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531780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6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免疫治疗(Cancer Immunotherapy)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体涉及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用途。

2 substituted isonicotinic acid compound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umor immunotherapy (Cancer Immuno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that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the use of 2 substituted isonicotinic acid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and their use a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umor immunotherap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免疫治疗(CancerImmunotherapy)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体涉及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用途。背景知识恶性肿瘤作为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并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从世界范围来看,2012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有1410万,死亡820万,现患癌症病例3260万。(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2011,61:69)同时恶性肿瘤已不再只是发达国家的严重疾病,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更大的疾病负担。人类在与恶性肿瘤的抗争中,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而肿瘤免疫治疗不同于这些治疗手段,旨在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和组织。肿瘤免疫治疗有多种治疗策略,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单抗治疗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显示出的高效和低毒性,更加最引人注目。(TheJournalofHumanPharmacologyandDrugTherapy2016,36:317)肿瘤免疫疗法基于“免疫编辑”的观点。(Science2011,331:1565)个体内,肿瘤在免疫机制的控制下存在消除、平衡及逃逸三个阶段。免疫抑制可由肿瘤微环境介导,也可由肿瘤细胞自身引起。免疫检查点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细胞的激活,除了需要其表面受体(TCR)与APC表面的MHCI/MHCII结合,也需要其表面的CD28分子与APC表面的B7分子结合,产生共激活双信号。然而,免疫应答过程中还存在一种共抑制信号,也就是所说的免疫检查点。这类分子在T细胞被激活后表达于T细胞表面,作用模式与共激活分子类似。该机制在生理状态下被用于维持自体免疫耐受,并保护组织免受免疫应答时产生的损伤。CTLA-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PD-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TIM3(Tcellmembraneprotein3),LAG3(lymphocyteactivationgene3)等都是已发现的免疫检查点。以PD-1为例,在被T细胞浸润的肿瘤组织中,激活的T细胞释放的IFN-γ等细胞因子会上调肿瘤细胞表面PD-L1(PD-1的配体)的表达。而一部分肿瘤细胞过表达这一配体从而产生过强抑制信号导致T细胞失能,达成免疫逃逸。在PD-1/PD-L1的基础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问题,PD-1/PD-L1转导如何抑制信号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PD-1/PD-L1是否还有其他的相互作用的靶位仍需要进一步探究。目前,众多的国内外知名药物公司竞相投入到PD-1/PD-L1抑制剂的研发中来,百时美施贵宝(BMS)处于绝对霸主地位,默沙东(Merck&Co)紧跟其后,而罗氏(Roche)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稍显落后。但各大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还是以单克隆抗体为主,(DrugDiscoveryToday21:1027)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药物主要就是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201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并上市的Ipilimumab,它是第一个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抑制CTLA4的单克隆抗体,随后在2014年,作为两个PD-1单克隆抗体抑制剂,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的Nivolumab和默沙东研发的pembrolizumab分别上市,并逐步扩大适应症。2016年5月19日由罗氏研发的Atezolizumab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晚期膀胱癌,是第三个针对PD-1/PD-L1这个节点并阻断这个免疫抑制信号通路的药物,但这是首个PD-L1抗体。然而这些在研或者上市的PD-1/PD-L1抑制剂均是生物类药物,存在固有的制剂缺陷如经皮下注射给药的单抗类药物有可能诱导机体产生抗药抗体,从而降低药物疗效并增加副作用。单抗药物制备提纯过程复杂,因此价格昂贵,加上皮下注射,使用不便,对患者的依从性有较高要求。因此药物研发者有必要开发使用方便,口服有效的小分子类PD-1/PD-L1抑制剂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总之,研制新型安全、有效的小分子类PD-1/PD-L1抑制剂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根据相关专利报道的小分子PD-1/PD-L1抑制剂以及晶体结构,(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008,105:3011)再结合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我们设计了一类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作为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如式I所示的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所述式I化合物具有如下结构:其中R1为-OR3或-NHR3;R2为苯基、吡啶基;R3为3~6碳的环烷基、苄基、苯基、各种取代的苯基;R4为氢或R3与R4以-CH2CH2-N(CH3)-CH2CH2-连接;X为氯、溴、氨基。本专利技术的式I化合物优选R1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对氨基苯氧基苯基、苄氧基、2-甲基-[1,1′-联苯]-3-胺基、3-(2,3-二氢苯并[b][1,4]二恶烷-6-基)苯胺基、[1,1′-联苯]-3-胺基、3-[1,1′-联苯]-2-腈-苯胺基;优选R2为苯基、吡啶基;优选R3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基、对氨基三氟甲基苯基、4-甲基哌嗪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优选R4为氢;优选X为氯、溴、氨基。本专利技术的式I化合物更优选R1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对氨基苯氧基苯基、苄氧基、2-甲基-[1,1′-联苯]-3-胺基、3-(2,3-二氢苯并[b][1,4]二恶烷-6-基)苯胺基、[1,1′-联苯]-3-胺基、3-[1,1′-联苯]-2-腈-苯胺基;更优选R2为苯基、吡啶基;更优选R3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基、对氨基三氟甲基苯基、4-甲基哌嗪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更优选R4为氢;更优选X为溴、氨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式I化合物如下:4-((4-((4-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1);N-(4-甲氧基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异烟酰胺(I-2);N-(4-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氨基)异烟酰胺(I-3);2-((4-甲氧基苯基)氨基)-N-(4-苯氧基苯基)异烟酰胺(I-4);3-((4-(乙氧基羰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5);4-((3-((4-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6);2-(4-甲基哌嗪基)-N-(4-苯氧基苯基)异烟酰胺(I-7);4-((4-((4-苯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8);4-((4-((2-甲基-3-[1,1′-联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9);4-((4-((3-(2,3-二氢苯并[b][1,4]二恶烷-6-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10);4-((4-([1,1′-联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如式I所示的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I所示的2-取代异烟酸类化合物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化物:其中R1为-OR3或-NHR3;R2为苯基、吡啶基;R3为3~6碳的环烷基、苄基、苯基、各种取代的苯基;R4为氢或R3与R4以-CH2CH2-N(CH3)-CH2CH2-连接;X为氯、溴、氨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中:R1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对氨基苯氧基苯基、苄氧基、2-甲基-[1,1′-联苯]-3-胺基、3-(2,3-二氢苯并[b][1,4]二恶烷-6-基)苯胺基、[1,1′-联苯]-3-胺基、3-[1,1′-联苯]-2-腈-苯胺基;R2为苯基、吡啶基;R3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基、对氨基三氟甲基苯基、4-甲基哌嗪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R4为氢;X为氯、溴、氨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中:R1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对氨基苯氧基苯基、苄氧基、2-甲基-[1,1′-联苯]-3-胺基、3-(2,3-二氢苯并[b][1,4]二恶烷-6-基)苯胺基、[1,1′-联苯]-3-胺基、3-[1,1′-联苯]-2-腈-苯胺基;R2为苯基、吡啶基;R3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基、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基、对氨基三氟甲基苯基、4-甲基哌嗪基、对氨基甲氧基苯基;R4为氢;X为溴、氨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化合物包括下列化合物:4-((4-((4-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1);N-(4-甲氧基苯基)-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异烟酰胺(I-2);N-(4-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氨基)异烟酰胺(I-3);2-((4-甲氧基苯基)氨基)-N-(4-苯氧基苯基)异烟酰胺(I-4);3-((4-(乙氧基羰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5);4-((3-((4-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苯基)氨基苯甲酸乙酯(I-6);2-(4-甲基哌嗪基)-N-(4-苯氧基苯基)异烟酰胺(I-7);4-((4-((4-苯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吡啶基)氨基)苯甲酸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斌信涛温小安武怡舟袁浩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