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9642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1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芯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平面汇流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套管。应用该电芯散热装置的电源装置在工作时,冷却液由第一、第二平面汇流板中的其中一个流入,并通过散热套管上设置的液体流通通道流出至另一个平面汇流板,再由该平面汇流板上的出液口流出。由于散热套管套设于单体电芯上,所以冷却液在管壁的液体流通通道中流动时,能够较好地吸收该单体电芯工作所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将吸收到的热量散发至动力电池模组外,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散热效果。

Electric core radiating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a power supply device of the electric core, wherein, the electric core radi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a second plane bus plate and at least one radiating sleeve pipe.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of the electric core cooling device used in the work, the cooling liquid from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ne bus board one of the inflow of liquid circulation channel and through the radiating casing arranged on the outflow to another plane to flow from the bus plate, a liquid outlet on the bus board the plane. Because the cooling casing is sleeved on the monomer batteries, so the coolant flow in the liquid flow channel wall is better able to absorb the single electric core work produces heat, and then flows out through the liquid outlet, the absorbed heat to the battery, so as to achieve the cooling effect id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大多采用S形水冷板对电芯进行散热管理。S形水冷板绕行于电池模组内,与电芯接触,吸收电芯工作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但是,该种水冷板的散热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高散热需求的动力电池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芯的动力电池模组,该电芯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平面汇流板、第二平面汇流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中的其中一个设有进液口,另一个设有出液口;每个所述散热套管套设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电芯上,所述散热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汇流板连接,每个所述散热套管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液体流通通道。优选地,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为由所述内壁和外壁围成的环状中空结构。优选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上并沿轴向贯通该管壁的至少一个通孔。优选地,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包括多个所述通孔,该多个所述通孔在散热套管的管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优选地,多个所述通孔在散热套管的管壁上沿周向等间距排列。优选地,所述散热套管为铝质的圆柱形套管。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多个电芯被划分为层叠设置的若干子模组,每层子模组包括数个电芯,所述电芯散热装置对应每层子模组设置至少一个散热套管,且位于同一层的两个相邻散热套管之间间隔至少一个电芯。优选地,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的内、外侧面分别设有导热绝缘层。优选地,所述两个平面汇流板分别设置于动力电池模组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进液口与出液口分别位于动力电池模组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且进液口的设置高度大于出液口的设置高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动力电池模组和如上述所述的电芯散热装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动力电池模组相对两侧的第一、第二平面汇流板以及一对一地套设于动力电池模组中的单体电芯上、管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汇流板的至少一个散热套管。应用该电芯散热装置的电源装置在工作时,冷却液由第一、第二平面汇流板中的其中一个流入,并通过散热套管上设置的液体流通通道流出至另一个平面汇流板,再由该平面汇流板上的出液口流出。由于散热套管套设于单体电芯上,所以冷却液在管壁的液体流通通道中流动时,能够较好地吸收该单体电芯工作所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出液口流出时,将吸收到的热量散发至动力电池模组外,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散热装置中散热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芯散热装置中散热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芯散热装置中散热套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芯散热装置中散热套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A所示的散热套管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B所示的散热套管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所述电芯散热装置的电源装置的爆炸图;图8为图7所示的电源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电芯散热装置;102-第一平面汇流板;104-第二平面汇流板;106-散热套管;1062-液体流通通道;1022-进液口;1042-出液口;1064-内壁;1066-外壁;1068-加强筋;1070-子通道;1072-通孔;200-电源装置;210-动力电池模组;212-单体电芯;220-第一支撑板;230-第二支撑板;240-第一集流板;250-第二集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散热装置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电芯散热装置100包括第一平面汇流板102、第二平面汇流板104以及散热套管106。其中,所述散热套管106的管壁上设有液体流通通道1062(图1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102和第二平面汇流板104中的一个设有进液口1022,另一个设有出液口1042,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不失一般性地,假设所述进液口1022设置于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102上,所述出液口1042设置于所述第二平面汇流板104上。该电芯散热装置100具体安装应用时,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102、第二平面汇流板104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套管106的管体两端,并与所述管体连接。连接完成后,所述散热套管106的管壁上的液体流通通道1062连通所述进液口1022和出液口1042,即液体由进液口1022流入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102后,经散热套管106管壁上的液体流通通道1062流动至所述第二平面汇流板104内,最后经该第二平面汇流板104上的出液口1042流出。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散热套管10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散热套管106可选为铝合金材质的圆柱形套管。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抗腐蚀性。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散热套管106的形状及材质可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及散热需求进行相应的变化。例如,所述散热套管106的管体可以是波浪形曲面,以增大管壁中液体流通通道1062的液体容积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套管106的圆柱形管体包括内壁1064和外壁1066。所述液体流通通道1062为由所述内壁1064和外壁1066围成的环状中空结构。冷却液从进液口1022流入第一平面汇流板102后,经该环状中空结构(液体流通通道1062)流动至第二平面汇流板104。环状中空结构的设计对所述内壁1064和外壁1066的强度要求很高,否则一旦内壁1064或外壁1066受到外力挤压造成破损,导致冷却液外流,后果将不堪设想。鉴于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内壁1064和外壁1066之间设置了多个加强筋1068,所述多个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及电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芯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芯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平面汇流板、第二平面汇流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中的其中一个设有进液口,另一个设有出液口;每个所述散热套管套设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电芯上,所述散热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汇流板连接,每个所述散热套管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液体流通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散热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电芯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电芯散热装置包括第一平面汇流板、第二平面汇流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和第二平面汇流板中的其中一个设有进液口,另一个设有出液口;每个所述散热套管套设于所述动力电池模组中的一个电芯上,所述散热套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面汇流板连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汇流板连接,每个所述散热套管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液体流通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液体流通通道为由所述内壁和外壁围成的环状中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上并沿轴向贯通该管壁的至少一个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通通道包括多个所述通孔,该多个所述通孔在所述散热套管的管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承超劳力王扬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