米~9.0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与对称的第二加强筋第三波纹段后端间的距离为1.0毫米~1.5毫米,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与第二加强筋第一波纹段前端的距离为3.0毫米~3.5毫米。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宝王吉涛岳辉李乾坤黄洪波吴国荣闫阁黄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恒安散热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